红色权力

第24章 焦磊的机会

字体:16+-

第二十四章 焦磊的机会

高志凯和赵红霞吵架的时候,陆铮正在县委书记裘大和的办公室“聆听圣训”。

裘大和正是知天命之年,身材魁梧,声若洪钟,人霸道,长得也霸道,秃脑瓢,好像土匪一般。他很是勉励了几句陆铮,要陆铮“安心工作,把广宁公安系统建设为为广宁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桥头堡”等等。

最后又笑呵呵的道:“陆铮啊,个人问题解决了没有?”他对陆铮的称呼,由“小陆”变成了“陆铮”,印证着陆铮在广宁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提高。

县局局长的位子不同其他县直部门可以由他说撤就撤,尤其是,听市局里的朋友说,陆铮是由省厅领导直接点名的。这也难怪,听说好似褚处长写的调查报告中,为陆铮说尽了好话,不但五一六连环杀人案、南营灭门案、击毙张自力全成了陆铮一人之功,便是这一年来高志凯办的很多案子,都成了陆铮领导下的硕果,也难怪省厅领导钦点破格提拔陆铮。

最近陆铮办的案子都瞧在裘大和眼里,这个年青人委实是公安战线的一把尖刀,用的好的话,便是一大助力。尤其是,陆铮和马卫国、章庆明没有丝毫瓜葛,对于他的任命,裘大和也就乐见其成。

见陆铮摇头,裘大和笑道:“是啊,你还年轻,不急!”说起陆铮的个人问题,裘大和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但想了想,还是没说,这年青人虽然最近好像变得沉稳了,但听说以前是有名的杠头,直接拒绝自己的话大家都下不了台。

又唠了几句闲嗑儿,裘大和接电话的工夫,陆铮起身告辞。

陆铮知道,裘大和看似粗犷,其实精明着呢,不然县长的位子也不会这么难产,一直由他兼着。

现在的自己,还处于他的观察期,他肯定要好好看看自己这个人,琢磨自己这个人。机关单位,无非就是琢磨人,把人琢磨明白了,用明白了,便往往事半功倍。

出了裘大和办公室,下到二楼时,陆铮想了想,便走向了刘保军的办公室,轻轻敲门。

随着一声“进”,陆铮推门走了进去,刘保军,正坐在办公桌后批阅文件。

“来,铮子,坐。”刘保军还是一贯的热情,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而且称呼,更亲近了一层。

说了几句闲话后,刘保军看了看表,笑道:“快下班了,我请客,给你庆贺庆贺?”

陆铮笑道:“今天得回去,小虎等着我呢,改天吧。”

刘保军微笑点头。

陆铮知道,刘保军虽然一句话都没提,但肯定在琢磨自己,到底是什么路数,怎么就突然冒出来截了他们的胡。

这得感谢褚处长吧。

陆铮思绪不禁飘到了半个月前,当时褚处长无意中提到,他老家连续发生的儿童失踪案,他的外甥女也是受害者,到现在还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陆铮却是知道这件轰动一时案子的来龙去脉,实则就是拐卖儿童贩卖,但因为种种阴差阳错,案犯被宣扬成神乎其神的拍花党、残忍凶狠的食人族等等,要两个多月后才能破案。

于是陆铮便隐晦的提供了一点思路,令褚处长大受启发,给他老家所在公安机关打电话过去没两天,案子便告破,至此,褚处长对陆铮佩服的五体投地。

陆铮琢磨,也许,这就是褚处长回省厅为自己说尽好话的原因吧,甚至,胜过了刘保军送给褚处长的那块古玉。

那块古玉,褚处长临走时本想叫陆铮还给刘保军,但陆铮,自不能答应。如果是马卫国,那还算是褚处长送给自己的一份大礼,不但有了拿捏马卫国的把柄,还令对方摸不清自己底细,但对方是刘保军,自己和他关系特殊,还是装作不知道这件事为好。

想来过几天,褚处长会想别的办法将古玉还给刘保军。

胡思乱想着,陆铮下楼,刚刚走出楼口,一辆绿色吉普停在了陆铮身边。

车门打开,跳下来一个矮墩胖的小青年,谄笑着,点头哈腰的,“陆局,我接您来了。”

陆铮认得这辆绿色吉普,局里的配车,实际上,成了章局的专车。

虽然今天经袁书记电话口头传达,他成为新任局长已经板上钉钉,但他自不会急急的便去享受章庆明专车的待遇,而是和刘保军一起骑自行车来的县委大院。

他不急,却自然有人急着来巴结这位改朝换代后的大局长。来接陆铮的小胖子叫焦磊,县局行政科司机班的司机。

在陆铮刚刚来广宁时,县局内设机构为:刑警队、治安股、政保股、预审股、内保股、警卫股、秘书股、信访股、行政拘留所、政工办公室、看守所等等。

到今年年初,根据县编委广编[1984]2号文件批复,县局原设各股改科,秘书股和政工办公室分设为办公室、行政科,同时增设政研室。

如此局办便基本承接了秘书股的职能,行政科则变为全局的大管家,为全局提供后勤保障,分为炊事班、通讯班、司机班和会计室。

小胖子焦磊便是司机班的司机,年纪不大,二十多岁,却是十七岁接班进入县局工作的老油条了。

只不过虽然只是司机班的司机,但同样论资排辈,以前怎么也轮不到他给大局长开车。现今县局变幻大王旗,焦磊敏锐的意识到,他的机会来了,以前给章局开车的老张,便是想继续给新任的陆局长开车,陆局长也不会用。

所以焦磊今天便去跟老张要了车钥匙,第一时间拿了车,来县委大院等陆铮。

陆铮没有多犹豫,点点头,便上车坐了副驾驶位,现在基层配车多是吉普,领导位不在后座,坐副驾驶更舒服些。

焦磊颠颠帮陆铮关了车门,又小跑着上车,打火启动,动作频率很快,他知道机会就这么一次,自然要好好表现。

“局长,我先送您回家,回头再给您把自行车接回去。”焦磊瞥着陆铮脸色,小心翼翼的说。

陆铮嗯了一声。

绿色吉普穿过大街小巷,很快就来到了县城南郊的城乡结合部。

拐进一条土路后,便是明显的农村气象了。平房都是坐北朝南,后墙上刷着白石灰标语和宣传画,宣传画惟妙惟肖:一个满脸自豪的青年农民,脖子上骑着一个小男孩,左右手臂上分别挂着两个稍微大些的女娃;第二幅中,青年农民变成了弯腰驼背的老汉,长大的儿子骑在他的背上,四个女娃沉重的吊在他的无力的双臂上。下面的白灰文字是“计划生育是一个基本国策,多生偷生是可耻的违法行为!”

计划生育工作,正在轰轰烈烈展开,有时去农村抓妇女做结扎,也不得不出动各派出所的警力。

土路两旁的庄户人家,几乎家家门前都有柴禾垛,院墙有用青砖圈起的高宅大院,也有用黍梗扎成的简陋篱笆,鲜明的对比,便是先富和后富的雏形。

焦磊小声的说:“陆局的居住环境艰苦了些,还好,局里的家属楼马上就竣工了。”说完不禁后悔,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多这个嘴干嘛?怎么着这也不是自己该跟领导唠的嗑儿。自己话里的意思,倒好像陆局早就内定了分房名额一般。

陆铮没有吱声,只是点起了一根烟。

焦磊心里更是凉了半截,完了,看来给陆局开车的希望算是泡汤了。

很快,吉普在一个青砖院墙绿铁门的院子前停下,一些孩童和村民都远远的看着。这年头,汽车进村还是很稀罕的,不过这个村落叫赵庄,是城乡结合部,属城关镇,加之广宁经济发展很快,所以村民倒都多多少少见过世面,没有出现一群人围上来看热闹的情形。

焦磊早就同杜小虎打听好了陆局的住处,甚至还送杜小虎回家确认了一趟,所以认门倒是极准。

雨后初晴,村落东方,天边映出七色彩虹,美轮美奂。

院子里,杜小虎把铁炉子搬了出来,正不知道在鼓捣什么,抬头看到进了院子的陆铮,便笑道:“铮子哥,肉串我不知道怎么弄,吃烤肉吧。”

陆铮笑了笑,说:“行,今天奢侈一回。”

焦磊好奇的看了几眼,也不敢多问,又赶忙打火起车,去县委大院取陆局的自行车。

油下了锅,香气四溢,杜小虎又把一片片切好的猪肉片贴在锅里,小心的翻弄。

铁炉旁杜小虎也摆好了桌子,陆铮坐到桌旁马扎上,看着桌上满满的两大盘猪肉片,陆铮就笑:“你不是一向勤俭持家吗?咋了,以后日子不过了?”

杜小虎嘿嘿笑道:“您打跑了一只大老虎,今天得好好庆祝下,再说了,王玉国给了十斤肉票呢,这些肉用不了几个钱。”

王玉国是局办公室主任兼行政科科长,是县局真正的大管家,局里肉票配给,自也在他管辖范围。

陆铮皱了皱眉头,说:“虎子,明天把多出来的肉票送回去,要吃肉,咱花钱买,差这几个钱吗?”杜小虎便是亲弟弟一般,只是性子太直,很多事,都要手把手的教。

杜小虎挠挠头,说:“好,我本来以为,能省就省。”他也没什么想不通的,一向都是陆铮指哪儿打哪儿。

陆铮叹口气道:“虎子啊,以后局里,想跟你做朋友的人可就多了,但这些人,有几个真心的?你以后要多做事,少说话,不要人家来了热脸,你就掏心窝子的和人交朋友。”

杜小虎虽然爽直,却也并不愚笨,点点头说:”知道了,哎呀……”却是油点溅到了手。

陆铮忍俊不禁,摇摇头,看向了桌上的猪肉片,

现在乌山地区的猪肉,执行两种市场价格,一种是凭票供应的价格,一种是加了58%的市场价,这,就是价格双轨制了。

从1979年起,价格双轨制开始出现,国务院于1981年批准对超过基数生产的原油,允许按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983年批准对石油、煤炭超产部分实行加价出售;1984年批准工业生产资料的超产部分可在加价20%以内出售等等,都属于价格双轨制的一部分。

这是从全国范围来说,而乌山地区,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也有自己的政策,市场放开的步伐比起内地要快不少。

以猪肉为例,从完全凭票供应到1979年敞开供应,再到1981年恢复凭票供应制,再到设为沿海开放城市后实行城镇居民计划内凭票供应和计划外市场供应的新体系,可以说,一直在摸索改革之路。

不过价格双轨制的新体系不可避免给了手握权力的人以权谋私之机,搞到计划内的指标,再以计划外市场定价卖出,由此可赚取其中的差价。

这种倒买倒卖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弄点肉票、油票、工业产品供应票,方便自己,实惠他人,也多少有了那种手握权力的荣耀感,便是名牌自行车厂的老工人,也成了街坊邻里尊重的大人物,因为可以通过他,搞到名牌自行车的供应票。

而往大了说,那倒卖的商品便是工业资料、原油煤炭,其高额的利润便不可以道里计了,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官倒”。

现在,王玉国给杜小虎的肉票,可以算在前一部分,只是一种小小的实惠,但陆铮,却不想沾这个光。

本就是,现在广宁县城凭票供应的猪肉定价每500克为1。02元,计划外供应指导销售价1。61元,每斤相差不到6角钱,十斤也不过六元钱,对旁人或许是个大数字,对于陆铮来说,又怎么会在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