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东周

第五十六章 幸福终结者

字体:16+-

齐襄公顺风顺水,纠合四国,攻击卫国。

这可给周庄王出了个大难题。

作为周天子,眼看着齐襄公兴风作浪,那肯定说不过去。可是如果出兵救卫,自己又没这个实力。

朝堂之上,诸位大臣争论起来。

虢公的实话,让周庄王心里难过,这天子当到这份儿上太憋屈了!还好下士子突,带给周庄王一丝惊喜。按照子突的看法,千古万事绕不过一个“理”字,如今王命所在,那就是“理”。如果坐看齐襄公胡作非为,那是是非颠倒,天下从此再不会有王命这回事了!试问诸位大夫谁能有脸面说自己是王朝卿士?

这一番话说的虢公和诸位大臣哑口无言。

的确凡事绕不过一个“理”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如今一味推脱,虽说是形势所逼,但是也确说明大家都是无能无心之辈。

周庄王此时方觉得长出一口气,朝中还算有敢说话的人。他看着子突,问道,“既然子突言之有理,如果本王兴兵助卫,你能当任其事吗?”

这话问的顺理成章。既然大家都准备装傻了,你把话说明了非打不可,那看来你有这本事。子突启奏道,“行军打仗,这是司马的职责所在。但是如果现在没有人能担任这个重任,我愿意全力行之!”

周公一看,这上来先说自己是非专业的,那得问问,你带军打仗,能胜利吗?

子突慷慨激昂的回答说,“我如果出兵那是奉王命形势,有列位周王保佑,必能让四国幡然悔悟!”

说到这其实周庄王应该看明白,这子突是一个精神胜利法患者。满口仁义道德,但是缺少权变。不懂得世界实际的法则。如果子突能有些巫术法术神术,或者还能有奇迹,但是都寄希望于列祖列宗了,还能胜利吗?

周庄王这时候大概被子突说的也激动了,居然肯定了子突的意见。卫国大夫宁跪先行启程回国,王师随后便行。

却说周公与虢公,见这子突说的大义凛然,倒真怕子突此行建功立业,到时候岂不是将权力拱手让人?有心刁难,只给子突兵车二百乘。

要知道单齐国一国便发兵车五百乘,何况还有其他四国之众?但就战斗力而言,齐国一国就够周军喝一壶的了。加上还有曾经重创周军的鲁军,结果实在不妙。

不料这子突居然不以为意,在太庙祷告一番,大约是祈祷周天子诸位祖宗,快快显灵,保佑我们此次大捷之类的话。

子突率领周军启程。

这时候五国之君已经兵临城下,公子职与公子泄率领卫军拼死抵抗,就盼着援军到来。

谁知子突兵马刚到,五国联军不等子突安营扎寨便大杀一场,周军居然就此全军覆没。

子突感慨道,“吾奉王命而死,不失为忠君之鬼矣!”随后子突手刃十余名对手而死。

恐怕周庄王在现场得跳起来唾骂,你是忠臣了,流芳千古了,你至国家和寡人与何地?

可知贾宝玉平生最见不得文死谏,武死战,说这最是无能可怕害人之辈,实在是很有道理。

这样的人看似仁义道德,实际是沽名钓誉之辈。如果真有能力,真为了社稷江山,黎民百姓,就应该扭转乾坤。再不然,做不到扭转乾坤,也可以扬长避短,不必非要将百姓陷于水火之中。

大丈夫能伸能屈。

做不到这点,还要连累整个国家、百姓,实在是蠢材。

卫国守军听说周军一到就被杀散,也没指望了,顿时兵败如山倒,作鸟兽散。齐兵首先登城,其他四国随后攻入城内,放入卫侯朔。公子泄与公子职加上宁跪保护黔牟逃走。不料路上遇到鲁兵,这时候看出来忠臣了。宁跪一见被鲁军包围,自顾自先行逃走。剩下几位宗室公子被鲁军所抓获。宁跪一个人逃往秦国。

鲁国不敢私自处理这几位要犯,交给卫国。

卫国也不敢擅自处理,将几人交给齐国。

齐襄公命令将公子职与公子泄斩首,因公子黔牟是周王之婿,与齐襄公有连襟之情,放归周朝。

卫侯朔重登大宝。

卫侯朔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大开府库,馈赠齐襄公。

看来这卫侯朔是从郑厉公的事情上接受了不少教训,处理不好外援待遇,很有可能因此倒台。虽然齐襄公是自己亲舅舅,但是礼数也不能少。关键时刻,还得银子说话。

齐襄公却比讨要酬谢的宋庄公好说话,将金银分给鲁国一半,意思是犒劳鲁庄公此次功劳。另外让卫侯再出金银,犒赏其余联军各国。

卫侯朔如愿以偿,经历此战,卫国国库一扫而空。

齐襄公回到齐国,心里还是害怕周庄王再来讨伐。毕竟自己一介诸侯,敢对周天子动手,而且还剿灭周军,可说大逆不道。如果周天子真要犯起二来,可是大大不妙。还是早作准备为好。

于是齐襄公命令连称为将军,管至父为副将,领兵守住葵邱,来遏制东南之路。二位将领临行之前问齐襄公,此次驻守葵邱,不知何时期满?正好齐襄公正在吃瓜,顺口回答道,“此时正好食瓜,明年瓜熟时候,派人代替你们。”二将领命而去。

不觉又是一年光景。连称和管至父在葵邱驻守,有戍卒送上瓜果。二将一见瓜熟,想起来齐襄公的话,时间已到,主公为何不见命人来代替呢?

于是两位将军派人前往齐国都城打探消息。不多日来人回报,主公与文姜度假去了,根本没在都城。大概有一个月了。

连称一听大怒,王姬去世以后,本来就应该我妹妹是正室夫人。无道昏君,让我妹妹独守空房,自己和亲妹子外出旅游作乐!让我们在这戍守边境!我非杀了这昏君不可!

连称找到管至父商议此事。

两人在葵邱戍守一年,感情颇深。管至父为人老成,建议还是给齐襄公一个机会。万一齐襄公忘记自己说的话了呢?不如先请示齐襄公,找人代替我们。如果他许了,这事便罢。如果他还是不许,说明他故意恶心我们俩,那时候军队离心,就可以推翻这个无道昏君!

连称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找人给齐襄公送瓜。齐襄公看了连称送的瓜,好不奇怪,好端端的送什么瓜?来人谨慎的请示,是否可以及瓜而代?

齐襄公不由得大怒,好你个连称,居然拐着弯儿的说寡人不讲信用!还用上道具了!看把你能耐的!齐襄公怒气冲冲的回答来人,“代与不代,都是寡人说了算。寡人说代就代,说不代就不代!等明年瓜熟吧!”

齐襄公的见解和一副对联相似,那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可惜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连称和管至父是将领,而且是手中有兵权的将领。如此侮辱一个率兵将领,后果可想而知。

果然连称得到消息,同样怒火攻心。他立刻找到管至父,哥们,不反不行!

管至父心思细密,献上一计:要想成功,必须找个内应。

连称疑惑的看着他,谁?心想我妹妹可不行。

管至父说道,“公孙无知。”

根据管至父的情报,公孙无知是公子夷仲年之子。齐僖公和夷仲年是同母而生,当然也是同父。加上夷仲年身为齐国大将,为齐国立下汗马功劳。齐僖公因此特别宠爱夷仲年与公孙无知。那公孙无知更是从小养在宫中,与世子无恙。齐僖公辞世之前,特地托世子诸儿将来要好好对待公孙无知。可是这公孙无知小时候曾经在宫中和齐襄公角力,把齐襄公绊倒在地。齐襄公心里不痛快,就记仇了。等有一天,公孙无知与大夫雍廪争辩,齐襄公更加气恼,找个借口黜退公孙无知,待遇减半。据说公孙无知从此恨上了齐襄公,早就想造反了。我们如果秘密联系此人,里应外合,必能成功。

齐襄公睚眦必报,气度狭小,如今可谓祸到临头。

连称忙问,那大概得什么时候呢?

管至父说道,“主公喜欢田猎,随便找个他外出的机会,那不是很容易吗?”

连称紧接着说,我妹妹在宫里肯定知道消息。等我修书一封,让我妹妹通风报信,必定万无一失。

连称又派人送密信给公孙无知,在信里当然先为公孙无知的可悲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同时说明自己和诸位军士被齐襄公“及瓜而代”耍的团团转,准备起事反叛。如果有机会的话,三军将士将拥戴公孙无知,同时,自己的妹妹连妃将在宫中作为内应。希望您抓住机遇,登基为侯。

公孙无知得到这封书信大喜过望,天哪,这果然是老天开眼,哪位仙女姐姐保佑我公孙无知,天降奇兵,让我得登大宝?立马修书一封,表示同意。并且还派人送密信给连妃,约同起事,将来事成之后,封连妃为夫人。

一场瓜熟引发的血案,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