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至安宁

第七十五章 安歌送好音

字体:16+-

凌香听出太后话里的意思,吓得忘记了疼痛,紧紧拽着德妃的衣角,头都不敢抬一下。

德妃也是一愣,半响才强装镇定的道,“竹安不是好好的在这吗?再说了,就算她在永宁殿被烧死了跟凌香有什么关系,上次永宁殿纵火的人不是已经抓到了嘛,跟凌香可没有关系!”

太后目光凌厉的看着德妃,“有没有关系你们心里清楚,不用跟我这玩0死无对证这一套。哀家今天就把话说明白了,如果凌香以后再敢做无法无天的事情来,不要怪哀家不讲情面了!”

德妃已经听出太后的意思,不敢再辩驳,领着凌香就走了。

柳锦宁还呆坐在廊下,太后这是在替她出气,可是为什么?凌香才是她的亲孙女!

太后闭上眼睛又靠到椅背上晒太阳,轻轻的问,“满意了吗?”

柳锦宁喃喃道,“为什么?”

太后避而不答,“继续唱吧!”

柳锦宁心里久久难以平静,终究没有再唱,而太后也没再说话。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六了,商铺开市的日子,到处都是鞭炮声,皇上也从今天开始早朝了。

柳锦宁带上腰牌跟一些吃食出宫去了,她要去看看王伯跟小天佑,顺便看看店铺开业了没有。

新年刚过,到处披红挂彩,将军府也不例外,虽然比起别的府第还是寒酸了许多,柳锦宁已经很满意了。

府门大敞,柳锦宁跟王嬷嬷直接就去了,没想到迎面撞进一人的怀抱,柳锦宁连忙后退,抬头惊讶的看着面前的人,“你怎么在这!”

太子身着枣红色暗纹常服,越发显得皮肤惨白,细长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笑嘻嘻道,“过来看看王伯……跟天佑。”

柳锦宁心里惊讶,虽然天佑的存在没什么不可告人的,但是她还是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微微屈膝行了常礼,“太子殿下认识王伯?”

太子没有说话,闻声出来的王伯却惊讶极了,“您是太子!”

柳锦宁看了看王伯,又看了看太子,实在不知道太子在打什么鬼主意,只能推却道,“太子殿下纡尊降贵,能来看王伯,竹安心领了,但是这里实在简陋,恐招待不周污了殿下的华服……”

太子笑着接过柳锦宁手里的食盒,柔声道,“无妨,我就是想来看看你以前生活过的地方。”

柳锦宁语塞,她实在受不了太子这样跟她说话,胸口一阵翻腾。接过王嬷嬷手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全放到太子面前,一一打开,没好气的说,“太子不就是想看看我有没有偷宫里的东西吗?正好检查一遍,免得日后说不清楚。”

太子面色微变,身体僵硬的走到门口,才回头说,“既然竹安不欢迎,那我就改日再来吧!”说完就带着薛毅走了。

柳锦宁急忙追出去,冲着太子的背影喊了一声,“太子还是不要再来了!”话还没说完太子就走远了,也不知道听没听到。

王伯不解的问王嬷嬷,“这个人就是太子?可是咱们小姐好像跟太子不对付啊?”

王嬷嬷一边收拾带来的东西,一边没好气的解释,“太子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曾经害过小姐不说,这次说不定又再打什么主意,你跟天佑以后也要防备着些。”

王伯听了懊恼

不已,“我还以为他是老爷生前的手下,还对他这么热情。天佑,以后那人再来咱不给他开门了!”

小天佑不懂大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一脸天真的问,“为什么啊,那个大哥哥那么好,还给我们带了那么多好吃的,还教天佑识字呢!”

柳锦宁正心烦,回到屋里正好听到天佑的话,登时怒道,“别人给你买点吃的就收买你了,你还有没有良心?”

小天佑从没有看过怒目圆睁的柳锦宁,吓得眼睛通红,小心翼翼的道歉,“我错了,我不敢了!”

柳锦宁看到天佑瑟缩的样子,又暗自懊恼怎么这么容易就被愤怒冲昏头脑,弯下腰扶着天佑的肩头,轻声安抚道,“对不起,姐姐吓着你了。但是你要记住,这个人不简单,不会无缘无故的送你东西,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道理不懂吗?”

小天佑眨了眨眼睛,不解的摇头,“不懂!”

柳锦宁哑然失笑,“不懂没关系,以后慢慢学。”这也不怪天佑,以前成天跟着乞丐混迹于街头,能学到什么,天佑已经这么大了,早就应该上 学堂了,“天佑,你想学写字吗?”

天佑想了想,认真的点点头,“想!”

柳锦宁揉了揉天佑的脸颊,“那快速洗洗脸,我带你去学堂。”

天佑不可置信的看着柳锦宁,“我可以去上学堂吗?”

柳锦宁微笑着点点头,天佑却突然哭了出声,边哭边笑道,“我真的可以读书吗?”

王伯微微瘸着腿上前,摸着天佑的头欣慰道,“天佑啊,不要哭了,快洗洗脸,跟着小姐去学堂吧!”

天佑一把抹干泪水,咧开嘴笑着跑去洗脸去了。

一旁的王嬷嬷面色为难,忍不住开口,“公主,你让天佑读书我没有意见,只是……”

“只是什么?”柳锦宁看着桌子上的两本书,应该是太子拿来的,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王嬷嬷认真的说道,“能不能给天佑换个名字,天佑终究不是柳家的主人,一直叫天佑也是对天佑少爷不敬。”

“是应该改个名字,不然哪天哥哥回来了,都不知道区分了!”柳锦宁凝神思索了一会,正好小天佑洗干净脸跑了过来,“天佑,姐姐给你改个名字吧,从今以后你叫安歌如何,柳安歌!”

小天佑显然不想换名字,他的名字是她母亲给他取的,但是柳锦宁对他有救命之恩,收留了他还要带他去学堂读书,他虽然小,但是母亲却教过 他知恩图报,“姐姐说我叫什么就叫什么。”

柳锦宁笑了笑,牵着安歌的手带他去了附近的一个学堂。学堂正在放假,空荡荡的,柳锦宁看门敞开着,就试探的喊了两声,“有人在吗?”

过了一会,一声苍老响起,“谁啊?”从学堂后院出来一个头发花白留着长须的老者,显然就是这里的教学先生了。

柳锦宁拉着安歌微笑上前,“先生,这位是我弟弟,以前家里穷没钱念书,现在年龄略大了些,您看可以过来读书吗?”

老先生先是看看柳锦宁,又低头看了看安歌,“年纪是稍稍大了点,但是学问不在大小,肯用心读书就行,叫什么名字?”

安歌还是有些怕生,不敢说话,柳锦宁替他开口,“叫安歌,柳安歌。”

先生捋了捋发白的胡须,笑容可鞠,“不错,好名字,安歌送好音!”

柳锦宁笑笑没有说话,倒是安歌听先生夸他新名字好,面带得意的说,“是我姐姐刚给我取的!”

先生文言又看着柳锦宁,笑着点头,“没想到姑娘也是有学问之人,难得!”

柳锦宁从怀里取出一锭银子,送到老先生面前,“先生,安歌年龄大了些,开蒙又晚,难免愚钝跟不上别的孩子,请先生多多费心!”

老先生没见过一下给这么多银子的人,慌忙拒绝,“不可不可,学费向来是一年二两,就算加上书本笔墨也用不了这么多!”

柳锦宁看老先生不肯收,“先生,我家弟弟还需要您费心,现在天寒地冻的,多的就留着给您和孩子们添些炭火吧!”

老先生这才收下,“那就多谢姑娘了,现在还在放假,还有两位外地的先生回家过年去了,等到过了十五,就可以带着……安歌,过来上课了。”说着到屋里拿起纸笔,记下柳安歌的名字,以及所交的费用,连同银子放到柜子里锁好。

柳锦宁跟老先生打过招呼,拿着一张算是收据的字条,就带着柳安歌回家去了。

一路上安歌不停的叽叽咋咋,异常兴奋,“姐姐,先生说我的名字好听,可是我不懂,安歌是什么意思?”

柳锦宁笑着解释,“安歌就是神态安详的唱歌的意思,也代表安宁,出声自然。”

安歌是懂非懂的点点头,“哦!听王伯说姐姐叫锦宁,那锦宁又是什么意思?”

“锦宁,就是锦绣年华,平静安宁的意思。”名字是柳锦宁母亲取的,当时柳将军正在戍守边关。柳锦宁会想到以前,她母亲曾说过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都在一起,过着平静安宁的日子,可惜,至死也没能如愿。

柳锦宁弯下腰,轻轻捧起安歌的稚嫩的小脸,“以后跟着学堂的先生好好读书,不要练武,只要平平安安的生活就行了。”

安歌眼神明亮,“我好好读书的话会像大哥哥一样懂很多很多事情吗?”

柳锦宁知道天佑说的大哥哥就是太子,又是一阵心烦,起身拉着安歌向前走去,“会比大哥哥懂的还多!”

安歌小心翼翼的偷瞄着柳锦宁,他知道柳锦宁不高兴了,可是又很想问,所以左右为难,小脑袋不停的转动。终于还是没忍住小声的问,“姐姐你好像很讨厌大哥哥,为什么呢?我觉得大哥哥很好啊!”

柳锦宁不知道该怎么说她跟太子之间的事情,“安歌,你相信姐姐吗?”

安歌毫不犹豫的点头,“相信!”

柳锦宁欣慰的抿抿嘴,郑重的对安歌说,“那你就不要跟太子……大哥哥走太近,他接近你可能有别的目的。”

安歌越听越糊涂,看柳锦宁好像没有生气,又大着胆子问,“有什么目的呢?”

“这……我暂时也不清楚。”柳锦宁实话实说。

说话间已经回到了将军府,令柳锦宁意外的是大门口停了好几辆马车,正在往里面搬东西。

柳锦宁大步走到马车前,对搬东西的人说,“你们停下,谁让你们送的东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