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

杂文:350z和日本刀

字体:16+-

先解释一下这两个名词。

日本刀不消说了,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记住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个少尉军官的那张合影。他们作为1937年“皇军的英雄”在南京展开了杀人竞赛。照片中,他们手中的日本刀已经砍卷了刃;350Z是日产公司推出的一款跑车,按照新浪网上的说法,350Z是全球跑车史上最经典的传奇车种Z-Car系列的第五代,是奔驰在时代最先端的梦幻经典跑车。栏目组同事们在公司休息时经常比拼“极品飞车”,某编导酷爱使用这一款车,并屡屡夺冠。

原本毫无关联的这两个名词,在2006年7月24日的广州车展上,被一个日本人联系在了一起,他就是日本日产汽车公司总设计师中村矢郎。冰河受日产公司之邀于广州车展现场对中村矢郎先生进行电视专访。去年我在日产公司开设在上海的日产设计室曾经采访过他,此人温文尔雅,才华横溢,在世界汽车行业享有盛誉。一席采访后,我对他印象很好。于是这一次采访我欣然答应。

前两个问题的问答都中规中距。我的第三个问题是:您设计的350Z这款经典跑车即将在中国市场推出,您认为这款车在设计上最为特别或者显著的方面是什么?中村一边比划一边回答,我照例微笑着点头——反正现在也听不懂。可当女翻译把他的话翻给我之后,我的脸发烫了,拿话筒的手竟然开始发抖了。他说在设计350Z的时候,他借鉴了一些具备极至感觉的元素,比如日本刀。后面的话我就没听见了,因为我已经陷入了一股慢慢泛起的不安之中,只是这种不安尚未升腾为怒火。出于本能,我立刻对翻译说:你问问他,他把350Z的设计理念和日本刀联系在一起,他有没有想过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女翻译面露难色,犹豫片刻,说了一段日语,再把中村的话翻译过来。很显然,我的问题他没有正面回答,不知道是翻译没有告诉他,还是他没有回答我。

采访变得索然无味了,迅速了事,我好像还和他握了个手。站在摄像机前,我表情呆滞,台下是蜂拥而上准备接着采访中村的全国媒体,我心情沉重,且矛盾重重。按照自己的性格,我会把这个问题弄清楚,虽然我不知道应该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可是日产公司和我栏目组关系一向很好,这次又是特别的安排。日产中国公司一向行事谨慎,始终以谦和、大气的姿态与媒体合作,在业内口碑甚好。更重要的是,我感觉到中村矢郎并非刻意把二者有目的联系起来。他是个典型的技术精英,闷头做事,一般的职业生涯在欧洲,对政治和历史或许一无所知,只是投入在设计的思路之中。从他善意的目饫铮颐靼姿⒉恢栏詹诺幕按掏戳艘桓鲋泄说男摹H毡镜对谒哪恐锌隙ㄊ峭浜臀赖南笳鳎伤恢阑蛘呶薮又浪闹姓獍阎粮罩寥岬睦髟泄肆粝露嗌倏膳碌募且洌《嗄昵埃暇┑囊患彝婢叩暝蛭敉婢呷毡镜抖皇忻裨依谩K搅楦校郊粒腿缤亲倘胩炜盏纳虾;非蚪鹑诖笙盟毯囊庖逡谎谡飧霾痪饧浜庖幌帧⒔0五笳牛?

我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我热爱和平,热爱真诚的朋友,并非一个记仇就不讲道理的人。很多丰田公司和日产公司的同行都值得我去尊敬,甚至敬佩。他们勤奋,谦虚,工作一丝不苟,凡事都讲信用。和我们有过广告和内容合作的汽车公司众多,其中信用最好,做事情最认真的就是日本公司。面对这样的客户,我不得不尊敬他们,否则便是违心的懦弱。在不触动民族伤疤的前提下,他们是可以信任的朋友和商业伙伴。但是这种貌似稳定的信任状态,在利益的平衡下可以坚如磐石,但是它仍然脆弱到无法承受一次要害上的打击。这让我想起了在东风日产安全训练营上的一次试验,日本技术人员在向我们展示车窗玻璃的强度。他用一个大锤把玻璃砸的砰砰作响,那玻璃毫发无损;他又换了一把尖锤,只轻轻一磕,玻璃便立刻爆成了碎渣。我的自尊如今就像那一片玻璃渣,轻轻一碰,心已经流出了血。

日本军刀或许是世界上最具攻击性的刀具之一,所以昆丁.塔兰蒂诺在大作《低俗小说》中让布鲁斯.威利最终选择它作为杀人利器;所以汤姆.克鲁斯在《最后的武士》中对它如此迷恋和崇拜,甚至觉得自己成了真正的武士。但是,不管日本刀如何完美,不管它能够承载日本人多少的尊严和勇气,这柄利器对于中国人来说,永远是罪恶和残暴的象征。正如犹太人对纳粹党那漂亮的党徽永远不会有赞叹,有的只有诅咒;而大和民族面对原子弹那壮丽的火焰,不会联想到他们国旗上的太阳,而只能想象到死亡的地狱之花!

350Z或许是世界上最好的跑车之一,但是它如果带着这样的象征进入中国,顷刻间会一文不值。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为宽容的民族,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为敏感的民族。在政坛,中华民族的伤痕地带正在被日本政府一点点的试探底线。八十年代中曾根政府建立起来的中日友好局面正面临尖锤的磕打。或许不少日本公司认为,中国人疯狂购买他们的商品,说明这个民族太过健忘和麻木,因此不必太在意他们对历史的情绪。在日本电通广告公司,我无意中看到墙上贴着一张大纸,上面用红色的中文和日文标出了中日之间所有的敏感时间,包括日军侵华时间,南京大屠杀时间,日本投降时间等等。出于商业行为考虑,这种态度可以理解。让我关注的是标注在这些时间上的一行大字:一切行为避开以下时间!我当时对这家公司的客户说,告诉你们的日本上司,不应该写“避开”,而应该写“记住”!

中日应该友好,那会是两个民族、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福音,可那是一个悬在刀刃上的希望,稍有放纵便可能退回到起点。中国人不会忘记不该忘记的事,每一个有血性的国人都会把这种记忆传给后代,那是根植在国人心中的噩梦。虽然昔日的痛苦已经被十三亿人转化为自强的动力,可忘记它仍然会是一个民族的耻辱;而聪明勤奋的日本人,也请你们记住应该记住的事!你们面对的是一个能够以德报怨的民族,忘记和忽视历史非但也是你们的耻辱,更是你们的罪恶。

冰河开通了博客地址:**blog.sina****/u/1481810090。起点这里将来只发表小说《无家》。我的杂文和其他文章将在博客网站上发表,欢迎朋友们前来交流、捧场!我写了一篇《350Z与日本刀》的杂文,是我对日产汽车公司总设计师进行专访后的矛盾感想,冰河心中压抑,请朋友们来我的博客讨论一下……

冰河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