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无家这部小说,大概是两年多前,当时翻看起点的“天地人榜”,发现这部从未听说过的小说竟然跻身天榜。惊讶之余,看了看点击率,却是观者廖廖,一如我极力推崇的《悟空传》、《寻找人类》之流。按照一般规律,这意味着这是部有着相当深度的作品,所以不合起点上众多痴迷YY读者之口味。再看写作状态,显示为连载,本着不看非全本作品免受相思之苦的优良传统,加入收藏后束之高阁。
数月前找书时,发现它竟然全本了。区区25章50万字竟然写了3年,以网络写手的速度可谓是慢的惊天动地了。记起这是本讲述农民兄弟深重苦难的书,考虑到我工作之余看书无非是为了轻松傻笑一番,实在是没勇气拿这种深刻却沉痛的东西来折磨自己本不坚强的灵魂,于是下载后再次静静地藏之角落。前天看完《黑客传说》后,突然对仙侠奇幻失去了兴趣,迫切想要换换口味。一如大鱼大肉惯了,倒了胃口,需要喝点小米粥一般。在众多待看书籍中选了又选,终于拿起这部《无家》,开了头便无法释卷,直至一气看完。
纵观全书,当得“厚重”二字。粗言俗语虽多,但处处透着真实。主人公老旦本是一老实巴交的农民,抗战之初被国军抓了壮丁,从武汉会战到常德浴血,再到淮海战役加入解放军。解放后复员未满数月,再次应征奔赴朝鲜,两年后拖残疾之躯返乡。刀光剑影里,多少七尺男儿为国为民为义慷慨赴死,存者百不余一。老旦从一新兵战至团长,起初的100多同袍除了生死不明的连长,竟然个个埋骨异乡甚或骨肉无存。转战万里,为的不过是乡亲的安居乐业。而不出数载,反右风起。为国为民奋战10余载,浑身无处不伤的老旦竟然因为反对村里拿枪逼着乡亲三九天里刨冻土,呕血修那比河还高无水可引的水渠而被划成右派。大跃进、饥荒、四清、文革,于我辈而言只是历史书中轻描淡写的廖廖数语,于亿兆黎民而言却是那一去无回的一条条鲜活生命!虽已深知这段历史,但每次读来仍是出离愤怒,痛感切肤。时间磕磕绊绊地走入1966年,文革开始不久,老旦一家终未能逃脱那芸芸众生之噩运,大儿子朝鲜战场被俘,生死不明;二儿子奋发读书,考上北京法律学院,又凭努力从一初入城市的乡下青年成为学生领袖,却终因保护校中一众“牛鬼蛇神”与出身右派家庭的女友而葬身火海;辛苦一生的老伴翠儿为维护老旦最后的尊严,舍身将一造反派撞下高台,悲壮身死;而老旦,则埋葬了妻子,在升腾的朝阳中,身被勋章,手扶柴刀,走向那两乡三社汇聚而来的数万批斗大军。
掩卷长叹,惊百万将士舍身忘死之壮烈,悲无数英灵魂魄无家之凄凉,恨三两“领袖”贪权寻衅之无耻!数十年之腥风血雨、千百夜之凄风冷雨,千村万落未余下寡妇孤儿,壮丽山河只落得血迹斑斑,究其根本,不得不再论人性:人性有善。多少如老旦般不识大字,不懂大势之平民百姓,为国家抵御外侮,为妻儿吃饱穿暖,为兄弟挣扎求存,而迎弹被刀,义无反顾。到头来却因阵营不同,不着史笔,甚至被贴上贪生怕死、腐败无能之标签。那些衣衫褴缕,默对苦难的底层民众,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不折之脊梁!人性有恶,那些所谓的伟大领袖、革命家、党国的卓越领导人,为了一己之私,贪权争利,视万千苍生如蝼蚁,打着某某主义、某某思想的大旗,今天一运动,明日一纠风,为打倒昔日手足,用千万人鲜血,书写自己的“政治正确”!此等人偏偏名传青史,百般颂扬。善恶如此,如何不叫人扼腕冲冠!
辗转难眠,披衣复起,谨以一首《满江红》,悼华夏先烈之无数英魂。
极目山河,千万里,多少繁华。
忆当年,狼烟处处,金鼓交加。
武汉城外刀似电,三所里前血如花。
十五年,纵横天涯远,任豪侠。
胡虏尽,敛征伐。愿归乡,种桑麻。
眼望尽,廖落孤坟栖鸦。
泉路英魂犹未远,阋墙屠刀已出匣。
孤灯里,白发独拾酒,何处家?
无酒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