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误把李二当成灾民

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李世民的反馈

字体:16+-

在和陈破军交代了几句之后,苏辰也给他们安排了一列火车。

陈破军在本地留下了上万人的部队之后。

带着其余的人,赶往了程咬金他们那边的港口处。

看着这么多的人离开,苏辰的心中也有些担忧。

这个时候几个传令的士兵来找到了苏辰。

“苏大人,陛下那边回话了。”

之前苏辰就用电报机给朝廷发了一个消息。

想从朝廷的工坊之中借来一批人,带一带本地造船的这些年轻人们。

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回应。

看来李世民那边,也把开拓航路作为他们最重要的一个选项了。

在听到了他们所说的话之后,苏辰也迅速的赶到了他们这边的通讯处。

很快就看到了李世民的回复。

李世民在信里面,告知了苏辰朝廷这边的很多工匠数量也是达不到标准的。

最多只能给苏辰安排过来六百个左右的工匠。

只不过这些工匠,能不能够做到在本地迅速的将造船的任务完成。

那就不一定能够保证了。

苏辰这次可是带着好几万人的舰队,想要出海的。

需要的船都要好几十条,还全都是要大船。

所以在这个时候不管是谁。

其实都不一定能够把他们这里的情况给控制起来。

在想到了这里的情况之下,苏辰也是缓缓的叹了口气。

看来这件事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朝廷那边怎么说?”

这个时候媚娘也从后面走了过来,好奇的看向了苏辰,想听一听他在写完信之后李世民的看法。

“也没说什么,只是愿意给咱们一小部分的工匠,但是这些工匠的数量肯定不算太多。”

苏辰他们这边的学堂自己都有好几千的学生。

这么多的学生只配上了几百个工匠。

这就注定了,他们是没有太多的教育资源的,一个工匠说不定就要带好几个人。

“有多少啊一共?”

“大概只有六百个左右。”

“这么少的话,咱们光是造船,估计都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媚娘很懂这方面的东西,一听到这里之后顿时就有些迟疑了。

说实话这些问题他们早就都已经想过了。

可是却没有想到竟然会差了这么多。

“要不在本地找一些吧,不能全都指望朝廷。”

这时候媚娘也给出了一些新的办法,苏辰其实也是这样想的。

因为现在这个阶段里面的很多人其实都还没有被朝廷招募过去。

如果苏辰能够强在被朝廷招募过去之前。

在本地的县城里面找到一些工匠,让他们去港口做事。

到时候就能扩充一部分的工匠数量了。

“也行,我原本是想着起码要三千个人往上呢。”

苏辰所说的三千人,其实数量也不算多。

因为一旦办大事的时候,就非常需要这些工匠们去进行各种各样的建设。

每一次都能够有几千甚至是几万人在这边干活。

这也是朝廷能够驱动的极强的力量了。

苏辰肯定没有朝廷那么厉害,找来几千人就差不多了。

“那明天我和你一起去一趟县城里面吧,要是你自己过去的话,可能还不知道那些工匠要如何招募呢。”

这个时候,媚娘缓缓开口,让苏辰有些疑惑。

“怎么,如果带着你过去的话,事情会变得好一些吗?”

“我之前和他们有过很多的合作,如果我出面的话,可以很快的把他们给叫过来。”

媚娘我之前就在这片地方做过不少事情。

所以才说到了这些东西的时候自然是如数家珍。

对于各个县城里面的人员也非常的熟悉。

知道了这种情况之后,苏辰也很是满意。

如果有人对他们都很熟悉,那肯定是最好的自己也可以得到很多的帮助。

“我还以为工会这边的人一直都和县城的人不对付呢。”

“那肯定不是啊,现在工会和县城的关系可是非常紧密的。”

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是双方之间有着利益的牵扯。

肯定就可以得到非常多的好处,双方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更加的坚定一些。

之前县城里面的很多官员,还有人员都觉得工会抢了他们的生意。

还没有给太多的机会让他们生存。

可是后来工会的需求量较大之后,各种东西都可以来到工会进行售卖。

尤其是工会内部的基石,更是帮助这些县城缓解了很多货物的压力。

这就让人家对工会的态度出现了极大的改观。

第二天清晨,苏辰就带着媚娘一起来到了旁边的县城里面。

“他们的城墙怎么又经历了一轮修建,看起来更加的大气了。”

苏辰在刚来到了他们城门前,就直接愣住了。

没想到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面这些县城竟然也依托于公会发展的这么好。

“他们也都是要有政绩的嘛,修建城墙也算在他们的功劳里面。”

“之前你不是还让他们去建设矿场,当时刚建设完了矿场之后,年末就有人直接升上去了。”

当初建设矿场的时候,苏辰就给了他们很多的承诺。

说在之后可以给他们一些机会,让所有人都得到功劳。

于是这些县城里面的县令也带着自己身边的官员们。

全都加入进了这片地方广场的建设里面。

出人又出力,是为了他们在后面能够得到更多的功劳。

最后的结局却是如此,他们全都得到了很大的功劳。

甚至还有人凭借着这一次修剪矿场,直接当了太守……

“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事,竟然能够帮他们再往上走一步,那现在县城里面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之前的一批人里面已经有很多都走了。

苏辰很好奇,现在这些县令们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当然是其他地方的官员,自从他们知道了这片地方很靠近公会之后,就全都求着过来。”

有了公会在这边支撑着他们,就可以赚到不少的银子。

到时候搞出来了一些建设。

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不只能够得到功劳,还可以得到这边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