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瞳王项羽

第四十八章 活着就是成功

字体:16+-

樊哙知道有一个人肯定能劝住刘邦,那就是进入咸阳以来,一心顾着到秦朝收藏典籍图库的地方收集资料的萧何。萧何听到樊哙告状后,意识到刘邦被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于是急忙跑去见刘邦。

果然刘邦一听萧何来了,马上整理好衣冠,因为他知道萧何这人办事谨慎,没有要事不会来找他,难不成是项羽要打进来了?刘邦心里暗暗揣测着。

萧何一进来就问刘邦:“沛公,你是想图一时之乐,还是永世之乐?”

刘邦回答道:“我当然是要永世之乐。我这个人你还不了解吗?

还不是为了带着兄弟们造反,一块享受荣华富贵 !”

萧何随后便说道;“沛公英明,可是沛公此时正在做的事却是追求一时之乐。如今虽然暴秦已灭,但天下依旧四分五裂。在这乱世,谁不想称王称霸?先入关中者为王,只是个口头约定罢了,我听说项羽的兵力远胜于我们,马上就要打过来了!沛公经历过这么多事难道还不懂?乱世唯有拳头才是硬道理!”

刘邦一听萧何劝说,立马明白过来了。的确,秦朝是灭亡了,但是天下还没一统,每个造反的都希望自己能分到更多的土地和财宝,接下来必然混战不止,尤其还有项羽这个敌手。于是刘邦赶紧哈哈一笑道:“老子当然懂这个道理,不过是想看看诸位将士啥反应,看来你们都是本王的忠臣啊!”

另外一边,项羽正快马加鞭赶往函谷关,一路上那是遇神杀神,遇鬼杀鬼,可以说楚军过后,寸草不生。就这样,在无尽战争的鲜血中,项羽来到了函谷关。知道刘邦已经到了咸阳后,项羽十分生气,说:“刘邦算什么东西,不过是钻空子捡了我的便宜罢了。”

刘邦在函谷关驻兵把守,项羽考虑到跟刘邦是结拜兄弟,于是就派人通报,没想到守门的将士直接回答说:“沛公已经平定关中,按约定应当封王,诸位请回吧!”

项羽一听就怒了,这楚王的话算什么,刘邦这小子居然连我都不放在眼里,真是胆大包天!当初要不是我,他能有今天吗?

于是项羽立马下令全军进攻函谷关。函谷关守兵只有近万人,而项羽一路打过来不断收揽归降的将士跟兵马,兵力已经达到了号称四十万大军的地步,扎起营地来一眼都望不到头。一声令下,士兵如潮水一般涌向函谷关。函谷关守兵放箭阻挡来犯之敌,但是项羽的兵实在太多,如同巨浪一般,源源不断地冲击着城门。最终勉强抵抗了几个时辰,函谷关大门就被破开了,从此项羽通往咸阳城的道路再无阻挡。

项羽和范增一路上听说刘邦进入咸阳后与当地百姓约法三章以安定民心,并且萧何封藏了府库中的资料,还开咸阳的粮仓发放粮食安抚百姓,这明显是收买人心的行为,看来刘邦也有图谋天下的打算。范增于是跟项羽建言道:“刘邦这家伙贪财好色,不学无术,本是无赖混混,如今到了咸阳城守着阿房宫却能忍得住不贪财不好色,说明他有大志向。此人野心不小,大王应该尽快除掉他,千万别让他成事了!”

于是项羽更加坚定要把刘邦这小子给灭了。项羽这人就是这种性格,你让我爽快了,我认你当大哥,你让我不爽快,我就灭你没商量。

不过好在项羽阵营的终极内应,一开始就出现在小说开头的人物——项伯,因为跟张良关系极好,而听说张良现在跟着刘邦混,因此不想项羽进攻刘邦,于是赶紧劝项羽道:“自从我们起兵以来,你叔叔项梁一直是义字当头,楚军大义一直是我们的旗号,而且先入关中者为王是我们楚国的国君约定下的,侄儿你这样公然违反,怕是会让楚国失信于天下。我看还是先设下筵席请刘邦过来,跟他谈谈吧!”

项羽听了项伯的话,也觉得直接开战不好,于是就同意道:“叔叔说得也有道理,不过我还是会部署兵力,随时准备开战。叔叔你先请刘邦来赴宴,刘邦要是敢拒绝赴宴,你一回来我立马攻进咸阳城,将刘邦灭了。这事是他先不义,派兵驻守函谷关也就罢了,见了我的旗号却不放我进来,这是瞧不起我,真是太不把我这个兄弟放在眼里了,我要是不给他点教训,怕是他还真以为自己成了关中王。在我看来,楚王就是个空架子,这楚国还是我说了才算话!”

于是楚国的头号叛徒,大汉王朝开国功臣,刘邦的守护神项伯就前往汉营。此时刘邦早已得知项羽来了,又知道项羽一举攻破函谷关,所以他一直住在军营里,心里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要知道他刘邦总共兵马才近十万,而项羽近四十万,这兵力悬殊太大了。

刘邦可不是项羽,能干出破釜沉舟的事情来,他是逃跑功夫天下第一,深刻明白在这乱世活着就是成功,所以他甚至心里都想着逃跑了。打不过就跑,这个刘邦最擅长,堪称秦末逃跑界的冠军。史书上有记载,刘邦为了逃跑,让马车跑得再快些,连妻子儿女都能丢下。

刘邦信奉的就是妻儿如衣裳,穿着固然好,不过如果脱了能跑得快些,那也是可以扔了的。至于脱了衣服有碍观瞻不合礼教规矩啥的,刘邦从来都不在乎。

刘邦本来都收拾好东西打算溜了,反正已经来过阿房宫,也算圆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没白活一场。刘邦自我安慰的能力特别强,所以他不怕失败。这个时候他听说项伯来了,项伯他听张良提起过,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于是就设宴招待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