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义

离下,坎上。

字体:16+-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既濟,事之既成也。为卦水火相交,各得其用,六爻之位,各得其正,故为既濟。亨小,當为小亨,大抵此卦及六爻占辞,皆有警戒之意,時當然也。

《彖》曰:「既濟,亨」,小者亨也。「濟」下疑脫「小」字。「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以卦體言。「初吉」,柔得中也。指六二。終止則亂,其道窮也。

《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无咎。曳,以制反。濡,音如。輪在下,尾在后,初之象也。曳輪則車不前,濡尾則狐不濟。既濟之初,謹戒如是,无咎之道。占者如是,則无咎矣。

《象》曰:「曳其輪」,义无咎也。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喪,息浪反。茀,力佛反。二以文明中正之德,上應九五剛陽中正之君,宜得行其志。而九五居既濟之時,不能下賢以行其道,故二有婦喪其茀之象。茀,婦車之蔽,言失其所以行也。然中正之道,不可終廢,時過則行矣。故又有勿逐而自得之戒。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既濟之時,以剛居剛,高宗伐鬼方之象也。三年克之,言其久而后克,戒占者不可輕動之意。小人勿用,占法與《師》上六同。

《象》曰:「三年克之」,憊也。憊,蒲拜反。

六四,糸需有衣袽,終日戒。糸需,而朱反。袽,女居反。既濟之時,以柔居柔,能預備而戒懼者也,故其象如此。程子曰:「糸需,當作濡。衣袽,所以塞舟之罅漏。」

《象》曰:「終日戒」,有所疑也。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東陽西陰,言九五居尊,而時已過,不如六二之在下,而始得時也。又當文王與紂之事,故其象占如此。《彖辞》初吉終亂,亦此意也。

《象》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

上六,濡其首,厲。既濟之極,險體之上,而以陰柔處之,为狐涉水而濡其首之象。占者不戒,危之道也。

《象》曰:「濡其首,厲」,何可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