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员设置还算合理,秦四万余甲士进攻中叶城,像是秦国的作风,进攻人数必然高于守城方三倍有余。而骑一军在里面的角色是未暴露的部队,也就是秦国暂时不知道这只部队在中叶城附近。这对于以骑兵为主的骑一军算是有巨大的优势,凭借着高强的机动性,骑一军完全可以在秦军甲士进攻时来一个突然袭击,将秦军冲散,分批包围,先吃秦骑,在吃甲士!
这一场战斗看似秦军人多势众,但其实优势全在岐军这里。有了优势,那减少伤亡便是岐军将领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了。
突然,林远脑中想道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与其枯燥无味的看这群岐军将领表演,倒不如投入角色,由林远担任秦军主将,看一下他这业务将领能把战争打成什么样子。
不过如今林远已经知道了中叶城城外有两万骑兵。但是那些已经不重要了,就当给岐军将领增加难度了,两万阳骑对秦军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这样吧,我来担任秦军主帅,我来进攻,你们来防守,至于暴露的两万骑兵,那就算是对你们增加的难度吧!如何?”
林远此话一出,在场岐军将领面面相俱,全都纷纷迎合!
“不过,你们不能收下留情,如果这种仗都能财,那你们全都各降一级!”
各将领一看大王来真的,全都两眼放光,跃跃欲试。面对一个没领过兵,没打过仗的岐王,他们还是有信心的,而且,这是在大王面前表现的好机会啊!说不定大王一高兴封个什么将军也不是没有可能!
说开始就开始!
林远坐在秦军一侧,看着桌面上的地形和中叶城西侧的两万骑兵,脑中瞬间就做好了一套进攻方案。
如今林远手中有甲士三万,连弩五千,铁骑一万,攻打中叶城那是绰绰有余,关键是中叶城外的两万骑兵,他们才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
想要吃掉中叶城,就必须吃掉骑一军!
中叶城中多为步卒,机动性不强,出兵作战的可能性较小,只要看住了中叶城里的一万步卒,那还是有胜利的机会的!
林远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派一万秦骑驻扎在中叶城外,防止中叶城士卒出城支援。
骑兵机动性强,专克步卒,若他敢出城,那必然是羊入虎口。
如果岐军两万铁骑支援,那中叶城中的士卒便会大概率出来支援。到时直接派秦甲挖战壕,设拒马,甲士与骑兵的位置互换,以一万甲士抵御中叶城出来的士卒,在以两万甲士、一万秦骑和五千步卒对阵两万骑兵。
两万甲士正面摆开方针,五千连弩兵后面消耗,一万秦骑两翼偷袭干扰,如此可破两万骑兵!
不过林远想象太美好了,战场上瞬息万变,怎么可能全部按照自己设想的进行。
林远的一万秦骑刚部署到中叶城城外,岐军便直接两万铁骑横冲而来,似乎要一口咬死林远的一万秦骑。这可把林远给吓了一跳,甲兵机动性比林远设想中的要慢,难以及时支援,这可害苦了那一万秦骑。
按照预想,是秦骑与秦甲位置互换,可是正真的打起来才发现,甲士根本就赶不到指定位置,所以秦骑与秦甲的位置就难以互换。岐囯骑兵开局便直接咬住了林远的一万秦骑。
林远这下可犯了难,但是林远的那一万秦骑也不是说吃就吃的,只要他们坚持到甲兵到来,那林远就能反败为胜,将他一军!
岐军将领很显然也看到了这个破绽,于是将领中便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中叶城的士卒出城支援,直接将一万秦骑吃下,或者干废!他们赌林远的甲士赶不到!事实上,按照推演的规则,林远的甲士赶到秦骑至少损失五千人。若是加上中叶城的甲士,便能损失达到七千人!
但是另一派感觉这种做过于冒险,如果林远舍弃一万秦骑,反而拿那一万秦骑当钉子,将岐军大部分兵力钉住,自己则带领三万甲士,五千连弩直接进攻中叶城,到时候林远反攻为守,牢牢的握住中叶城等待秦军支援,那就损失大了。
经过岐军的商谈,他们还是认为第二个方案比较稳妥,中叶城的士卒不动,以两万骑兵对林远展开消耗战。
这样,压力就来到了林远这边。林远当即决定,让秦骑后撤,与甲卒会合。
此战刚刚开始,便以林远秦骑损失三千告终,双方重新恢复对峙状态。
林远将以前的方案全部推翻,既然秦军甲士为主,那就发挥甲士的优势,挖战壕,放暗箭,引岐囯骑兵深入!
而这诱饵,就是已经残了的秦骑。
舍不得孩子套不上狼,林远以七千秦骑为诱饵,前往岐军骑兵阵营挑衅。
果然,岐军派兵追击。但是岐军将领还是留了一手的,只派出一万五千骑兵追击,其余骑兵看局势的变化在做部署。看来他们也防着林远的陷阱呢!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骑一军的将领对自己的骑兵师多信任啊!
事情如林远预想的那样,那一万五骑兵进去了秦甲布置的陷阱之中。
两万秦甲从四方扛着拒马将岐囯骑兵围住,马蹄深陷泥土之中,有的则直接掉入了深坑之中,被深坑中的利竹吞噬,尸骨无存!
岐军将领一看,这有诈,于是便引剩余骑兵出动,准备从后方突袭秦甲。
但是林远剑锋一转,将被追击完剩余的四千秦骑前往拦截!
只要能拦住几个时辰,便能重创这一万五千的岐囯骑兵!
但是岐囯将领依旧不慌!他们手中还有中叶城的一万守军!
于是岐囯守将当即下令,中叶城八千甲士出城,从侧翼袭击秦甲,与被围的岐囯骑兵合并一处,直接来一个反向包围,吃掉秦甲!
林远看着棋盘上中叶城甲士尽出,心中就暗暗狂喜!那岐军将领中了林远的调虎离山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