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大先生,我先走了,我明早在来找大先生。”
现在任务完成,也不用继续留在这里,等第二天,再来取就是。
说完,何雨柱就站起来告别了,然后高高兴兴的蹬上单车,往家里走去。
刚一进屋,于海棠就见自己的丈夫,一副很激动的模样。
不会真的是在卖人参吧?你怎么会在这里?
“亲爱的,你这是在做什么?”
“是啊,我已经交给大老板了,让他明天早上再来取。”
何雨柱一脸的傲然。
于海棠闻言,心中一喜。
只要人民群众信得过,那这笔钱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能变成一个有钱人,她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老婆,真的假的?就这么几个钱,你就这么高兴?”
何雨柱看着自己的妻子,觉得很有趣。
“可恶。”
于海棠没好气的说了一句,便转身继续抱着小家伙。
傍晚时分,何雨雨回到家里,一进屋就激动地叫了起来:
“大哥,今天中午,我和爱国一起去区政府办了个文件,陈居长一听说我是你妹妹,就很高兴,让我们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地方,因为我们没有工作过,所以陈居长就自己挑选了。”
到时候,你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何雨柱见她这么开心,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他知道自己一家人都很开心。
于海棠心中一喜,小舅子在区政府工作,那就好办多了。
“行了,大家都为你感到开心,快点开饭。”
何雨柱连忙叫了一声,示意她去吃东西。
晚餐过后,三人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交谈着。
“雨儿,你打算哪天跟爱国成亲?”
因为那聋人奶奶的家是要留给她的,于海棠自然要向她打听一下,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小姨子,以前我们两个一直在工作上争吵,一直没有谈到这件事情,但他的工作已经确定了,我们得跟他的家人好好谈一谈。”
提起婚事,一向粗枝大叶的何雨水都有点尴尬了。
于海棠见自己还拿不定主意,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小妹,我和你大嫂已经为你预备好了彩礼,只等着你成亲的日子。”
何雨柱还给那姑娘打了个招呼,说等两人结婚了,再告诉她这套房的事情。
“大哥,我已经在等你的彩礼了。”
何雨雨见这个小外甥都睡着了,也就回去休息了。
“老婆,等我们把钱弄到手,雨把婚礼的日子定下来,我们先去睡一觉...”
何雨柱今天工作很辛苦,他要先去休息。
“亲爱的,你没事吧?”
于海棠对何雨柱抛了个媚眼儿,只有一声‘还可以’。这让他的战意再次被点燃。
那人没办法,只能咆哮着冲了过去。
第二日清晨,何雨柱抱着有些酸痛的后背起来准备晚餐。
何雨柱先是在工厂里逛了逛,确定没有什么事情了,这才向老板的家里走去。
“大柱,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这是要为我下厨吗?”
大首长一见何雨柱来得如此之早,便明白他肯定是为了那笔费用而来。
“首长……”
说到这,何雨柱都觉得挺丢人的,一下子就变得很别扭了。
见何雨柱如此失态,居长也不敢再开玩笑了,他从办公桌上取下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满了东西。
“柱子,昨天晚上,你用这个袋子买了一株人参,这袋子里有你的,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一共有三千!”
何雨柱也是吓了一跳,上次自己买的那株千年老参,也不过是一千五而已,这一次居然能给自己加一倍的价格!
生意人都是有私心的,这个药店的老板也是个骗子,但也足够自己用上一段时间了。
“谢谢你。”
何雨柱由衷的道谢,这段时间,他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首长微笑着挥了挥手。
“阿柱,我们都是多年的朋友了,你就别客气了,我还等着你给我们延寿呢……”
何雨柱见他一脸的高深莫测,微笑着点了点头,两个人之间的合作,就是最好的合作。
何雨柱接过包袱,站起来就走。
一出门,他就将那个麻袋放进了自己的储物戒指里,这麻袋里的钞票,他可不敢拿在手里。
到了四合院附近,任八千将袋子中的银子取出来,装进一个木箱子中,只留下了一千,提着袋子往家里走。
“老婆,快看看。”
何雨柱一进来,就将手中的袋子晃了晃。
于海棠看到那个鼓鼓的袋子,心想自己的丈夫应该已经将那株野山参的银子收了回去。
“就是这个价格?”
何雨柱应了一声,将袋子递给了于海棠。
于海棠拆开袋子,里面赫然是一沓十块钱的纸币,她兴奋的心脏扑通扑通直跳。
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庞大的财富,而且这些财富都是她说了算。
于海棠赶紧起身走向门外,见外面空无一人,这才关上房门,放下了帘子。
何雨柱见叶词这么小心,也没有阻拦,而是静静的站在那里。
于海棠走上了自己的床铺,从里面掏出一叠钞票,一叠一叠的点钞,1000元也就是100元而已,不一会儿就清点完毕。
于海棠这才满意地将银子装回了袋子里,放在了她的床头柜底下,上了锁。
“老婆,你开心吗?当年我从秦淮如那里买下那块地,也不过是一百多元而已,如今那老聋子奶奶的房子,我给你留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我很高兴,我丈夫的钱才是最好的!”
于海棠说着,在何雨柱的唇上吻了一下,然后将银子收了起来,掀开了帘子,走了出去。
入冬之后,何雨雨便定下了婚礼的日子,打算在十二月成亲。
傍晚的时候,何雨雨来家里吃晚饭,将这件事告诉了大哥大嫂。
“姐,你们这是要在哪里结婚啊?你嫁人了,你要去哪里?”
何雨柱开门见山地说道,他只有这个妹妹,当然不希望她离自己太近,到时候自己去找她也不容易。
“大哥,他的家乡离这里很远,这样吧,我们就在他的家乡举办,然后在我们这里安排两张桌子如何?”
在这个年代,交通不便,如果距离太远的话,父母也不好跟着,于是就在两个方向设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