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王爷,您是什么意思?难道小女不合您的心意?”按照张金福(玉娘父亲)的安排,张玉娘的嫁妆为黄金一千两、白银五千两、各色锦缎百匹。但是,焦王李重福不要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焦王李重福要的是粮食。是数百万斤的粮食。看着张金福吃惊的脸庞,焦王李重福脸上挂起了不满。
“怎么,岳父大人,有什么难处?据本王所知,这江南一带,可是鱼米之乡啊!”
“啊!鱼米之乡的确不错!只是……”
“岳父大人,小婿只是向你要一些粮食,不至于这样吧?!”张金福向自己的女儿玉娘看了一眼。
“玉娘!为父口有些渴了!你去厨房给为父和焦王殿下弄些莲子羹来吧!”
“是!父亲!”张玉娘走后。
“殿下,这金银好办,可是这粮食,虽然以小老儿的财力,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这体积太大,还要运输的车马。恐怕官府会过问……”
“过问什么?!本王在这房州待了这么长时间!深知这里土地贫瘠、百姓困苦,本王心中实在是于心不忍,所以,想让岳父大人运来一些粮食,小婿借成婚的喜气,请这房州的百姓吃上一顿饱饭!”
“哦!是这样,那么请焦王殿下写下一封手谕!在下在沿途也好对那些地方guan府,好处打点!”
“好!甚好!手谕本王马上就可以给你!放心!”说完,焦王李重福直接拿出了自己的王印。在一张白纸上先盖了一个大印!随后将白纸递给张金福。
“岳父,小婿知道你们这些商人,都喜欢夹带一些私货!小婿给你一道空白手谕!除了粮食,什么食盐、还有其他的紧要物资,你都可以夹带!”
‘哼!小小年纪,还想装精明!’张金福心里说道,不过还是装出一副谄媚的样子。
焦王李重福看到张金福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心里高兴。正在这个时候,张玉娘端着两碗莲子羹走了进来。
“父亲,王爷,莲子羹来了!”张金福看了玉娘一眼。
“啊!”打了一个大哈欠。
“王爷,小老儿精神不济。就不陪王爷了!玉娘,好好侍候王爷!”
“父亲,看你说的!”张金福离开后,李重福对张玉娘说道:
“夫人,夫君我有些饿了!想让你喂我!”
“哈哈哈!”在张玉娘的笑声中,焦王李重福身心愉悦!早上,还看到榻布上留下的一抹红色印记,让焦王李重福看着张玉娘,心中更是满足!
半个月之后,近百车粮食运到了房州。看着这些粮食,焦王李重福大喜,借着操办婚礼的借口,在房州搭建粥棚,施舍粥水。一时之间,整个房州城,都是对焦王李重福的赞誉声。让焦王李重福感到自己大业可成。
‘太宗皇帝曾经有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本王今天才知道这句话的意义!’焦王李重福好像看到自己得成大业,坐上金銮殿、穿上龙袍的样子!得到粮食之后,焦王李重福又逼迫张金福给自己购买制造兵器的铜铁!张金福想拒绝,被焦王李重福以女儿性命、以及帮助自己筹集军粮为名,受到要挟的张金福没有办法,只有勉为其难的答应。看着事情越来越顺利,焦王李重福酒等着长安的消息。
在焦王李重福身边的张玉娘也没有停歇,她使出浑身解数,每天都跟焦王李重福黏在一起,甚至还让父亲找来江南的乐师、舞姬,在焦王李重福面前表演不同的舞蹈!让焦王李重福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军粮、军械交由下面人办,自己只需要听歌赏舞就好。就在焦王李重福沉浸在丰功伟业和温柔乡中时:
“王爷,王爷!长安又有密信到了!是太平公主殿下的几位公子传递过来的!”
“哦!快送上来!”焦王李重福将密信拆开之后,看到密信之后,焦王李重福兴奋的站了起来。
“好!实在是太好了!来人,速速召集侍卫统领明福、长史毛得意!本王要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