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之风云再起

第四十六章 内卫和联昉的对比

字体:16+-

百里弘毅进入联昉后,每天都是处理文书一类的工作。相比由高秉烛领导的内卫。东川王李隆基领导的联昉,联系更加紧密、结构更加清晰。

高秉烛领导的内卫,主导势力主要分布在长安、洛阳一带。这主要是由于武攸决的倒台,朝廷对于原先,属于武攸决的势力进行了清洗。使得很多原先依附于武攸决的江湖势力都赶快与内卫断绝了关系。一些安插在各大勋贵和朝廷显贵府中的眼线,都失去了联络。高秉烛出身不良人,在内心中,一直将社会治安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忘记了自己密探的使命和职责。使得内卫还像是官府的衙役。加上很多内卫中人,对于高秉烛看不起。使得高秉烛很多事情必须亲力亲为。而东川王李隆基不一样——他出身贵胄。有一种上wei者的气势。从小又经历了宫廷权力斗争的黑暗。对于人心是掌控和权术利用更加娴熟。

东川王李隆基在联昉中设立了左右京畿司——左京畿司专门负责勘察长安和洛阳两京的治安。右京畿司专门负责收集长安和洛阳中的官员勋贵的情报。六部对接司——专门收集朝廷六部的情报和消息。

天下流言司——大周所有州府郡治都安排了密探,专门收集天下流言动向。

枢秘室——所有的情报都放置在这里,汇集、分类。百里弘毅就在枢秘室担任书文记室。每天,都有大量的信鸽、书简被送到这里。由百里弘毅在内的几个文书专门分类。每天都在有条不紊中度过。

“殿下!卑臣有一句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先生请说!”

“殿下,难道您真的那么看重这百里弘毅吗?要知道,这枢秘室,可是殿下的大脑啊!难道殿下不怕他是一条钻进来的虫子?”这是东川王李隆基第二次听到这样的劝说。但是,对于这个人,东川王李隆基不能随便回答。相反,东川王李隆基还必须摆正态度,在这个人面前表现出一定的尊敬态度——因为这个人对于东川王李隆基非常重要。

当年,东川王李隆基拿到逍遥子给他的名册后,马上去寻找接头人。

“孔丘门下,三千弟子聚论语!”

“亚圣孟子,一身仁义守黎民!”

“老子为孔圣之师!”

“五千道德做圣言!”这四句话是春秋道的暗语——孔丘是儒家的祖师爷,门下有三千弟子,孔丘死后,门下弟子将孔丘的言语,都收集起来。铸成了《论语》这本书。孟子是儒家学说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他一生,追求君主的仁义学说。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孔子周游天下的时候,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学识。五千言的道德经,是道家的学术瑰宝。老子李耳也被李唐创始人,唐高祖李渊尊为祖宗。春秋道的逍遥子,自认也是李家的子孙。所以,特地编写了这四句暗语。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这四句暗语。

“春秋道护法长老,长青子参见春秋道新任掌教!”那个人跪在东川王李隆基的面前。

“先生免礼,请起!不知道先生可有名号!”

“掌教,在下自小就入了道教!有幸被逍遥子仙师挖掘,成为护教长老!”

“长青子先生,你就不要叫我掌教了。其实,本王是当今圣上的嫡孙!东川王李隆基!”

“哦!原来是一位皇孙殿下!贫道长青子参见王爷!”

“先生,如今,你已经知道了本王的身份!本王就先问你,你是向继续当道士,还是想入仕为官呢?!”一听东川王李隆基这样说,长青子马上跪下:

“草民参见殿下!”长青子现在向东川王李隆基自称为草民,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长青子要做官!此刻,长青子想起了当初与逍遥子见面的那一刻。那个时候,还是在高宗皇帝在位时期。

在关中靠巴蜀的一个小山村里,因为一场疫病的袭击,使得很多人病亡。整个小山村,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为了活下去,拖着病痛的躯体,向山村外头蹒跚的走去。村口已经站满了县城里头派出来的衙役和民壮。他们手里拿着大刀长矛和火把。一个民壮对一个捕头模样的人说道:

“大人,一切都准备好了!”

“好!马上动手,一定不能让一个人离开这座小山村!”

“是!大人!”他看到这种情景,知道自己难以活命。他想喊,却喊不出声。‘怎么办?!怎么办?!’

他看到了一口水井。他跳入水井后,马上就看到,井口上方漂浮着浓烟——那些衙役和民壮在放火烧村。甚至,有一些火把,还掉入到了井中。他只能捂住嘴巴,不让自己发出声音,一股烧肉的恶臭飘了过来。他的内心想当的绝望。不知道等了多久,他听到上面有声音:

“无量天尊!井下有人吗?”

“啊!啊!啊!”他实在是没有力气了。只能以啊的声音,来回应井上面的人。一根绳子从井口上面放了下来。他就慢慢地失去了意识。当他醒过来的时候,只见一个道士模样的人站在他的面前。

“谢过道长救命之恩!”道长扶起他。

“你不要谢我!其实,你身上自带贵气,依贫道看,你日后必然会跟随明主,成就一番大事业!”因为救命之恩,他跟随逍遥子,加入春秋道,被赐名长青子。长青子在春秋道对逍遥子忠心耿耿。最终,成为了春秋道的护教长老。原本,长青一位,逍遥子就是自己的明主,可是,逍遥子却对长青子说:

“长青子,其实,你是要入仕为官的!你的明主,将会是一条金龙,而你是从龙之臣的命!”一想到这,长青子更是坚定了跟随东川王李隆基的信心!

“先生,不知道你的名字,是叫什么?”

“哦!贫道在入道前,贱名叫狗剩!不知道能否让王爷赐名!?”一般,想让上wei者赐名,

“哦!先生,不如就叫常青如何?”

“常青谢过王爷赐名!”常青带着东川王去看了,逍遥子藏在自己这里的财宝,当宝库被打开的时候,那些金光闪闪的财宝,让东川王李隆基的眼睛也是一亮。通过比对,这些财宝一两不差。而那些暗藏的暗桩头领都在常青面前毕恭毕敬。这使得东川王李隆基觉得,这个常青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常青也的确没有让东川王李隆基失望——联昉的收支开销、人才招募都是常青经手,是东川王李隆基不可多得的助手。使得东川王李隆基,对这个人,越发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