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之风云再起

第七十九章 幽州阴谋(四)

字体:16+-

武周朝堂,武则天眉头紧蹙的看着手下的群臣们。就在刚才,武则天和朝中众臣收到了来自幽州的奏报——突厥的阿史那可汗不愿意与武周和亲,以武姓是小姓也为名。执意要迎娶李唐皇室女子为妻。突厥使臣已经来到了神都洛阳。誓要为可汗娶一位前唐公主为妻。武则天看了幽州地方guan府的奏报之后,心中大为气愤——自己已经临朝称制多年,在外族的心中,仍然没有前李唐皇族尊贵。

在御阶下面,朝廷大臣们的反应不一:晋王武慎行面色阴郁——每一天回到晋王府,都要听到府中,晋王妃哭天喊地的声音。

“我的儿啊!我苦命的儿子啊!攸明,原本我以为,你娶了公主,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却没有想到,你却因为这桩婚事丢了性命!攸光,你不愿意去突厥,是我劝说你去,结果,你倒落得这样的下场!一切都是我的错!都是娘把你们带到这个世间来的!为什么我的命运这样苦啊!我生下的两个儿子,一个死了,一个被困在了异国他乡!这辈子,都见不了一面,我的命运怎么这样坎坷?!我的儿啊!”

“王妃,王妃!您可不能轻生啊!”晋王府的丫鬟们在一旁劝说,每天,晋王武慎行回到府里头,不是看到自己的妻子寻死腻活,就是哭天喊地!惹得晋王武慎行心里烦躁。

“我说你有完没完!”

“有完没完?!我没完!你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拿自己儿子的性命去换取,我还怕什么?!我还怕什么?我跟你拼了!”晋王妃也不管不顾了,一个劲的要跟晋王武慎行拼命。在丫鬟和家丁的拉扯下,晋王武慎行的脸上,留下了好几道抓痕!

晋王武慎行来到朝堂上朝,一些大臣们看到晋王武慎行的模样,发出了一些看似关心,实际上是挖苦的话语。晋王武慎行也不好反驳。到了朝堂上,晋王武慎行看到武则天的样子后,原本想上前安慰。却又转念一想,自己当初,极力促成自己的儿子,前往突厥和亲。如果自己现在说话,恐怕是火上浇油。只好站在原地。

“陛下,为今之计,只有选派前朝皇室宗族女子,封为公主,派往突厥和亲吧!”

“不可!突厥可汗指明了,要高宗大帝在世的女儿!如果我们将前朝皇室宗室女子封为公主,恐怕不利于两国邦交和平!”

“而今高宗大帝在世的女儿,唯有太平公主而已!”其实,突厥人的意图,满朝大臣的心里都明白无比——太平公主不单是高宗大帝在世的唯一女儿。还是武则天唯一的女儿。当初,武则天为了得到皇后之位,亲手捂死了自己与高宗生的安定公主。因为这件事情,武则天心里一直对女儿心怀愧疚。传说,武则天在怀太平公主的时候,在梦中好像看到,当初的安定公主跑入自己的怀里。第二天,武则天在太医的诊断下,知道自己怀孕后,觉得,一定是安定公主来转世。等到公主出生之后,武则天对公主非常宠爱。亲自请高宗大帝赐封号太平!在太平公主成年的时候,吐蕃使臣听说了她的容貌。派遣使臣,希望能够娶太平公主为妻。高宗大帝和武则天为了让吐蕃使臣闭嘴,让太平公主以出家为女道士的名义,先到道观修行!当初,高宗在世的时候,武则天都舍不得太平公主出嫁,如今,突厥人想求娶太平公主,无非就是两种结果。

结果一:突厥人借着武则天不嫁太平公主的原因,继续在幽州进兵。不断掳掠。如今幽州一带,兵力空虚。即便有心出兵,也没有一员良将统领!当初,武则天为了防止武将势力,与李唐皇室勾结。只要有武将冒头,立即以各种罪名诛杀。随后,大举开始扶植文官势力,文章大盛。整个武周一带,文人盛行!

结果二:将太平公主嫁给突厥可汗。作为武则天的爱女。武则天一定会大肆赠与嫁妆。哪怕掏空整个国库也在所不惜。但是,这会让突厥占到极大的便宜。于公,众多官员不愿意看到如此多的财富流入突厥。于私,武则天自己也不愿意自己的女儿远嫁。

“说话呀!你们给朕说,到底该怎么办?”

“臣以为,眼下,只有一种办法可以解除迷局!那就是让太子殿下亲征挂帅!领兵出征!沿途招募兵士。也许,可以挽回局面!”一名大臣出班说道。他的建议,如同一滴滴入油锅中的冷水一般,让整个油锅沸腾起来。

“不可!太子殿下万金之躯,岂可身犯险地!”

“如今,我大周已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太子殿下身为储君,帮助我大周,力挽狂澜,这有错吗?”

“太子殿下身系天下安危,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伤了太子殿下,我等岂不是辜负了天下万民!”

“如今,幽州的难民何止数万,并且,一些百姓开始逃离幽州,幽云十六州一带逃亡内迁人口不断增加,恐怕不到数月,就会突破百万了。离天下大乱就差一步了!”朝廷里头的官员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晋王武慎行为首的阻征派——他们害怕,如果李显带兵出征,会跟前线将领们取得联系,对武则天进行逼宫,逼迫武则天退位。一派是以另外几名宰相为首,他们希望李显能够离开洛阳,逃脱武则天的掌控。两派吵得不可开交。就是武则天也因为他们的吵闹,头疼不已。在这个时候,大殿门口,一个声音响起:

“启奏母皇陛下,臣太子李显,主动要求,前往幽州平乱!请陛下恩准!”众人一听,马上安静下来。只见太子李显,一身戎装的站在大殿门口。

“臣,太子李显,希望母皇陛下恩准,让臣挂帅出征,前往幽州平叛!”武则天还没有表态,一些大臣和禁weijun官们,就开始表态了。

“陛下,臣身为武将,却终日站在这里,当成仪仗,臣心中实在忐忑!若是太子殿下愿意出征,臣愿意为太子殿下身边的守军!护卫殿下安全!”

“陛下,臣身为男人,却只能在这里谈天说地,如若太子殿下出征,臣愿意跟随太子殿下,出征幽州!”

“陛下,臣身为男人,希望能与太子殿下一起,同赴幽州平叛!”……

在这些人的逼迫下,武则天下旨,命太子李显为统帅,前往幽州平叛。下朝之后,武则天没有让张易之和张昌宗跟随服侍。一个人来到御花园的凉亭前,心中涌起了一种悲凉——‘为什么?突厥人不认我们姓武的?为什么李显那个窝囊废,竟然还能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为什么?’武则天无意间,看向了西方,她只觉得,西方的残阳,好像与自己一样?即便温暖,但是,仍然逃不过落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