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说,你想去幽州,为太子去除掉那个汉奸!?”
“是的陛下!臣最近接到密报,幽州一带的兵祸,是由一个叫段稷的汉人,他在幽州祸害国家子民。臣自请前往幽州,去为朝廷除了这个祸害!”看着一腔热血的高秉烛,武则天心里感到,当初将高秉烛放在这个位置上,是不是放错了。如果内卫奉御郎还是武攸决的话,他是绝对不会说出这种话的。就在昨天,联昉负责人东川王李隆基上书,说要离开洛阳,前往幽州给李显护驾。如今,高秉烛又要离开,前往幽州护驾。内卫和联昉是负责皇室安全的。是护卫自己安全的。可是,为什么?这两支防卫自己的力量,却因为李显的离开,最后,都要抛弃自己。武则天在心里失落的同时,又想到了事情的另外一面——联昉和内卫是相互牵制的两只手。如今,联昉的东川王李隆基主动要求,离开神都洛阳,武则天可不太相信,那李隆基是出于什么好心!从这一方面来说,高秉烛请求,前往幽州,倒有一点真心!
“高秉烛!……”
“臣在!”武则天沉咛了一会,嘴巴里头蹦出了两个字:
“准奏!”看着高秉烛那决绝的身影。武则天既感到欣慰,又感到失落。失落的是,自己对高秉烛付出了大量心血,但是,终究没有征服这个男孩的心。感到欣慰的是,当初,武则天就是看重高秉烛的这一片忠心。以及现在还没有被朝廷的蝇营狗苟所污染!
高秉烛回到内卫府时,对属下大声宣布,命令,整个内卫衙门,将全部力量,都关注到幽州方向。一定要密切注意,契丹和突厥的动向。还有,最关键的就是,如何能够捕获到段稷?
与高秉烛不同的是,东川王李隆基却是沉稳不迫的安排。他先来到了百里弘毅面前。
“弘毅兄!”
“啊!殿下!”
“弘毅兄,此次幽州之行,本王就不带你去了!你就留在神都洛阳吧!”如果是别人听到这句话,一定会垂头丧气。但是,百里弘毅心里却觉得,这是东川王对自己的绝对信任。
“请殿下吩咐!”
“为了太子殿下的安全,我联昉中最精锐的暗卫,都已经全部调往幽州、河北道一带。如今,就连本王和内卫奉御郎高秉烛都要前往河北,洛阳一带就此空虚了。你一定要严密监视洛阳,尤其是宫中的动向!”
“宫中的动向?!”
“如今,太子离京,朝廷的诸多宰相,除了晋王武慎行留守神京之外,其他的宰相,都跟随太子殿下离京。如果,有人借机作乱的话,京城一带,恐怕没有重量级人物,能够稳定局面。所以,你一定要加强与本王的联系!”百里弘毅心里想的,东川王李隆基说的,肯定是晋王武慎行。于是猛猛地点了点头。可是,百里弘毅没有想到的是,东川王就是利用百里弘毅的这种心理,正在酝酿一场,非常重大的阴谋!
洛阳一处私宅内,一个黑衣人,正隔着一扇门,对一个人发号着施令。
“如今,你潜伏在张氏兄弟身边,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注意他们的动向,适当的时候,可以激发他们两个心中的野心。在洛阳重量级人物都离开的时候,最好让他们两个,闹出一场巨大的动静!”那个人听到之后,马上鞠躬行礼说道:
“大人,小的心里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