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宋徽宗的赏识
北宋的皇宫是仿照洛阳宫殿 紫微城 的模式 ,在五代 旧宫 的基础上建造的。
北宋汴京宫室宫城周廻五里。皇宫的正殿叫做大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大庆殿之南,是中央政府办公机关,二者之间有门楼相隔。大庆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视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时的受贺及接见契丹使臣都在紫宸殿举行。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紫宸、垂拱之间的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宫中的宴殿为集英殿、升平楼。北宋皇宫内的殿宇并不很多,后宫的规制也不很大。
后宫有皇帝的寝殿数座,其中宋太祖赵匡胤住的是福宁宫,除后妃的殿宇外,后宫中尚有池、阁、亭、台等娱乐之处。
宋初,皇帝为了表明勤俭爱民和对农事的重视,在皇宫中设观稼殿和亲蚕宫。在后苑的观稼殿,皇帝每年于殿前种稻,秋后收割。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每年春天在亲蚕宫举行亲蚕仪式,并完成整个养蚕过程。
延福宫是相对独立的一处宫区,在宫城之外。延福宫是帝、后游乐之所,最初规模并不大。宋徽宗即位后不满于宫苑的狭小,遂大肆扩建、营造。延福宫扩建以后,幽雅舒适,宋徽宗大部分时间是在这座宫苑中度过的。
宋徽宗此时正在延福宫摸鱼。
对于这闲散皇帝来说,如果说又能将他从梦乡里面拉出来的话,那可能就是所谓的书画了。
不过宋徽宗可没多少清闲的时间了,毕竟按照大宋的规矩,这个科举的名次也该排出来了。
如果他拖延了,还不知道底下的人会说什么呢,毕竟宋徽宗也是刚刚才将章悙赶下去,不服气他的人还多着呢,给那些人找了借口只会搞的自己不自在。
迫不得已汇总只能按照惯例,宣曾布上台,曾布以来就将手中的整理好的考卷,送到了宋徽宗面前。
恭敬的开口说道“皇上,这就是此次入选的三百四十三名进士,我等已将大概的名次排列好了,请皇上过目一下,决定此次会试的最终名次”
宋徽宗看到曾布将这些递到了自己面前,迫于无奈之下只能慢吞吞地对曾布说道“拿上来给朕看看”。
毕竟让宋徽宗自己写写诗句他可能都比这要高兴一些,看这些文绉绉的话,只会打扰了宋徽宗对于书画的性质,毕竟他可是娱乐至死的皇帝。
毕竟这三百多名的进士,宋徽宗当然不会全部都查看一遍,要是真这样,那他这个皇帝还不是烦死了,所以按照惯例走个流程,本来是要拿多点的,不过宋徽宗实在是懒得看了,所以只拿了前五名的卷子。
至于那些出自《大学》《中庸》里面的大道理,宋徽宗自然学过,但是你要让他说什么感悟,那可真是难为他了。
所以宋徽宗拿出卷子只是草草的看了一下,心中想着赶快应付差事了,就算用曾布的排名也没有什么不妥当的,毕竟虽然宋徽宗不太喜欢曾布的性子,太强势了,但是对于曾布的学识,他还是听过很多人谈论了。
宋徽宗看着卷子思绪都跑到今日吃些什么上面去了,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装作感慨道说“我大宋现在真人杰地灵!”
曾布虽然知道宋徽宗是敷衍,但是仍然附和这个皇帝,说道“皇上所言极是,我大宋有那么多能人之士必然会抱有我大宋千秋万载”
加之最近和武松也有些书信上的沟通,曾布虽然强势,但是也知道有些时候还是需要附和一下皇帝,让皇帝高兴了这个政法也就好实行了,于是又连忙说道“这些都要感谢皇上给这些才子机会”
宋徽宗听了自然感觉舒坦,也觉得这些人才确实都是朕选拔的,毕竟后面决定名次确实要让他来决定。
曾布这个马屁拍的宋徽宗舒服了,宋徽宗也就决定好好的看一眼,这个卷子。
其他的卷子还是平平无奇,宋徽宗看了都快打瞌睡了,正在此时,他勉强提起精神看了看卷子。
只见一下子,宋徽宗就惊的站了起来,
这字体,宋徽宗看了简直惊讶为天人,毕竟他最近研究了一些字,准备创造一个字体,让自己名流千史,这些字体确实与自己的有些创造的字体有些相似。
心生欢喜,知道自己的书法该如何进行下去了,就是不知道此人是不是,已经全部创造完毕,说完看了看名字,不由的念出声来“武松”
曾布听到自然知道,再联想到刚才宋徽宗的举动,知道武松进了宋徽宗的法眼,不过知道是好是坏,也是心生忐忑。
宋徽宗自然没想那么多,看到字体那么好看,那么附和自己的心意的字,他恨不得立马将其保存起来。
毕竟宋徽宗不知道的是,这个字体是他创造出来的,他现在只以为世间有一知己而已,再仔细看着字的形体,宋徽宗联想到了薛曜的字。
唐朝的薛曜是瘦金体之祖,薛曜书学褚遂良,瘦硬有神,用笔细劲,结体疏朗,但较褚书险劲,更纤细,他对褚书不作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加以发挥,有所创造,亦成习气,为褚书末流。《夏日游石淙诗并序》是薛曜的代表作,石淙河摩崖题记之一。石淙河摩崖题记,唐久视元年三月十九日刻,为河南省最大的摩崖碑刻,分为《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和《秋日宴石淙序》两部分。二者的书者皆为薛曜,其书法瘦劲奇伟,被历代书家称为“瘦金体之祖”。
薛曜的书法后被宋徽宗所习,也是宋徽宗最喜欢的书法。
宋徽宗也没仔细斟酌文章的内容,到是让武松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面,宋徽宗仔细研究这个字,发现此字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一般,心中赞叹不已。
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瘦金书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
所以能让宋徽宗赵佶喜爱,也不是没有道理。
当年武松虽然是武生,但是跟着唱历史戏曲倒也学会了不少知识,懂了不少东西,这一字体也是当年的收获之一。
宋徽宗定眼看去,觉得武松的字体再加以完善,增添一点宋朝的韵趣色彩,那就是更深一个层次的书法了。
宋徽宗看了一段时间,觉得很喜欢。
反应过来,宋徽宗才想起自己的失态,感觉坐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只能对曾布说“不过,我大宋竟然有万年难遇之人杰,朕深感欣慰,爱卿先退下把,朕想仔细斟酌一下这篇文章,等排名出来了,朕自然会派人将名次送到爱卿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