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了,二人未见何动作,只是静静的看着。
赵宣素第三次卷袖起风云,将两柄飞剑拍到空中,仅剩最后一柄太阿小剑,赵宣素摇头,沉声道:“天道如一驾马车,奔驰如急雷,有飞蛾在内悠闲盘旋,试问这飞蛾为何不会撞上车壁?”
邓太阿一脸感慨万千说道:“身在天地间,如何得逍遥。一步踏不出昆仑,一世活不过百年。”
宋子骞附和道“大道自然无边,人心固然无界,人活一世,当为一世。”
“我清楚自己的作为,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赵宣素闻听此言也不再与其争论,他明白,对面二人和自己一样,都是在蓄势待发。
准确来讲宋子骞和邓太阿都是胸有成竹,这两位剑客,大概率都会说“他能怎样?大不了一剑斩了便是。”
二人都自信到了自负的地步,任凭赵宣素摆脱那六剑的禁制。
邓太阿等到与他同名的小剑弹至空中,轻声道:“天道如何,邓某不去深思,可自从练剑以来,却从不怀疑手中剑。”
众人只看到杀人术举世无双的邓太阿笑眯眯伸指一曲,继而一弹。
十二柄小剑在他身前排列出一条直线,似乎要在天地间划下一条鸿沟。
天地变色,声势几乎不输东海水面。
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
这才是指玄的精髓所在,若邓太阿方言自己屈身指玄这一境天下第二,那便无人敢言自己就是那天下第一。
故而王仙芝曾言世间金刚境,唯有白衣僧人李当心一人得其精髓,天象气魄被曹长卿分去八斗,而指玄一境,由邓太阿夺魁。
一品四境,境界分高下,但并不意味着武学成就的高低,尤其是那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三教圣人,哪怕真的让他入了那陆地神仙境,生死对生死之际,也未必是那三教以外散仙的对手。
再一个,三教中素来都是重天道而轻武道,就像相同境界下,三教中人可能招式里包含天道真意,言论中也带着天道大理。
但有事都不如寻常武夫一句“老子弄死你!”来的明白。
连吕祖飞剑千里取头颅的神通都被视作奇巧末技,与大道不合,三教圣人不尚武,可见一斑。
邓太阿微笑道:“剑阵取名兵解,本是邓某为王仙芝准备,世事难料,却用在了你的头上,可惜了。”
赵宣素眯眼道:“好一座开天辟地的雷池。贫道斗胆跨越,倒要看看邓剑神能否兵解了贫道!”
龙虎山老祖宗果真一踏而过。
剑阵如长虹。
出窍元神顿时被搅碎得无影无踪。
一个瞬息,邓太阿怒道:“赵老狗安敢如此投机取巧!”
原来是那赵素宣兵解前夕的遗言,“既然斩不断气数,贫道便取个巧,偷一次天机。将龙虎山劫数转嫁在你小子身上!”
说罢一条紫气洪流向在边上看戏的徐凤年席卷倾泻而至。
紫气东来,虽被剑阵搅烂七七八八,但依旧有二三成向徐凤年袭去。
这危急关头,宋子骞动了,跨步闪身一起合成,挡在徐凤年面前。
这一幕看的邓太阿大惊失色,就算剩下的只是其余二三成,那也不可小视,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才让他知道,自己之前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眼看紫气向自己冲来,宋子骞反手一挥,一道真气将徐凤年笼罩在内,自身手提青剑,摆在胸前,就这样“迎接”着那股紫气洪流。
可那代表着龙虎山劫数的紫气非但没有伤害到他,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那青剑缓缓吸收。
不过小半柱香的功夫,刚刚还暴戾的紫气便被吸收的是干干净净。
此时邓太阿才发现,自己面前这个和自家徒弟差不多大的小子,还真的大有来头。
徐凤年还为从刚刚的一幕缓过神来,就被宋子骞像拎小鸡仔一样拎进酒铺。
正巧遇到了慌忙赶来的呵呵姑娘,贾嘉佳。
宋子骞眼看这边的事已经解决完了,转头对邓太阿讲“久仰桃花剑神大名,不知能否有幸,对在下的剑术指点一二?”
邓太阿最开始只是把他当做与徐凤年随行的高手,后开发现,这二人的关系好像不止自己想的那样简单。
再加上今日一起对付赵宣素,确实这小子身手不凡,那把怪异的青剑也从未听说过。结合以上种种,素来少管闲事的邓太阿也对宋子骞产生了好奇。
“哦!桃花剑神倒是谈不上,不过就是会几手杀人的剑招罢了,不过,指点一二倒是可以。”
邓太阿抬头看向宋子骞讲到。
宋子骞一手握剑,一手竖起指头缓缓指了指东海岸边,笑到“嘿嘿,我想在这施展不开啊,要不桃花剑神,咱俩去那走一遭?”
东海上,李淳罡和王仙芝的切磋还未结束,这是想强拉着自己去凑热闹啊!
这小子,还挺有意思。
“哈哈哈,邓某有何不敢?”
说罢倒持太阿式,御剑向东海。
宋子骞转头对徐凤年讲,“嚷老黄带着你跟我来,这一战,你看好了,日后能长进不少。”
话毕,也踏空向东海飞去。
徐凤年也再老黄的带领下站在东海岸边,之只见岸边有几具尸体,细看才知道,一些修为不足之人,想近距离观看这场天人交战,没想到被余波殃及自身导致死亡。
也就是徐凤年这边有老黄护着,不然,早就跟那些尸体一样了。
这边是一番天人交战,而那边的武当山,确是另一番的风景。
齐仙侠这个不苟言笑的龙虎山道人,自从来到了武当山之后,呆久了,耶被洪洗象祸害的不得了。
不是被拉去当壮劳力,修修补补宫观,就是去砍柴点炭,盖盖竹楼。
不可避免的与武当上下几代人都有些磕碰。
最开始吧,几个武当山小字辈的道童见他都每个好脸色,后来见他虽然常年伴着脸跟别人欠了他几百两银子一样,但是心地不坏。
再加上年轻师叔兼掌教与这人以礼相待,又听其他道童们讲,这家伙的剑法与自家山上的六师叔不相伯仲。
有些胆大的,鼓起勇气向他问一下飞剑门法啥的,那姓齐的倒也豪爽,没啥门户之见,以至于吸引了一群仰慕剑仙风采和江湖风云的道童在他后面叽叽喳喳个不停。
之前居住的冷僻竹屋,无意间也热闹了许多。
闲来无事间隙偶尔会去主峰峰顶太虚宫欣赏日出日落,眺望而去,东西南北四面七十二峰峦,如莲瓣拱卫主峰,一同呈现出俯首称臣的朝拜姿态,每次吐纳完毕,收回视线,齐仙侠都会情不自禁望向那柄货真价实是吕祖遗物的仙剑
悬挂在大庚角檐下,对于五百年不世出的吕祖,齐仙侠自幼便崇敬得很,否则也不至于一心修行剑道,追求那飞剑取千里以外首级的剑术极致,道门里剑分道剑法剑两种,自古以来便分道剑法剑两种,自古以来便是尊道剑轻法剑,简单而言道剑斩七情六欲,法剑斩妖除魔斩不平事,前者于修道飞升百利而无一害。
恰逢今日是真武大帝的诞辰日,山上烧香的香客来往的络绎不绝。
说来奇怪,自骑牛的接任掌教以来,虽说没有上任掌教王重楼那种一指断江的神仙事迹,而且这姓洪的连一次下山都不曾有过,但武当山的香火却是愈来愈旺。
在主峰观云望峡,知道这武当山屹立于西北,而天气气运向来是自西向东。
亦如滚滚江水奔腾到海,但是这段时日,就练自己这个门外汉都看得出来,尚且隐约可见云海滔滔翻涌,层层叠叠汇聚在七十二峰外,只是不知何时何日会厚积薄发。
可这时齐仙侠蓦地心神一跳,瞪大眼睛,抬头朝那柄已不出鞘整整五百年的仙剑望去。
七十二峰云海沸腾,最终宛如七十二条白龙游向主峰。
数百只黄鹤翱翔盘旋。
因真武大帝诞辰而蜂拥入山的浩**香客几乎同时抬头,去看望这幅异象,不知是谁喊了一句真武大帝显灵,数万名心怀畏惧的香客齐齐跪拜于地,世间寻常百姓,你与他们说圣人经典,玄妙道德,艰深佛法,往往益处不大用处不多。
但多数北地百姓心中仍是相当虔诚信赖,尤其是这头顶漫天云海翻滚,黄鹤齐鸣,谁不敬若神明显圣?
正在经楼找寻一部典籍的陈繇踉跄跑到窗口,颤颤巍巍推开窗户,老泪纵横,嘴唇颤抖道:“王师兄,小师弟成了!”
山中炼丹的宋知命顾不得一鼎炉被凡人视作仙物的丹药,扑通一声跪下去,磕头道:“武当三十六弟子宋知命,恭迎祖师爷!”
在东海寻觅到一名骨骼清奇闭关弟子的俞兴瑞,正坐蒲台上传授那名弟子内功心法,抚掌大笑,笑出了眼泪,激动万分道:“李玉釜,你掌教师叔终于要下山了!”
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其中最长一条飞流直下的瀑布犹如神助,低端被掀起拉直,通向毗邻那座唯有一名年轻道人修习天道的小莲花峰,瀑布如一条白练横贯长空。
数万香客见到此景,仿佛置身仙境,更加寂静无声,偌大一座武当山,几乎落针可闻。水起作桥为谁横?
齐仙侠亲眼见到古剑连鞘飞出太虚宫,尾随其后,沿着悬挂两峰峰顶水桥奔掠向小莲花峰,看到骑牛的怔怔靠着龟驼碑,喃喃自语:“今日解签,宜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