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

第五章 波诡云谲、福祸相依 一、峰回路转

字体:16+-

王梦瑶原以为她代理的报喜鸟是金州第一家,店面大气,门口广告牌上有香港影星古天乐迷人的笑容,把这一品牌的优势充分展示了出来,再加上电视、报纸的广告影响力,很快就可以打开市场。但事情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骨感的。许多顾客听说不打折,转上一圈就去别的店了。有的顾客看上了衣服真心想买,便缠着服务员优惠些。

王梦瑶见状,便向他解释说:“不是我们不给你打折,是公司规定不能打折,否则,要被公司罚款5万元,如果第二次被发现就罚10万元,第三次就是50万,取缔代理权。我们公司之所以不打折,主要是与别的公司不同,比如同质化的产品,有的公司价位定得很高,按八折也比我们的高。顾客以为占了便宜,其实不然,从价格上说,还是高于我们的。”说着她拿过一件国际知名品牌的T恤衫与本店的T恤衫作对比,两件衣服品质和面料一样,但他们的价格是1790元,我们的是890元。顾客听了,心服口服,买了衣服。王梦瑶又建议他办张会员卡。顾客说,没必要,像这样的卡我过去办过,根本没什么用。

王梦瑶说:“我们的卡绝不是形同虚设,反正办卡不要钱,你办了就知道,我们以后还要根据积分配送礼品,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在她的说服下,顾客又办了卡。就这样,王梦瑶通过自己的真诚一一说服顾客,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逐步打造着一个诚信、热情、有耐心的服务团队。

王梦瑶旁边是罗红霞的专卖店。红姐原以为稳操胜券,却没想到却让王梦瑶签了合同,她气坏了,到宾馆去质问迟经理,说她哪点比王梦瑶差,是不是你们得了王梦瑶的好处。迟经理一听罗红霞这种说话的口气,更感到放弃罗红霞是正确的选择,就说这是总公司的决定,自己也没办法更改。罗红霞发了一通脾气,只好悻悻而回。

王梦瑶夺得代理权后,罗红霞一直对她耿耿于怀,背后还说了不少她的坏话。王梦瑶自然不想在这些小事上斤斤计较,更不想与邻居闹别扭,平时见了罗红霞她还主动打招呼,想缓和一下关系,但罗红霞对她总是爱答不理的。

罗红霞没有竞争上报喜鸟,就选择了另一家品牌做代理,与王梦瑶的店同天开业。罗红霞自然也有她的过人之处,开业时在门前竖起了一个大的广告牌,上面八八折优惠的广告语。这一招很灵,极大地满足了顾客的心理需求,总觉得只要打折就肯定实惠。这样一来,使王梦瑶陷入了一种被动局面,尤其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在电视、报纸上投入的几万元广告费不但打了水漂,还被红姐的打折优惠吸引了去。

当开业的礼花落尽,一切都进入常态后,王梦瑶的生意越来越淡,而罗红霞那边的生意倒是十分兴隆。就在双方暗自竞争的过程中,王梦瑶感到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一连几天吃不好睡不安,再加上火气攻心,脸上生出了小痘痘。她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从筹措资金到现在她一直没有休息过,在面临成败的关键时刻她都咬着牙挺过来了,可开业后的现实却如此残酷。几百万的投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不光是她的全部积蓄,还有百万的借款,如果这样下去,她怎么面对自己和周围的人?

早上起来,王梦瑶感到头昏沉沉的,但她还得强忍着内心的脆弱,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工作。她总是比店员早来半个小时,打扫完卫生再把花篮摆到门口。这天早上,恰巧碰到了罗红霞,罗红霞先是长长地“哟”了一声,才说:“小王,起这么早呀,真是早起的鸟儿有食吃,生意怎么样?”

“红姐早,一切还正常。你呢,还好吧?”她不卑不亢地说。从罗红霞那一声夸张的“哟”中,听出了红姐的内心深处的窃喜。

“当然好啦,开业大喜,要的就是开门红,这才有喜庆的样子。如果刚开业,死气沉沉的,那必定越做越差,要不了三个月就得关门走人。你说是不是?”罗红霞表面微笑着,话里却是极尽尖酸刻薄。

王梦瑶越听越不是滋味,脸色不由得一阵发红。她本来情绪就不好,经罗红霞这么一说,越发糟糕了。她正想好好反驳几句,转念一想还是算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天又塌不下来,便勉强应道:“那是,红火就好。”

罗红霞似乎还不过瘾,继续说:“你代理的品牌呀,怎么说呢,本来我也想代理,我一听他们不让打折,这怎么行呢,所以我就拒绝了。”

王梦瑶实在听不下去了,正好看到罗红霞的睫毛膏涂得太多了,有一点污到了脸上,就趁机打岔说:“红姐,你的睫毛膏掉到脸上了,应该照照镜子去擦一擦,否则会有损你的形象。”

罗红霞突然脸一红,惊恐地说:“真的吗?不会吧,怎么会掉到脸上?”说着马上掉头回到了店里。看着罗红霞那滑稽的样子,王梦瑶一点儿也笑不出来,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气恼。罗红霞怎么能这样呢?即便你的生意不错,也没必要贬低别人。谁都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有什么好盛气凌人的?

回到店里,王梦瑶一直想着王红霞的嘲讽,心想同样的品牌,别的地级市代理商一年能有一个亿的销售,我就算做不到一个亿,做1000万甚至500万也行呀,可一开张就冷冷清清的,能怪谁呢?人家冷讽热嘲也是应该的,如果自己把生意做好了,又怎会到这种境地。罗红霞说得对,如果照此下去,三个月后只能关门走人了。

怎么办?怎么办呢?

万事开头难。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扭转局面。对此,王梦瑶也认真分析过原因,她觉得开业不理想并非是产品不打折,其他地区的代理也没打折,不是卖得很好吗?国外许多品牌都不打折,不是照样卖得很火吗?打折,在某种情况下反而会损伤品牌的品质与地位,总公司正是基于这样的品牌战略目标才规定了这一条。那么,销售不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她必须找到问题的症结,才好对症下药。

下午,王梦瑶分别给其他省市的代理商打了几个电话,把她现在的情况向他们做了一番说明,想咨询一下如何打开局面的。大家的意见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几点:一是开发新市场,顾客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劝她要有耐心,不要急躁;二是根据当地的情况,季节的转换,适时更新产品;三是找准机会,配合当地的公益事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从理论上来讲,王梦瑶觉得都很合情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她似乎还是隔着一层。她知道别人的经验不是一把公用钥匙,要想打开自己的锁,还得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把钥匙。而那把钥匙究竟在哪里?正想着,税务局打来电话,说她的税务登记证办下来了,让她去取。

王梦瑶赶到税务局,拿了证件回到店里,没想一进门就看到了何少华,她一下怔住了:“你……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她已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个男人有了某种期盼。

何少华呵呵一笑:“刚来,听说你去税务局,正准备给你打电话,你就回来了。”

王梦瑶嫣然一笑:“这叫感应,懂吗?”

何少华点了一下头:“好像有点儿懂。”

王梦瑶一脸阳光地说:“怎么?今天有空了?”

“最近是有些忙,你开业这么长时间了,我都没顾得上来看看,真不好意。生意还好吗?”

“不是太理想。”

“万事开头难,不要心急。刚才我在店里看了看,感觉很不错,西服品种多,各种档次的都有,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人群。主要是这个牌子刚刚进入金州,大家还得有一个认同的过程。”

王梦瑶听何少华这么一说,心里安慰了许多:“我多希望这个过程快一些。”

何少华呵呵一笑:“有些过程可以快,有些过程真还快不了,就像爱情,一方着急,另一方面却不急,能快吗?”

王梦瑶白了他一眼:“净瞎说,歪道理。好了,午饭时间到了,想吃什么?我请你!”

“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上我的车吧。”

王梦瑶高兴地说:“好呀,我给她们安排一下,你在外面等我。”

王梦瑶叮嘱了小燕几句,出了门,就看到何少华的车开了过来,就在这一刻,王梦瑶感觉有一个彼此喜欢的人真好!

上了车,王梦瑶说:“何少华同学,你知道我们店里的小姑娘们怎么评价你的吗?”

何少华微微一笑,偏过头问:“怎么评价的?”

王梦瑶吃吃地笑着:“她们说你帅呆了。”

何少华坏笑着:“帅能顶什么用?我想跟某人好好谈一场恋爱,某人总是推三阻四的,等哪天碰到更合适的,我一扭头,到时候让某人后悔去吧!”

王梦瑶突然大声说:“你敢!”

何少华得意地哈哈大笑:“这么霸道呀。”

王梦瑶也哈哈笑着:“就这么霸道,怎么啦?怕了吧?”

“蛮不讲理。”

“这就对了,你发现哪个女人在她喜欢的男人面前讲道理?讲道理那叫客气,那叫礼貌,不叫喜欢,懂不懂,大叔?”

“这么说你是喜欢我啦?”

“偏不告诉你。”

“你一会儿叫我何少华,一会儿叫同学,一会儿又叫大叔,是不是不把我叫晕你就不甘心?”

“你以为大叔是随便叫的吗?你以为过了30就是叔了吗?叔,是高富帅进化到中年的专用代称,不是谁想当叔就能当的,男屌丝到了中年之后只配叫师傅,不配称大叔的。”

“歪道理。”

“歪道理也是理,前面是岔道,好好开车,别再追哪个美女的尾了。”

何少华又被她逗乐了:“你以为我爱追呀,那是缘分。没有缘分,想追也追不上。”

“歪道理!”

“这不是跟你学的吗?”

他们来到海边的一家餐厅,心情分外舒畅。点过菜,何少华说:“生意上有什么问题?”

王梦瑶摇摇头说:“来的人不少,但一听不打折就不买了。一天下来没多少营业额,我都快急死了,照这样下去,非拖垮我不可。”

“哦!有这么严重吗?”

“我都急得上火了,你说严不严重?”

“生意上的事,光急是没用的,还得想些促销的办法。”

王梦瑶接着把她给其他地区的代理商打电话的情况简略说了一遍,末了说:“我一直在想,别的地方的专卖店生意都很好,就我这里差,是大家对这个品牌不太了解,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还是我的店在配货上有问题?”

“我刚才看了下你的店,从一个顾客的角度说,我觉得你的衣服品种很丰富,有商务系列、经典系列、新锐系列,还有夹克、T恤、衬衫、休闲裤等,层次分明。我觉得问题不在店内,是不是广告宣传上有问题?”

王梦瑶突然怔了一下:“广告宣传?我已经投入好几万了,报纸、电视全面开花,还怎么宣传?”

何少华微微一笑:“这些天我虽没来过你的店,但看过你的电视广告。说实在的,广告的确做得好,无论是画面还是广告语,‘修身之道,正装大师。’既有意境,又朗朗上口,好懂好记。关键问题是你的时段不好。”

“时段?我的时段怎么了?不也是在黄金段吗?”

“不错,你的广告是在《金州新闻》前的黄金段,可你发现没有,播放你的广告时,恰巧中央电视台在播放天气预报。随着这几年气候变化异常,人们越来越关注天气的变化,所以这个时段大多数人都在看天气预报。等天气预报看完,调到金州台后你的广告已经结束了。”

王梦瑶不觉倒吸了一口冷气:“原来奥妙在这里?真没想到,你对广告有这么深的研究。”

何少华呵呵一笑:“谈不上研究,不过我在大学学的就是广告策划,多少知道一些。说得也不一定对,你不妨找找电视台,让他们适当调换一下时段,看看效果怎么样?”

王梦瑶惊讶地说:“难怪讲得头头是道,原来是专家。我的闺密就在电视台,这个好说,我明天就去找她。”

“闺密?是谁?”

“金苗苗,现在是《时政要闻》的主持人。”

“原来是她呀?”何少华听李来顺悄悄在他面前嚼过舌头,说徐建国有一个小情人是电视台的主持人,叫金苗苗,何少华一直没有对上号,没想到她却是王梦瑶的闺密。他不觉有些吃惊地问。

王梦瑶马上警觉起来:“怎么?你也认识她?”

何少华马上摇摇头:“不认识,只是在饭桌上听人说过,她主持的节目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