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说到刘邦拿下砀县后,手下拥兵近万,他认为终于可以拿下丰县,出一出心头的怨气了。
队伍拉到丰县城下,一顿猛攻,结果出乎刘邦的意料,他有些纳闷:怎么回事?以前认为是人马不够,现在老子有了上万人,怎么连区区一个小县城都拿不下呢?
但是,他很快看出了玄机。原来他留给雍齿的那些士兵,都是丰县本地人,而他带来的士兵当中,有不少也是丰县人,城上城下的士兵,很多都认识的,大家一边打一边喊:“别进攻了,我不想杀你!”
在古代打仗,进攻城池的一方,往往要付出很大的牺牲,才能拿下城池。而有些城池,打个一年半载甚至几年,都不一定能够拿下。
再者,刘邦是义军,雍齿虽然归顺了周市,可也算义军,义军和义军之间打仗,几乎等于自家人打自家人,不厚道。
这仗没法打了,刘邦一看拿不下来,再打下去,说不定大家心有怨言,一个个离他而去,所以只得暂时忍下这口气,吐出两个字:撤兵。
刘邦将队伍撤退到下邳城西,计划等雍齿放松警惕之后,让归顺他的那部分秦军混入城内,再来一个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丰县。
就在刘邦开始谋划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会稽起兵的项梁已经拿下了留县,而且杀掉了楚王景驹,看样子,项梁想要自己当老大了。
刘邦正要起兵攻打项梁,为景驹报仇,但是曹参却认为:项梁起兵时候的八千江东子弟,一个个都很勇猛,而且他的侄子项羽,更是猛将中的猛将,叔侄二人已经拥兵好几万,我们这时候以一万对数万,肯定会输的,等于是拿鸡蛋碰石头。再说景驹这个人不厚道,当初你要他帮忙打丰县,他却要我们去抵抗秦军,现在他已经死了,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他报仇。项梁和我们都是楚地的义军,不如去联络他,看看能不能相互照应一下?
在逆境中生存,最重要的就是保存实力。
刘邦一听有道理,这时外面有军士进来汇报:沛公,有一个从下邳城内出来的人,想见你!
这时的下邳城,是另一支义军在把守,刘邦攻不下丰县,把队伍撤退到下邳,也是计划进攻下邳的,只是他考虑到诸多原因,还没打算动手。
他一听说下邳城内有人来见,以为是城内守将派来谈事的,立马召见,结果那人进来之后,他一见,呦呵,是熟人!
这个熟人叫张良,字子房,是韩国人,原本姓姬,算是大周朝皇室的分支后裔,祖父和父亲曾经担任过韩国的宰相,韩国被秦朝所灭之后,张良散尽家财一心为韩国报仇,要刺杀秦始皇。他找人打造了一个120斤重的大铁锤,花钱收买了一个大力士,趁着秦始皇东游寻访仙山的机会,在博浪沙(原阳县东南)袭击秦始皇的车驾。刺杀当然没有成功,但张良却成了通缉犯,他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藏匿了起来。由于他讲江湖道义,而且仗义助人,认识了一个叫项伯的人,项伯杀了人,逃到了下邳,认识张良后,两人结为知己。
根据野史记载,张良在下邳有奇遇,那就是他三次为一个叫黄石公的老人捡鞋子,又被折腾了三次不能睡懒觉,才得到了一本《太公兵法》的兵书,并留下了一个“孺子可教”的成语。
这本《太公兵法》是姜太公的拥兵韬略,能安邦定国。张良熟读之后,已经满腹经纶,他要找明主投靠了。
后来楚王景驹招兵买马,张良带着百十个人要去投靠,途中遇见了刘邦,张良一见刘邦,心中大喜:你看这相貌,这不就是我要找的明主吗?
两人就这样认识了。兴许是张良太激动了,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胡天胡地的一顿海吹。
刘邦见张良出口成章,滔滔不绝,有点像江湖大忽悠,便有些看不起他,安排张良当了个厩将,就是管理马匹的。
张良心里咯噔一下,我是想来当军师,帮你成就大业的,你却让我管马匹,太伤人了。于是张良趁刘邦四处征讨,偷偷回到了下邳。
有了上次的教训,张良学乖了。这一次见刘邦,不再像上次那样激动,而是心平气和,摆出一副老教授的姿态,用《太公兵法》中的招数,结合眼下的情势,挨个分析清楚。这一下,刘邦才明白,原来这个刺杀过秦始皇的家伙,不是江湖上吹牛拉呱的,有真材实料,是个人才。当下就让人摆酒宴接待,两人喝着酒继续聊。
聊到计划替景驹报仇的事情,张良的建议和曹参的一样:不要和项梁发生冲突,以免损伤自己的势力,可以趁机拜项梁做老大,并向他借兵,攻打丰县替你自己雪耻。
这话说到刘邦的心坎里面去了,他正恋恋不忘呢。于是刘邦问:“要去见项梁,首先最好派人去试探才好!”
张良连忙说:“我跟项伯是哥们,我先去说说!”
说完后,张良放下酒杯,当天晚上就走了。三天后,张良回来了,告诉刘邦:一切都说好了,不过要你自己去一趟,以显示诚意。
刘邦多了一个心眼,让曹参看住张良,要是他三天没有回来,就把这个人杀了。
安排了一切,刘邦带着樊哙和十几个贴身的护卫就出发了。那时项梁驻扎在薛县,就是当初刘邦让手下人去制作刘氏冠的地方。
到了薛县,刘邦见了项梁,说明来意。项梁笑呵呵地说:“张子房已经交代过了,只要你能来,就说明你有诚意,我要的就是诚意这两个字,我要让江湖朋友们都看看,我项梁有多么的仗义,不就是借兵吗?我给,五千够不够?”
刘邦大喜:“够了够了!”
他心中想:张良果然没有骗我,得赶快回去,否则曹参下手快,白白把我一个大军师给杀了。
三天后,刘邦带着五千兵马回到下邳,立马拜张良为军师,拉着大军要去进攻丰县。
张良认为攻城不能硬攻:攻心为上策。
刘邦也想让他的大军师扬名立万,于是同意了。张良安排嗓门大的人,首先朝城内喊话,讲述眼下的大环境,进行心理攻势。
这一招果然管用,城内士兵无心抵抗,很快就拿下了丰县。刘邦一见,心中对张良佩服不已:这个人果然有两下,我攻打了几次都打不下来,他一招就摆平了。
进到城内,刘邦满大街搜寻雍齿,他要把雍齿碎尸万段,可是雍齿早已经在城破之际,从另一条路逃走了。
刘邦余怒未消,把跟随雍齿抵抗的几百个士兵都绑起来,他要用那几百颗头颅维护自己的尊严,以儆效尤,看看以后还有谁敢背叛他。(欲知那几百个士兵是生是死,且看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