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超级谋略

第三十二课:曾国藩与慈禧过招,谜雾重重的刺马案,湘军赢得很漂亮

字体:16+-

曾国藩当着两江总督,几个省的巡抚将军都是湘军派系的人,势力非常大,眼见朝廷要卸磨杀驴,有人就忍不住了,劝曾国藩学着宋太祖赵匡胤的样子,来一个黄袍加身,把满人赶出去,恢复我们汉人的江山。

曾国藩不是没有想过,他不敢。凭心而论,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他很累,加之身体也不行,经常头晕眼花(高血压)。他不想再折腾了,只想找个适当的时机辞官归隐。

可惜朝廷不给他机会,僧格林沁被捻军所杀,朝廷没有大将之才,不得已重新启用曾家兄弟。

曾家兄弟的心里是有想法的。要用我的时候,就把我抬起来,不用我了,就把我踩下去?但是对于朝廷的严旨,他们显得非常顺从。

朝廷给了曾国藩很大的权力,命他为钦差大臣,统领河北、河南和山东三省八旗、绿营兵,还有一部分湘军。

曾国藩清楚慈禧的手段,把他从两江总督的位置上挪开,就是要清扫他在江南几个省的势力。

他十分痛恨慈禧,更是不想为清政府卖命了。他采取的还是“稳打稳扎”的策略。一年后,朝廷见曾国藩连战无功,便对他严加指责。曾国藩便上书请求辞职,朝廷怕他再一次强大起来,便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继任两江总督。

过了一阵,慈禧觉得不能留曾国藩在江南,于是圣旨下,让他去当直隶总督。

曾国藩前脚刚走,慈禧立马派了马新贻任两江总督。马新贻是山东人,曾随钦差大臣袁甲三率兵平叛太平军,十年间,从合肥知县做到浙江巡抚,也算是一个能人。但此人是何桂清的派系,何桂清倒了之后,被曾国藩打压了一阵,如今慈禧重用此人,摆明了就是对付湘军派系。

慈禧是玩弄权术的高手,可曾国藩也不是傻子。他人在直隶当总督,可江南那边的人和事,都暗暗管着。对于湘军派系将领写信来讲述马新贻打压的事情,他都是回信安慰,让大家配合新总督的工作。

他已经打算好,再干一阵,就以病为由申请退休。但不断收到来自江南的密信,马新贻不但挤走了不少湘军将领,还在暗中收集他的黑材料,势必要像对付何桂清一样,对他赶尽杀绝。

这个时候,他不能坐视不管了。虽然马新贻的背后有慈禧撑腰,可是他也不管了,兔子临死也要蹬三下呢,这是逼他使出杀手锏啊!

于是,一个叫张汶祥的死士干了一件大事,刺杀了两江总督马新贻。这就是大清四大悬案之一的“刺马案”。

马新贻死了,慈禧惊呆了。听说凶手被抓,下旨挖出幕后的指使人。朝廷命护督将军魁玉与漕运总督张之万会审,后又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会同新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复审。审来审去,都审不出个所以然来。张汶祥只交代自己是原来的湘军士兵,马新贻进一步裁军后,他没有了活路,这才心怀愤恨,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并没有人主使他。

其实慈禧太后也明白其中大有隐情。然而,清廷不会为了一个死去的人,甘冒激变地方势力、动摇大清江山的风险。

张汶祥被凌迟处死,并掏出心、肝在马新贻的灵柩前致祭。这个事情就到此为止。

但是在今天我们看来,“刺马案”其实就是湘军集团对慈禧的一个反扑。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事就是湘军势力干的,可是谁都不敢说出来,更没有实证。

人家一个张汶祥就能刺杀马新贻,甘愿以命抵命,谁敢变成第二个马新贻呢?

所以两江这边的,还是控制在湘派势力的手中。

这一仗是曾国藩对阵慈禧,他赢了,赢的很漂亮。

两年后,曾国藩由于高血压导致脑溢血,殉职于两江总督的任上,终年62岁。他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一步步靠着自身的智慧,带着湘派的势力,几乎控制大清的半壁江山,其思想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半个圣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