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新学期开始了。
作为奥赛班班主任,齐晓民在学生中的权威性不断遇到挑战。他早已习惯的一套班级管理方法,过去屡试不爽百战不殆,为他赢得一系列成就和荣誉,怎么到这届学生就不灵了呢?前段时间他思想上不安宁,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无名火上升,对学生简单粗暴,是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比如寒假前一个男生上学路上救助犯病老年人,做了好事,结果被他训斥罚站,后来老人的儿女专门到学校来感谢,事情才真相大白,弄得齐晓民很尴尬。那么,管教学生方式方法简单,就能导致威信一败涂地吗?我齐晓民怎么说也是一中名师,荣誉光环一大堆,老虎不吃人威名在外,学生怎么能如此反叛,说不听招呼就不听招呼?这其中恐怕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
齐晓民分析思索的结果,认为他的权威性遇到挑战,显然和宋怡心有关。他和宋怡心分别是对方班级的科任老师,整天面对相同的教育对象,这个女人太会笼络人心,在学生心目中她简直成了女神。不光她当班主任的(2)班学生听她的,就连自己带的(1)班,学生个个对宋老师无比崇敬,简直奇了怪了!宋怡心很会表现,看似不动声色,实际上处处要强,但凡能出风头的机会都不放过,自己稍稍放松警惕,被她比照得里外不是人。上学期写匿名信中伤这个女人,不料经过学校一番调查,不仅没有找出半点毛病,反而让她更加光彩照人。这是什么事儿呀,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齐晓民收费做家教的学生越来越少。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几乎走光了,不是因为他辅导得不好,也不是学生不再需要课外辅导,而是他们中间蔓延着一股情绪,抵制他,不再让他挣钱。如果不是这样,有的学生离开后又去找外校老师补习物理该怎么解释?熟人友朋介绍来的家教对象也明显减少了。那些熟人朋友纷纷打电话,说孩子经他辅导进步很大,物理成绩上去了,家长认为没有必要继续辅导。听起来像夸他,实际上是婉拒,因为按照常规,通过家教成绩有所提高的学生应该继续接受辅导,而不是半途而废。
凭心而论,我齐晓民做家教很认真,并没有让家长花冤枉钱,他们为什么让孩子不辞而别?看来还是信誉出了问题。家长为了孩子的高考分数,聘家教很慷慨,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他们很心疼钱,不愿意盲目乱花。是不是我给人的印象是爱钱,心黑,他们才故意抵制?能作参照物的显然是宋怡心,她课外辅导不收费,还资助困难学生。和她一比,我齐晓民显得很爱钱。可是话说回来,哪个老师做家教不是为挣钱?商品经济社会,非得要义务劳动,个个是雷锋,人人都当志愿者?宋怡心辅导不收费是她的事,不能因为她要求家教都免费吧?倒霉就倒霉在和宋怡心是工作上的搭档,无形中她成了参照物,躲也躲不开。看来,我齐晓民遇上她算是遇到克星了,奈何?
工作中的困难和压力让齐晓民懊恼,家教对象纷纷离去让齐晓民不快,宋怡心作为参照物弄得齐晓民里外不是人,这些尚不足以打垮齐晓民。曾经沧海难为水,我齐晓民是谁,能轻易趴下?可是,这段时间齐晓民感觉到另有一股压力,让他快支撑不住了。
开学第一个教职工大会,阮克刚先布置了新学期的任务,然后提到高考弊案:“上年度高考作弊案是市一中的耻辱。好在案情已经基本查明,除了段力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管理人员尚未发现其他人涉案。我相信,公安机关最终会查清案情,将所有违法乱纪的人绳之以法,还所有遵规守纪的人以清白,正所谓浊者自浊,清者自清。我们既为高考弊案发生在我校羞愧,又为没有更多的人陷入泥沼感到庆幸。我要表达的意思是,尽管我们在最平凡的岗位工作,但毕竟高中教育万众瞩目,每个人应该警钟长鸣,好自为之,不要污损了‘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清名,不要做任何有损于教师形象和学校声誉的事情。”阮克刚这番话也许没有特指的对象,齐晓民却听得心惊肉跳。
齐晓民是模范,是名师,头上有光环。光环是护身符,也是他胆大妄为的一层保护色。借高考平台搞点小动作,获取实际利益,是齐晓民多次玩过的把戏,只不过迄今为止他尚未遇到过风险罢了。
齐晓民之所以获得作为中学教员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享受到相应的工资待遇以及晋升职称、分房等方面的优惠,并非简单地凭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他当全国模范教师那年,整个祁北市只有一个推荐名额,他能从市一中出线堪称奇迹,颇有偶然性,可是,一旦被推荐到市级,他的优势马上显现出来,唯一推荐给省上的名额非齐晓民莫属!原因是什么?原因在于他和教育局长、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都有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的建立都与齐晓民做家教有关,与他在高考中所做的事情有关。简单地说,程元复之前的老教育局长,儿子高考物理几乎满分,不能不说齐晓民的家教起了决定性作用,而他辅导局长公子从来没收过一分钱。有一年高考,卜义仁学习成绩平庸的女儿竟然考上重点大学,给副市长挣足了面子。笨女孩凭什么考高分,只有齐晓民知道奥妙。是他找了招生办负责编排高考座号的工作人员,花大价钱给副市长女儿弄到一个被优秀生包围的考号,而周围几个优秀生暗中接受了齐老师指派的任务——高考进行时为副市长女儿作弊、抄袭提供方便。齐晓民送给领导多大的人情啊,他巴结领导的方式多么具有创意和职业特点!做这些事的后续效应是他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花钱能买到理想的座次,得到抄袭的机会,这只是极少数特殊考生的特权,但高考作弊的途径不一而足。市一中段力维栽了,因为他违规给批量的“高考移民”办报名手续;区招办禹志荣栽了,因为他安排高二尖子生为他人替考。阮克刚在大会上讲,“公安机关最终会查清案情,将所有违法乱纪的人绳之以法”,齐晓民听了这话打冷颤,原因在于上年度高考他也不是很干净,万一被揪住尾巴,栽多大的跟头真不好说。假如像段力维、禹志荣那样被弄进去,麻烦就大了,甚至这辈子就完了!做如是想,齐晓民突然想尿裤子。
上年度高考,找别人替考的除了“高考移民”,也有本市的几个考生。这些考生的家长个个神通广大,要不然怎么敢找人为成绩不佳的子女代考?在组织工作十分严密的国家考试中胆大妄为,没有马力行吗?除了高考报名有关键部位的人给偷梁换柱,更关键的是找谁替考,这事情绝不简单。后来有人找了齐晓民,原因在于他以前给人找过替考的学生,有这方面操盘的经验。
区招办主任禹志荣出面宴请齐晓民。
“齐老师,你我是老朋友,说话就不拐弯抹角了。”酒酣,禹志荣借着酒劲直抒胸臆,“您知道,年年高考,我都要面临没完没了的难题。说句大话,这些年,我不知为多少家庭办了天大的好事——孩子上学对哪个家庭不是头等大事?要说我是活雷锋,我一点儿不脸红。可是,齐老师,为了大家,我冒多大的风险啊!明明知道有些事违规违纪,甚至违法,可我能不去做吗?家长一双双渴望的眼睛,都不知道该怎样巴结你,对你好,我的心也不是石头。熟人朋友、上级领导,有的求你帮忙,有的理直气壮发布命令,谁也不好得罪啊。只好给办,只好把原则呀,纪律呀,条条框框各项规定乃至法律条文置之度外。我知道,万一哪天东窗事发,我姓禹的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到那时候,不见得会有领导站出来为我说话,不见得会有得到实惠的家长挺身而出救我。明明知道这样,为啥还要给人办事?我不给人办能行吗?要是再不办,人人都会说我不通情达理,人人都会骂我是乌龟王八蛋,领导马上会让我变得啥也不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看上去我是大红人,那么多家长有求于我,领导也很器重,威风八面,得到了不知多少好处,有谁知道我时时刻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我头上无时无刻悬挂着一把利剑,我经常做恶梦。我这么说,不知道齐老师您能不能理解?”
“我理解,能感觉到禹主任不容易。不过,没想到有你说的这么难。今儿你请我,有事吗?”齐晓民问道。
“是,我肯定有求于您。不过,绝不是为了我。这么跟您说吧,我又遇到难题了,有几个孩子,家长有马力有来头,换句话说,他们的事情不能不办,否则我立即倒霉完蛋。办了也是给自己埋定时炸弹,只不过暂时没事。要办成这件事,我一个人力量远远不够,需要您帮忙。这种事情您以前做过,就是找几个您教过的学生,大一大二的都行,高考让他们回来,穿得更像中学生一些,穿高中校服更好,再参加一次考试。您要给这些孩子说清楚,他们没有风险,只是学雷锋,帮助别人。因为准考证上是他自己的照片——照片需要事先提供——考完就可以走人,而且能得到一笔钱,差不多够他们上大学一年的学费生活费,考的成绩越高得到的报酬越多。这件事您有办法,好多刚刚考上大学的孩子都把您当成恩师,愿意报答您。事情成了,您肯定也有一笔收入,很可观。当然,也不是一点儿风险没有,好在风险主要在我那儿,即使出了问题您可以大瞪两眼不认账,因为您最多不过起了牵线搭桥的作用。该说的我都说了,您好好想想,给我一个答复。”禹志荣说。
“禹主任,你这是为难我呀。这种事破坏高考秩序,违法。当然,我瞒不过你,找人冒名顶替参加高考的事以前我做过,都是因为非常亲密的关系,不给人帮忙实在不行。替考的孩子也有危险,万一被大学发现,给个处分,甚至勒令退学,岂不把前途耽误了?这事情我万万不敢再做,你找别人吧。”齐晓民赶忙推托,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齐老师,我说过,咱俩都是冒着风险替他人做嫁衣裳,没办法呀。您以为我愿意拉您陪桩?话说到这儿了,我不妨给您交个底,是卜副市长让找您的,他说您一定会给他面子。您看,这事情您能答应吗?事成之后,家长一定不会亏待您。再想想吧,齐老师。”
禹志荣搬出卜义仁,齐晓民不好再推辞:“唉,真是的!罢罢罢,我和你一样,为了家长和孩子,冒风险就冒风险吧。卜副市长对我有恩,咱做人不能过河拆桥呀。”
后来,齐晓民费尽周折,从省城召集来几个大一学生,都是他曾经的得意门生,冒名顶替他人参加高考,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