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光

第三章 正义的牢笼叫学校

字体:16+-

起床、洗漱、吃早饭、整理行囊……

“万事俱备只差出门上学。”说完,他便告别了母亲,独自一人踏上了去往学校的路。

迈进了校门口的那一刻,也就是说我们告别了假期,告别了懒散,告别了自由;相对的,我们便迎来了学习,迎来了勤奋,迎来了规矩。

进了校门,他当然是先去宿舍把行李放好,将被褥铺好。他的宿舍六个人,因为他的寝室屋子比较小,寝室的一边是楼梯口,另一边是寝室仓库。宿舍楼当初建造的格局,使得这种状态下,寝室空间面积少了很多。

他的寝室被夹在两者之间,所以寝室并不是正常寝室的大小。也因此,正常能住八到十个人的寝室,而在他身处的这个寝室里,只能住六个人。

进了寝室,他发现除了自己的床铺,其他人的床铺被褥都已铺好。可能是有的人提前一天,昨天就到了。

还有可能,有的人今天在他之前就到了,现在去班级里上早自习去了。不管怎么说,总之来的较晚的他并没有迟到就对了。

学校就是一个小的世界。上学期间,可以说就是与外界断了联系。吃饭、睡觉、洗衣、晨跑锻炼,什么东西都可以在校内完成。

我想此时此刻的他,永远也不会发现——原来还没下过社会的他,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早就下了社会,或许就是背上书包的那一天……

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将宿舍自己床铺的内务收拾完毕。又将宿舍的门窗锁上,以防止丢东西。他便也去班级里上早自习了。

早自习的班级,前后门都是敞开着的。这样以方便学生会成员、年级组长,或一些其他的校领导,来进行早自习的纪律检查。

所以他脚步轻轻的不必推门,就可以走进教室。走到教室墙南,第三排的座位,他那微弱的脚步声停止了,这里便是他自己的座位。

座位上略微有点灰尘,他用纸巾轻轻的擦了擦,便坐下来翻开课本进行着学习。就好似一块干燥的海绵,在汪洋的大海里疯狂的吸收着水分。

什么年纪就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当你七老八十的时候,你度过了人生十之八九的年纪。当这时也做了人生十之八九该做的、不该的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上学才是你在最美好的年纪里,做着最轻松的事情。

不过显然当你醒悟的时候,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你已经过了你最美好的年纪,也再也无法去做那最轻松的事情。

他认真的看着书。你可以说他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读书,你也可以说他是为了他的母亲在读书。但……其实我认为,他有可能是为了别人才读书。

只有每当考试、每当宣布成绩的时候,他才会发现自己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物种。因为只有他读书好,家人才会开心;只有考试的时候,同学才会想到他,跟他借小抄。也只有公布成绩的时候,老师才会拿他作为榜样当众赞扬。

我曾不止一次的问他,他那时读书那么好,是不是会有很多人羡慕。而他也不止一次的告诉我,读书还算可以的他,不仅不会受到他人的佩服、羡慕。相反,还会受到他人的孤立和冷落。这也正是为什么他会变得孤独、变得自卑的一个开端。

不过很多的家长,应该都羡慕着他的母亲,羡慕着他母亲的孩子也就是他——是那么的成绩优异。

可却没人知道,被很多大人羡慕的孩子,如今正被很多孩子所讨厌着。而被很多孩子讨厌的这个孩子,却很想要成为像讨厌自己那样的孩子们一样。

他认为如果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他也就不会有大多数人不会有的经历。那样他也就不必孤独、自卑,更不必透明……

可他忘记了他认为的,只是他认为的。他并不知道,其实谁都不应该把自己以为的,当成以为是自己该做的。只有不会有那么多的以为,才不会有那么多的自以为……

早自习转眼就过去了,很多同学都去食堂吃早餐去了。一个鸡蛋、一份水粥、一碟小咸菜。他因为在家吃过了,索性也就不吃了。省了一份饭钱的同时,也可以多一点的时间用来读书。

刚开学,所以上午没有课,上午会有班主任组织同学,去拿一些和复习有关的教材、书籍、习题还有试卷。

他们都是今年要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所以他们的课程早都学完了。现在的他们,每一个人都进入了忙碌的高考模拟题复习阶段。

他的学习材料也发到了他的手上。与此同时讲台前一个略微发福、半弓着身子、戴着眼镜,将近六十岁的男人说道:

“一会各位同学检查一下,发的各种材料自己有没有多的、少的。有的话上报给学习委员,然后学习委员你统一解决一下,有需要的话再来找我。

还有!九点我们校会议室集合,年级组长要给我们这些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开一个动员大会。好了,你们赶紧检查一下吧!”

说话的这位,就是他的班主任孙老师。而孙老师还是这所学校里,最德高望重的人民教师。

据说,经孙老师亲手带的班级,在全校的升学率都是屈指可数的。孙老师所培养的人才更是倍出,其中就包括本校的副校长,以及某个县城的县长。

所有人都在检查着,无论是否是热爱学习的、学习是好还是不好的,都在检查着自己的学习材料,好像生怕少了一本,自己就吃了天大的亏似的。

他早就检查好了。新材料的一本习题册,都已经看了三四页了。现在的他,并没有太多想法,有的只是等着九点的铃声,然后随着大流去听着年级组长的动员大会罢了。

“老师我想去个厕所。”一个同学起身,走到老师身旁小声的言语着。

“去吧!”

那个同学带着小跑,就出了教室奔向学校室外的男厕。

“你们谁还想去厕所,现在赶紧去哈!别一会开会了,一个一个的找我请假,到时候别的班级都没人出去,就看你们了。”孙老师有些不耐烦的说着。

老师话音已落,他依旧坐在原地看书,并不打算出教室。但其他同学却三五成群的接二连三走出教室。有的人也许是真的想上厕所,碍于怕老师不耐烦,所以不敢跟老师请几分钟的假去厕所,所以借着这个机会去。

还有的人呢?也许是为了出教室透透气?毕竟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到了学校进了班级,坐在了教室里。就好比是那三教九流,犯过错误的社会成员,进了监狱一样。

你也许会认为这个比喻不恰当!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这样,一切的一切都是规定、约束,当然无规矩不成方圆嘛!可是规矩甚多、教师严厉、学业复杂、家长期望颇多的状态下,未经世事年轻的孩子们,又会有多少的负担、多少压力呢?

正是因为一系列的原因才会导致如今新闻的诞生——某某某学校的某某某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佳,担心被老师和家长训斥打骂,从学校楼顶跳楼自杀……

所以说,学校就好似那监狱。只不过,不知道犯人是在这里被拘禁了的孩子们,还是身为个别极端教育者的老师们。

不管谁是谁非,总之正义的牢笼就好似那学校;而罪恶的樊笼就像那监狱。虽然都是禁锢,但是却有两种出处,倘若没有牢笼我想会有多不胜数的人,进入到樊笼之中。

铃~铃~铃~九点的铃声响起来了。

“来,收拾一下,站排!排队去校会议室集合,开会期间都遵守纪律,别在底下交头接耳哈!我要是看见谁违反纪律什么的,回来咱俩再算账!”孙老师在班级讲桌前屁股紧紧地沾着椅子,抬头看向学生们严肃的说着话。

他个子不算高,所以排队进校会议室,他在队伍的靠前一端。他一眼就看见了台前的装饰,那红布黄字格外显眼,上面写着多少届的学生动员大会的字样。

老师安排着同学们都坐好,随后年级组长便开始了演讲。据说本来这个会议是由校长亲自演讲进行动员的。不知临时有什么事情和副校长一起去开会了,所以这重担落到了年级组长的身上。

显然是年级组长对育人方面的事情乐此不疲,当然他也信手拈来。

他靠前排坐着,很认真的听着年级组长的讲话。也许很多人会感觉这是一种洗脑,但是不是洗脑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它的疗效很好。

很多人都很认真的听讲,当讲完散会回到班级后,同样也真的有很多很多的人变得忙碌起来了。

从开始的无所事事、碌碌无为,到突然的孜孜不倦、大显身手。很多对读书不太感兴趣的同学,都变得勤奋起来了。这一切和动员大会密不可分,当然也和同学们认识到了孰轻孰重的态度紧密相连。

当你变得忙碌,有事做的时候,你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他也不例外。

开完动员大会之后,班主任又在班级里开了好长一会的班会。好像动员大会最大的目标,不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加大班主任的督促频率。每个班级的班主任,都在滔滔不绝的说着,有的甚至手舞足蹈的表达着什么……

开完班会便到了中午放学的时间。孤身一人去食堂吃过饭的他,为了做好迎接下午上新课程的准备,便独自回教室去休息了。

教室里并不出人意料,仍旧和以前上学的状态一样——空无一人。这很正常,因为一个人吃饭总是不必顾忌他人的速度,吃完就走,所以他总是第一个回教室的。

他很自然的走到自己的课桌前坐了下来,然后找了一本书垫在胳膊下,便趴在了课桌上。一双丹凤眼,也就这样慢慢的闭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