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子哥,谢谢你!”
彭野看完了小梨刚刚寄来的回信。
除了表达这次彭野为她投稿成功的感谢之外,小梨还提到了她今后的打算。
总结出来就是两句话。
努力存钱,然后逃离那个地方。
去更远的地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小梨说,她这个法律上不承认的丈夫对她很好很好,很喜欢她,至今为止也没有对还未成年的她做些什么出格的事情。
对小梨来说,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可是小梨终究是要离开他的。
在一起生活的越久,到时候就越难以割舍。
小梨现在已经有点不太敢面对他了。
真要分别的那天,她不知道她会不会哭。
想来真是可笑,她明明一开始是那么讨厌这第二个家和这个所谓的丈夫的。
现在小梨对他却有了某种复杂的情感。
这大概就是温柔的力量吧。
憨蛋儿真的是个很温柔的人啊,虽然脑子不太聪明,但对人特别的真诚。
他拥有的东西不多,但他所拥有的全部都给了小梨。
小梨有时候会在夜里偷偷的哭,憨蛋儿也睡不着,就会给她依靠的肩膀,他不太会说话,就和小梨一起看窗子外头的天空和月亮。
憨蛋儿就像是小梨的守护神一样,他的公主一旦有点动静,他就会醒来保护她。
人人都说他傻,只有小梨知道,他其实是很单纯,像个孩子。
他记住了小梨爱吃什么,还有喜欢看什么样的书。
他不认识字,他就比着画书的封面拿到镇上去买。
他的钱总是偷偷的为小梨存着。
因为小梨和他说过,她想要去别的地方看看,需要很多的钱。
憨蛋儿记住了,就开始为她攒钱。
小梨骗了他。
每次他把攒来的钱给小梨时,小梨总会对他说上一句:“蛋哥儿,对不起,我骗了你。”
憨蛋儿总是傻呵呵的笑着,眼里流露出干净的色彩,好像是在说,他无怨无悔,心甘情愿。
本来,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发展,像小梨这样悲惨的人,不出意外的话,她一辈子都不会遇见对不起的人。
可是彭野的出现让他的人生轨迹出现了意外。
彭野不仅帮了她太多,还让她热爱上了写作这件事情,给了她希望与救赎。
他欠彭野的,这一辈子都还不完了。
她这辈子到目前为止对不起的人就两个。
一个是彭野,一个就是憨蛋儿。
关于憨蛋儿,她是以欺骗者和罪人的身份待在他的身边,他于她而言,只有对不起。
而她于他而言,是珍贵无比。
以后有机会再报答他吧,小梨这样想着。
但其实她心里比谁都清楚,以后应该是没有机会了。
季梨也不敢想象她走以后憨蛋儿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是再婚,还是孤身一人,她都不得而知了。
因为她要去的地方太远了,会断掉她与这里所有人的联系。
最近,憨蛋儿的父母开始在饭桌上时不时的暗示和催促小梨了。
年长的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抱孙子。
这也是他们把小梨娶进门的唯一目的。
把小梨娶进来是花了不少钱,但他们家剩的还有钱,剩的那些都是为他们未来的孙子准备的。
他们也根本就没有指望着自己的这个傻儿子为他们养老。
每当吃饭时他们说想要抱孙子的时候,小梨就知道,距离她要走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让小梨没有想到的是。
憨蛋儿她筹备的钱也越来越多。
他像是察觉到了小梨的危机感似的,开始更为努力的付出。
小梨不知道他的钱是哪里来的,可能是在工地上干苦力活挣来的,因为他最近白天都不在家了。
也有可能是偷自己的父母的。
因为在工地干活的话他不会赚到这么多钱。
反正不管怎样,他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给了小梨。
小梨都昧着良心收下了。
没办法,她真的需要这笔钱来离开这个地方。
离开这个地方,不会再回来。
……
彭野的饭馆最近经营的也不错,苏挽长和他每天都忙得很踏实,两人也一起精心研究了很多料理和菜谱。
挽长大叔懂得很多,这让彭野颇为震撼。
“挽长大叔,我觉得我可以给你打下手了。”
之前挽长大叔说过他做过一段时间的厨师,但彭野没想到他这么的专业。
挽长大叔说的一段时间,是十几年。
这么多年了,经验当然丰富,而且后面的几年,他和他心爱的人一起研究了更多烧菜的制作方法,学会了更多的菜。
他甚至还去学了西餐。
“哪里哪里,你已经做得很棒了,你这么年轻,我都几十岁的人了,不如。你们这些年轻人喽。”
“你太谦虚了,要这样说的话,我才是业余的。”
通过和挽长大叔这些天的相处,彭野能感受到他是一个很温柔的人。
无论是在教彭野做菜还是他的为人处事方面,挽长大叔都特别小心翼翼,虽然他从不主动谈话,但每每找他聊天都不会感到尴尬,很轻松很愉快的感觉。
挽长大叔长得人高马大的,身体很壮实,一般人很难想到他是如此的温柔。
彭野挠了挠脑袋,道:“那大叔,不如今晚这菜就由你来烧呗,你给我打个样,实战一下才让我更好的学,你说对吧。”
挽长大叔陷入了沉默。
“我年纪大了,手脑已经不灵活了,还是你来吧,省得我炒不好,还浪费了菜。”
看着那锅铲子,他心里有阴影。
这锅铲子他已经很久没有拿起来了。
自从来到这里后,他都是在工地吃稀饭,在自己住的小屋里也只有电锅,没有烧过一次菜,吃的都是榨菜,馒头,稀饭和清汤面条。
也就来到彭野这个饭馆以后,他的三餐才改善了许多。
彭野也听出了他话里的为难,也就没有再勉强他。
一个厨师从此不再做饭。
那么一定是经历了什么事情。
这就和写小说的人一样。
本是靠手里的笔吃饭的人,却有一天扔掉了自己手里的笔,选择了封笔惜字。
都是有原因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