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朝廷派了一个侯爷,专门到东北三省搜刮贡品。侯爷养了一帮打手,专门在这一带向老百姓派要人参、貂皮、珍珠、熊掌。年年腊月上交。
侯府就把贡品用黄丝绸包好,装满一辆辆马车。赶车的老板,马车顶上都插着三角杏黄旗,绣着一个“贡”字。车排成一队,人走成一行,要走一个多月才能到北京。黄车走到哪里,不论地方官多大,也得下马站在一旁,弯腰低头迎接。
有一年,侯府向松花江边的渔民派下了采珍珠的差事儿。每家每户什么时间采完,采多少采多大都有规定。到期交不上,交的不够数,交的不够大,都要抓起来,轻者坐牢,重者杀头。
松花江边有一个乃亮,叫乃亮。侯府限他七天之内,采一颗酒盅大的夜明珠。
乃亮愁了,珠子好采,大的难找啊!但交不上又有杀头的危险。他乘着破船沿江寻找。一连找了几天几夜,采来的珠子就是没有大的,更别说放光了。
乃亮愁得日夜难眠。到了第六天,在水里忙到天黑,还是不见夜明珠。他又乏又困,迷迷糊糊倒在岸边睡着了。
他醒来时,已经是深夜了。
“糟糕,怎么睡着了,明天要是交不上珠子就要杀头了。”
乃亮赶紧准备下江再去碰碰运气。他抬头一看,见自己小船在江心漂动,船上点着两盏红亮的灯笼,上边还坐着个大姑娘。
乃亮想:“夜已深了,谁家的姑娘还能到江边来呢?大概也是采珠子的吧?”
乃亮一头扎进水里,轻轻地奔小船游去。姑娘见乃亮奔她游来,也不躲闪,让乃亮上了船。
乃亮说:“姑娘,这条船是我的,你要过江吗?我把你摆过去,我得赶紧回来,有急事啊!”
姑娘问:“你有啥急事儿呀?”
乃亮说:“侯府限我七天采一颗酒盅大的珍珠,做贡品献给皇上。七天交不出来就杀我的头呀!”
乃亮说着就流出了眼泪。姑娘安慰道:“大哥,你不用愁,我给你一颗珠子,明天交给侯府就行啦。明天晚间还是这个时辰,还在这个地方,我等着你。”
乃亮一听,心里挺高兴,可又怕姑娘说谎糊弄他。姑娘从头上拔下一根簪子给了乃亮。
“你要不相信,我给你这个信物,明天我把珍珠给你,你把簪子还给我吧。”姑娘笑道,还没等乃亮道谢,就消失在江面上。
乃亮把簪子带回渔房里,放在炕沿儿上,渔房里马上通亮通亮的。
“这姑娘究竟是什么人呀?为什么会有这种宝贝?”乃亮恍惚细看下,奇怪了,哪有什么簪子呀,炕沿儿上放着一颗比酒盅还大的珍珠,这可把他高兴坏了。
第二天,乃亮乐呵呵地到侯府献上了这颗珠子。侯爷一看真弄到一颗大夜明珠,就用大花盘衬上黄绫子,把宝珠放在上边,供在了正厅的香案上。
这颗珠子把屋里院外照得亮堂堂的。候爷心想:“这回得亲自进京向皇上进贡了,少说也得封个京官当当。”于是忙吩咐下人去找能工巧匠,用最好的玉石刻上二龙戏珠的盒子,里面铺上黄缎子将珍珠放进去,等着上京进贡。
好歹盼到了腊月,侯爷捧着玉石盒子进京了,跪着把夜明珠献给了皇上。皇上一看挺高兴,告诉他过三天上殿领赏。侯爷赶紧谢恩,磕了三个头,退了出来。
说也真怪,这颗珍珠到了皇上手里,怎么也不发光了。一连三天,没有一点儿光。这可把皇上给气坏了。正好侯爷进殿来领赏。皇上问他一个欺君之罪,不但没被封官,连侯爷的爵位也丢了。
原来,那位姑娘是松花江里的一只贝壳,因为侯爷派人打捞珍珠,很多姐妹因此丢了性命。她见乃亮在每夜每夜的寻找珍珠,所以想了这个法子惩罚侯爷。
此后,很多渔民经常老远看到乃亮和始娘坐在船上,有说有笑,奔着松花江上游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