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松山,上面的松树黑压压的满山都是。那些古老的松树,据说不管怎么样也砍不完。
据说早些年这地方荒山秃岭,后来,山里来了两个云游和尚。师徒俩人四处化缘,节衣缩食,终于在半山腰建起一座简陋的寺院。寺院建成后,师父又对徒弟说:“咱们还得栽点树吧,让这里变得山清水秀起来。”
有一天,师徒二人天没亮就干起活儿来,徒弟刨土时刨出一块大石头,石头下面是个黑洞,洞口露出一个缺边少沿的破泥盆。
徒弟想:“这破盆有啥用?干脆砸碎算了。”
师父上前连忙拉住他:“住手,出家人不可损坏世间万物,要爱惜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说着师父把破泥盆捧了起来,带回了庙里。到了晚上,徒弟去喂养寺庙的大黄狗,信手把狗食倒在那个泥盆里。
第二天清早,徒弟一瞧,啊,盆里的狗食一点儿没少。可大黄狗的肚子吃得滚圆。这可奇怪了,过了一会儿,大黄狗又摇着尾巴来到盆边吃了一会儿,盆里的食物不但没减少,倒向外淌出了不少,盆里的狗食是越吃越多。
“师父,快来看哪!”徒弟惊叫起来。
老和尚过来一瞅,也很奇怪。他先是不言不语思索一会儿,随后把盆里的狗食倒出来,用清水把泥盆刷了又刷,从兜里掏出一个铜钱,往盆里一扔,转眼满盆都是黄澄澄的铜钱了,再搁进一块碎银片,又是鼓鼓溜溜的一盆白银。
“是聚宝盆啊!聚宝盆!”徒弟兴奋起来喊道。
“徒儿记住了,不许对外声张!”师父吩咐道。
从这以后,寺院有钱了,除了扩建寺院之外,还能施舍救济山下的难民。这下上山烧香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样一来二去,聚宝盆的秘密可就被人发现了。
有这一天,山门外进来一个面生的和尚,说是想在庙里呆几天歇歇脚。师父一看这人右眼眉梢有个小豆粒大的肉瘤,立刻认出他是朝廷捉拿的山贼。
师父暗中寻思:“来者不善,他乔装打扮进庙,保证没安好心。”当天夜晚,师父就把聚宝盆藏了起来。
不到三天工夫,那个贼僧就向徒弟探听聚宝盆的下落,师父得知后,心里不安,立即把聚宝盆转换了地方,埋在半山腰的一棵大松树底下。
他埋完聚宝盆,又用石板盖好,谁也看不出差样儿。一天,两天,整整守护了七七四十九天。贼僧实在忍不住了,这天黑夜,他把小和尚绑在殿里,逼问聚宝盆藏的地方。
深夜,师父又饿又冷,打了两个哈欠睡着了,梦见徒弟急匆匆地从庙里跑来,到他跟前叫了声:“师父!”然后就扑倒在大石板上了,浑身流血。
师父惊醒过来,揉了揉眼睛一看,周围没有一个人影儿。师父明白了,这是徒儿被害了。
当夜他起出聚宝盆,用盆舀来半盆松籽,一宿工夫,走遍全山把松籽儿撒遍各个角落,又将聚宝盆埋在那棵松树下了。而这一切,都被贼僧看在眼里,他乐坏了,要等天亮后去挖聚宝盆了。
没想到,第二天清早,整个松山都长出了黑压压的松树,棵棵都和聚宝盆旁的大松树一模一样,怎么也找不到埋聚宝盆的那棵松树了。
这回贼僧又惊又怒,心想聚宝盆再也盗不去了,就露出凶相,招来一大帮山贼,下令他们砍树。
可是锯树的人拉呀拉呀,光听锯条“嘎吱嘎吱’直响,可锯断一棵松树,山上又长出一棵新的来,砍掉一棵松树,山里又长出一棵松树来,他们就这样在山里忙活着,始终没能找到那棵松树,最后他们活活累死在了山里。
山里的松树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黑压压一片,后来,人们干脆就叫它为松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