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莲胡同离医院很近,陈汉生小跑着回家,取了两千块钱塞进包里,又急匆匆跑回医院。
还没进医院大门,就看见周卫国眼巴巴地站在大门口等着。
陈汉生连包都递给周卫国:“2000块!老周,赶紧救人!”
周卫国抿着嘴,眼里泛着泪花,想要说些什么,喉头却被哽住了,急忙抬起胳膊擦了一下眼泪,转身就往交款处跑去。
陈汉生左右没什么事情,就跟着周卫国一起忙前忙后,等到看着小君被推进了手术室,两个人才算歇了一口气。
手术室的红灯亮着,大门紧紧关闭,周卫国拎着包走到陈汉生面前,再次跪了下来:“兄弟,从今天起,我周卫国这条命就是你的了,上刀山下火海只要一句话!”
陈汉生连忙把周卫国从地上拉起来:“行了行了,你快歇歇吧,我要你的命干什么?你还是自己留着吧,我也不上刀山,不下火海,就一个水泥厂,你把工作干好就行了。”
周卫国郑重地说道:“兄弟,我周卫国说一不二,不管你信不信,我这条命交给兄弟你了,无论你要我做什么,我都绝无二话。”
“我就想让你早点上班!”陈汉生很直接。
周卫国点头道:“行,只要小君脱离危险了,我立刻去上班。对了,还不知道我应聘的单位叫什么名字,地址在哪,还有兄弟你的大名是什么。”
陈汉生怒道:“你给我出半年工资收条的时候都没问过,你还承诺五天上班,我就想知道你上哪去上班?找谁去上班?是不是存心骗我工资?”
周卫国正色道:“绝对不会,那是兄弟你不了解我周卫国的为人,日后你熟悉我就知道,我最重承诺。”
陈汉生一挥手:“你跟我扯那些都没有用,我就问你,你五天后去哪上班?是不是忽悠我?”
周卫国道:“当时兄弟你也说了,是公私合营的厂子招会计,我只要查一下达拉县公私合营的厂子有几个就知道了。我敢说达拉县到目前为止,真正公私合营的只有三家,一家是二号钢厂,一家是青平矿业,还有一家是百货二商店。”
“百货二商店会计姓崔,青平矿业会计姓李,二号钢厂会计姓王。这三家都不是,我去工商一查除这三家之外的还有哪家,就知道名称和地址了。”
陈汉生第一次见识到周卫国令人惊奇的一面:“你怎么会对县里各单位的会计这么了解?”
周卫国脸上第一次露出强大自信和骄傲的表情:“因为这些人都是我教出来的。”
“什么?”这次陈汉生真的惊呆了,自己这是淘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牛逼人物啊。
好几个单位的会计都是他教出来的,岂不是说明这家伙是达拉县会计的天花板?
“你这么厉害,怎么在县人事局挂着找工作?不应该有很多人争抢着聘你吗?”
周卫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陈汉生。
“你凭什么认为很多人会抢着聘会计?现在会计制度几乎是有等于无,正府对这方面要求的不多,管理得不严,账目能看懂就行。怎么,有很多单位缺会计吗?”
陈汉生猛然想起,这个年代根本就是会计制度崩塌尚未恢复的年代。
会计行业诞生于经济管理,在华国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这个区间,正是大搞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的时代,这个时代刚刚过去不久,民营经济还处于萌芽之中,会计制度还没有受到充分重视。
要知道在五几年,中央曾经对会计制度提倡过大力简化,简易会计制度,一方面是普及会计专业知识,一方面也是对当时混乱的会计模式一种清洗,试图摒弃华国自古以来的记账制度和从苏联学习来的会计制度,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所以在这刚刚迈入八十年代的初期,会计根本不受重视,导致这位周卫国虽然教出了不少徒弟,在会计这一行里也很有口碑,但也就跟李木匠很厉害,张瓦匠很厉害的意思差不多,并没有多了不起。
“那你记着啊,厂子地址在吴家坪,就是从五里铺、十里铺那条路一直走过去就是。厂子名字叫达拉县东华水泥厂。我叫陈汉生。”
周卫国记性很好,陈汉生一边说,他一边就已经迅速记住并理解了。一说五里铺十里铺,就知道是往吴家坪去。
可是当他听到“达拉县东华水泥厂”这几个字时,就震惊了。
在他的认知之中,达拉县可没有水泥厂,水泥都是供销社统购统销的,甚至连甘泉,整个河西省都没有水泥厂。
最主要这水泥厂还是公私合营,那不就意味着厂子里的股份有私人的。
河西省第一家水泥厂里面就有私人股份,周卫国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一旦水泥制成品,这个跟公家合营的人就发透了,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关系这么硬,第一家水泥厂都能掺进一脚。
当他听到“陈汉生”三个字时,瞬间惊呆。
“你……你就是陈汉生?”
陈汉生现在可谓是鼎鼎大名,达拉县提起陈汉生三个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陈汉生这三个字甚至已经摆在了中南海某位令导的桌头。
华民日报专栏讨论陈汉生的汽水厂,讨论雇工超过8人算不算资本家,已经讨论了有大半个月了,而且看样子还将继续讨论一段时间。
真正让周卫国惊愕的是,陈汉生居然只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顶着一个疑似资本家的帽子,居然还能一脚掺进水泥厂,这得有多大的胆子?
但是除了惊愕之外,还有隐隐的期待,周卫国漂泊半生,一身所学却得不到施展,遇见陈汉生,让他产生了一种忠臣遇明主的感觉。
只有进入企业,通过帐目上一串串枯燥的数字计算出企业的锋芒与利刃,披甲与獠牙,才能为企业的领军人物提供准确的导向,在商海中屠戮,才是会计最终极的目标。
周卫国觉得他能在小君危难之际得遇陈汉生,是命运给他的眷顾,而他将誓死不渝的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