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八零,做风口浪尖的猪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万事齐备

字体:16+-

有了正府的支持,各种买不到的材料纷纷向运向吴家坪。

建设速度也快了起来,工厂的变化真是一天一个样,现在一天的建设速度比原来一周的速度都要快,眼见着高大的厂房车间,还有一座座办公楼、宿舍楼拔地而起,工人们也是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

这一天,周卫国来上班了。仍然还是那身衣服,但满脸的胡渣遮不住的憔悴,人仿佛消瘦了一大圈。

距离上一次陈汉生跟他在医院分别,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

“小君怎么样?”陈汉生还记得当时医生曾经表示小君的病情似乎不太妙。

周卫国不顾周围人的目光,一把抱住陈汉生放声大哭。

已经不用再说什么,陈汉生知道,那个看起来柔柔弱弱,被周卫国一个假戒指感动得落泪的女子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老周,节哀!”

陈汉生不知道该说什么什么才好,只能安慰地拍拍周卫国的肩膀,希望他能坚强起来。

老周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没一会儿就恢复了本色:“陈厂长,周卫国正式向你报道!”

陈汉生点点头:“好,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东华水泥厂的财务总监,厂里的财务靠你了。”

说实话把财务交给周卫国是最放心的,不仅仅是因为陈汉生帮了他,最主要是周卫国的业务是顶尖水平的,甚至要超过许多专家,也就是在这八十年代初,私营经济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市场监管和财务制度还没有完善和建立,会计显得不那么重要。要是再过几年,这样的大师根本聘都聘不到。

陈汉生来自后世可是知道会计的重要性,一个好的财务总监绝对抵得上十万雄兵,因为财务总监能够清楚地从数据中掌握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隐形成本和利润变化,是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

而周卫国也不负众望,刚刚一上任整理账目,就很快发现了不小的漏洞,虽然不会有人因为这些财务漏洞而做什么手脚,但是却成功避免了因此造成的隐患,杜绝了因此而爆雷的可能。

经过一番计算,周卫国很轻松就把账笼好了:“按照投资规模,你现在可调动的资金还有500万。”

陈汉生奇道:“怎么会还有那么多?我自己也算过,现在是纯粹的投资,每一笔账我都记着,老周你不会是算错了吧。”

周卫国傲然道:“兄弟,我周卫国在账上不可能出错。之所以还有这些钱,是因为可以对银行进行还款操作,把汽水厂抵押贷出来的100万还上,然后重新进行抵押。”

“一个汽水厂根本都没变化,重新抵押就能贷出更多的钱来?”

“没错!”老周笑道:“因为重新抵押之前,东华水泥厂与汽水厂签订了一个长期注资持股的协议,将会对汽水厂注资300万元,而注资后的汽水厂价值翻番,重新抵押贷出超过100万的款太容易了。”

陈汉生竖起大拇指:“行,我看行!”

有了充足资金支持的陈汉生当然拿出一部分投入到了设备改良和多晶硅实验室。

为了让马洪义安心做研究,陈汉生特意给他建了一个单独的实验室,里面还斥巨资买了一台东德产的电脑,全钢外壳显示器,全钢外壳键盘,没有硬盘,只有软盘驱动才能开机。

即便这样,也把马洪义高兴得要死,有了这台电脑,可以为他节省出许多计算时间,改进设备使其能够生产多晶硅的进程将会大大缩短。

当然还有陈汉生心心念念的东华报社。

因为前期的刊号和审批都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购买办公场地,因为已经看好了富强南路的那个场所,现在陈汉生口袋里又有了钱,当然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因为文化站原本小周刊的编辑们就有不少无事可做,现在陆静办了东华晚报,就把同事们都找来帮忙。

在富强南路的东华报社办公楼里,陆静向陈汉生一一介绍了自己的同事。

“按照你的想法,我们又经过充分的商讨,觉得办成4开4版比较合适。”

陈汉生摇摇头:“4开4版太少了,我们不能今天增刊明天增刊的,先做到4开16版吧。至于内容就偏重于生活,体育和杂事,随笔,诗歌散文。”

这些文章类型本来就是原来小周刊编辑们的拿手本领,所以扩充几版不成问题,唯一可虑的还是成本。

如果做成4开16版,需要的新闻纸量无疑就会增多,现在的新闻纸还只有400到600元一吨的价格,再加上印刷和投放的成本,稿费和审稿的成本,采访和追踪的成本,这些加在一起一张报纸的成本就要超过7毛,而这个时候正规发行的大报,比如华民日报,阳光日报等,售价都是四角。

这样对比起来,一份地方办的小报根本卖不过全国性的大报,除非售价要比华民日报更低。

这对于新起步的报社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光是新闻纸的价格就已经勾到每份报纸两毛了,再加上其他杂费,随便哪一样加上去都会超过四毛。

所以陆静她们反复商量过后,才决定用最少的版数来求得生存。

陈汉生让大家坐下:“报纸的售价绝对不能超过正规大报,他们卖四毛,我们就卖三毛。”

“不可能!”陆静第一个反应过来。

陈汉生笑道:“你先别着急喊着什么不可能,听我说完,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报纸要专门做出三期无广告,分别是月初第一期,月中一期,还有月末一期。”

“除此之外,每一张报纸都要开辟广告位,像中缝的位置都不要放过,全都排上广告。”

“我们靠广告费来弥补低于成本的售价?”陆静恍然大悟。

陈汉生点头:“没错!广告费不但能帮我们把价格降到三毛,还能让我们迅速赚到天文数字的钱。”

编辑部里的人都不信,只有陆静觉得陈汉生并不是在吹牛。

一份报纸哪怕就赚一毛钱,当发行量逼近一个海量数字时,所带来的收益同样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