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开局救场郭德纲,于谦惊了!

第24章 两个徒弟两台戏

字体:16+-

两个小时后,于乾开车来到派出所。

“怎么回事?今天堵车,我刚到大兴,就让我赶过来……高架上还差点没油了!”

于乾进屋就一顿埋怨。

小龙赶紧走上前,搀扶着师傅

“师傅,全怪我多此一举……”

说着,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萧琪非也喊着师傅,过来搀扶着另一边。

“你们都放开吧,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腿不好使了!”于乾面无表情地说道。

“哇,我看到活的于乾大师了!”

杜若晴夸张地大叫一声。

跑过来,掀起上衣,让于乾在衣服上签名。

“别闹,办正事呢!”

萧琪非把杜若晴拉到一边。

民警虽然是第一次见于乾,但电视上见得多了。

于是,也没怎么废话,让于乾在问询表上签字后,这事就结束了。

一伙人出了派出所。

“师傅,你刚才说,刚到大兴……那还没吃饭吧?”

小龙殷勤地问道。

“吃了一包烟了,饭还没吃。”

“那就走吧,就近去喝点。”

于乾脸色缓和多了。

和小龙在一起的三个年轻人,见状,都各自撤了。

老板也回去了。

师徒几个直奔附近的一家酒楼。

“我说带你回家吃,你偏要回来,怎么样?折腾我这一大趟!”

萧琪非赶紧道歉。

几个人坐下,小龙也向萧琪非道歉。

但脸上带着不甘。

完全是看在师傅的面子上。

但他还是奇怪,自己回老家几天,师傅怎么就收了一个徒弟?

自己可是干了五年铲屎官,才换来的叫一声“师傅”!

“怎么说呢?你这个师弟啊,不是人!”

小龙从没听师傅这么说过一个人,吃惊地张大嘴巴。

那意思,师傅,你还没喝酒,怎么嘴巴就没把门的了?

杜若晴也吃了一惊。

忙问:“于老师,萧非不会是妖怪吧?”

大家全笑了。

于乾解释完,小龙还是没听明白。

怎么就成了郭老师的搭档?

怎么就相声大师了?

看上去,他和自己也没什么明显区别?

都是年轻人,又都是于乾的徒弟,但师傅给别人介绍自己时,超不过两句话。

或者,直接一句话:我徒弟小龙。

再看今天介绍萧琪非,一瓶白酒喝完了,还没说完。

这个看上去有点羞涩的年轻人,真的是相声大师转世?

怎么可能?

年轻人都爱争强好胜。

人的共性,又都会觉得自己才是最聪明的那一个。

所以,今晚的酒,小龙喝得疙疙瘩瘩。

一方面是对于师傅夸赞萧琪非的嫉妒,另一方面是醋意。

其他那几个徒弟,都不在师傅身边。

唯独自己,就像师傅的儿子。

但今晚,他能明显感觉到于乾对于萧琪非能力的赞赏。

他甚至觉得,师傅是在夸张。

一个名不见传的小保安,怎么可能上台就和郭老师搭档?

郭老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挑剔了?

想想德云社几百演员,谁不想和郭老师同台演出?

往前看就知道,郭德纲想捧谁,谁就马上火。

2010年之前,德云社还没有岳耘鹏什么事。

他只不过是那个“吃得比谁都多,干活比谁都废物”的人。

但是,曹耘金走后,老郭就这么往前台一推,岳耘鹏就如大鹏鸟一样青云直上展翅翱翔了。

还有烧炳,那嗓子条件,如果不是在德云社,如果不是郭德刚力捧,估计早就去另谋出路了。

还有和岳耘鹏一起端盘子的孔耘龙,站在郭德刚和于乾身边,一通疯魔的《扒马褂》,也是一炮而红。

还有张耘雷,上过综艺也没见怎么火,最后被郭德刚力捧,成为郭德刚徒弟中的柳活第一。

还有“傻子”秦肖贤……

还有“断头台”尚久熙……

还有“拖拉机”张久南……

哪个不是郭德刚捧红的?

都说郭德刚有金手指,就连岳耘鹏和烧炳这样的都能硬捧出来,更别说被师傅看好的萧琪非了。

第一场就和郭德刚搭档,想不火都难!

于乾坐在中间,观察着两个徒弟的表情。

一个不声不响,一个满腹心事。

立即就明白了。

小龙是他的爱徒,这些年喂马兢兢业业,学相声也下了很大功夫,取得现在的成绩,不容易。

但是,和德云社众位明星相比,还是稍显逊色。

现在又来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心里不痛快,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不想让徒弟憋在心里。

而当着萧琪非,又不能直说。

怕伤了小龙的自尊心。

想来想去,他想起了看过的一部法国喜剧电影《一鸣惊人》。

就是在一阵沉默后,小龙随口问道“师傅这几天很忙吧”时,打开了话匣子——

“嗨,师傅忙不忙,你还不知道?还有谁比你跟师傅待一块的时间多?”

于乾这句话信息量巨大。

成功安抚了小龙稍稍躁动的心。

“除了说相声,喝酒,就是看电影……”

“昨天看了一个电影,挺有意思。”

于乾都这么说了,其他人肯定要问看的啥,怎么有意思了……

“大概是1901年的时候,整个巴黎都沉浸在对世纪之赛巴黎·圣拉莫自行车大赛的狂热之中。”

“一个法国小工匠自己组装了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说在比赛中它能节省运动员的体力。”

“但研究东西,在赚钱之前,是很费钱的,为了为了研究新车他耗尽了家中所有,还欠了不少债。”

“当地的司法直达官要没收他的新车。”

“你猜怎么着?小伙子竟然夺门而逃,闯入了正在进行中的自行车大赛。”

“他一边在参赛队伍中骑行,一边推销他的新型自行车,但是各个车队的选手都对他不屑一顾。”

“司法直达官觉得小伙子有点意思,就说,他不是老是吹牛他的自行车好吗?让他参赛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就这样,小伙子也成了选手,并在第一个分站赛结束时,意外地穿上了黄色领骑衫。”

“司法直达官一看,小子行啊,有希望!”

“为了鼓励他继续比赛,司法直达官和小伙子签订了免除债务并获得新车51%股权的合同。”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小伙子竟然最终获得了大赛的冠军。”

“真是名副其实的一鸣惊人呢!”

于乾说完,抿了一口酒。

转头问小龙:“你觉得,这个小伙子为什么能获得冠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