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异闻录

(一)

字体:16+-

我来到肯尼亚没多久,公司就接了个代理业务,要在一块地皮上建立采石场。但那块地皮上有二十多位地主,其中有位当地声望最高的长老,名叫穆钦伽。这可不好办。

我们开车踏上寻找这位穆长老的旅程。来到当地村子,大概三四百人,都居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墙是泥和草混合做的,屋顶是一层层植物的叶子,雨季屋内必定一片狼藉。

我们在村口见到了穆长老,他虚拄着拐杖站在路边。那是我第一次在肯尼亚见到穿着这么体面的村落长老,一般的都是穿有破洞的衬衫T恤。而他发茬微露,橘黄色卷曲的胡子被梳理整齐扎成一束,穿得体的衬衫。他全身上下都有着一种绅士气息,唯一突兀的是,他笔挺的衣领上有个东西高高支起——他脖子上居然有个硕大的肿瘤。

穆长老带我们到他家,门口很多村民排着长队,都是来买骆驼奶的。他分开人群,将我们领进了住所。那间屋子由树枝搭架,黄泥糊墙,地面夯实过,屋顶是铁皮,算是村里的豪宅了。室内陈设极为简单,只有一样东西显眼,就是放在床头卷了毛边的圣经。

穆长老递过来两个小马扎:“远方来的访客,路上累坏了吧。喝上一杯热腾腾的骆驼奶茶,解百乏啊。”奇怪,他用的是英文,口音居然类似英殖民地的官方腔调。

接着他亲自泡茶,先往海碗里细细密密地铺上一层砂糖,用小木勺拍实了,再均匀地铺上一层茶叶末,撒上一小撮姜末,最后将沸腾的骆驼奶在海碗上方画着圈倒下,手法十分讲究。

茶面的一层油花肆意凹着各种造型,我不敢喝。

我们跟长老说明了来意,他听完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给自己续上一杯奶茶,不紧不慢地伸出右手的中指和食指,扇了扇热气,然后问这个石场会不会污染环境,有没有安全隐患,要在这里招多少人,又能给村民带来什么?

通常与当地人沟通最好用的“三板斧”是:钱、粮食、工作。同事当即拍胸脯,把设备参数、施工安全理念背了一通,并表示可以向村民提供工作岗位。

穆长老听了似乎很满意,说带我们去其他地主那儿逛逛。我们连着拜访了几位地主,他们都不会英文,只能由穆长老代为翻译。有他作陪,会谈进行得比预想中顺利得多。

第一次会面结束,穆长老便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个仁慈且智慧的老绅士形象,可惜被脖子上的肿瘤折腾得形容消瘦。可不久后,我跟当地的公共关系顾问威廉说,觉得穆长老绅士时,威廉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绅士?我的天,他给你演了什么戏,竟让你觉得他绅士?”

我简单讲了自己对于长老的初见印象:有礼貌的病秧子。威廉却露出一脸被骚操作闪瞎了眼的表情,他缓缓说,“穆长老可是马赛人。他成为勇士的条件,是亲手猎杀一只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