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里迈亚·丹尼斯·马赛厄斯·福特[59]
1547年,在西班牙大学城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小镇上,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出生了。他的父亲是个穷医师,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在塞万提斯小的时候,他们家还四处流浪,从阿尔卡拉搬家到好些个不同的城市,比如瓦利阿多里德、马德里和塞维利亚。塞万提斯很可能没有读过大学,据推测,而且这个推测有理有据,他后来取得了教师资格,成为马德里一所学校的教师。1569年,他成为意大利高级教士阿库阿比瓦的侍从,这位高级教士是以教皇特使的身份来到西班牙的,这年年底,塞万提斯跟随他去了罗马。
他在罗马没待多久就于1570年当了志愿兵,在一艘军舰上战斗,效力于奥地利的唐·约翰。在勒班陀海战中,他们把土耳其人打得落花流水。但在战斗中,塞万提斯左臂受了重伤,落下了终身残疾。不过,在意大利疗养了一段时间后,他又陆续参加了一些战役。后来,他对战争感到厌倦,于是请军队长官和那不勒斯总督为自己写了推荐信,于1575年9月乘船返回西班牙。他起初想拿着这些证明材料回到家乡谋取职位,却丝毫不知道即将面临一场灾难,他所乘坐的那艘船在途中被摩尔海盗劫持,他被带到了阿尔及尔,由于海盗看到这些称赞他的信,就认为他是个地位高的人,于是就想利用他敲诈赎金。
由于家人和朋友无法凑够海盗索要的天价赎金,塞万提斯就在阿尔及尔被监禁了5年,这是他人生中最非同寻常的经历。终于,由于幸运女神的眷顾,他得以获释并回到西班牙。关于自己在阿尔及尔做奴隶的经历,塞万提斯曾在戏剧《阿尔及尔的交易》和《堂吉诃德》“俘虏”那一情节中提到过,而民间传说当中记载的就更多了。他似乎曾多次试图带领基督徒俘虏一起逃跑,却并没有受到惩罚。可能海盗们觉得他就是个疯子,而在穆斯林的观念里,疯子不管做了什么冒犯之事都是可以不用处罚的。
塞万提斯的文学创作
回到西班牙之后,塞万提斯可能又在军队中短暂服役,但到了1584年,他就已经开始认真地进行文学创作了,因为在那一年,他写完了自己的田园牧歌体小说《伽拉苔亚》。这部作品没什么优点可言,塞万提斯对牧羊人和牧羊女生活的处理,跟很多西班牙和其他国家的此类作品一样矫揉造作、乏味无聊;不过,它偶尔也流露出了一些真实的情感,有人分析,是这部作品使他对卡塔利娜·德·帕拉西奥斯的求爱最终成功。由于自己没有什么收入,而婚后经济状况又捉襟见肘,塞万提斯觉得自己可以靠着为西班牙舞台剧写剧本来谋生,那时候的西班牙舞台剧已经步入黄金时代。事实证明这不是个好办法,他在这段时间写的20多个剧本既没有取得艺术上的成功,也没有给他带来什么收入。这条路走不通之后,他只能在财政大臣手下做一名低级官员,领取微薄的薪水。1587年之后的那些年里,他一直忙着为皇家军队征收补给,或者从很不情愿的臣民那里为国王收税。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塞万提斯很可能一生都在穷困中度过。但在这样的生活中,他依然不断写出了很多赞美朋友、庆祝这件事或那件事的诗篇。有人曾评价说,塞万提斯的诗没有什么想象力,而且也不生动形象,不过,如果他去写些庄重的题材,倒是也能写出好诗来。在这段时期,塞万提斯并没有仅仅在家里吟诗作赋,他还在卑微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工作着;还有件对我们来说更加重要的事情——构思《堂吉诃德》。有传言称他是在狱中完成《堂吉诃德》的,但这个传言来源于对小说序言中一个段落的解释,这解释又没什么道理。不过,可能因为在狱中有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于是他第一次有了写书的想法,而该书第一卷很可能于16世纪最后的10年到17世纪初的三四年间完成。1605年,《堂吉诃德》的第一部分问世,赢来一片赞扬之声,于是在国内外迅速再版,并被翻译为多国文字。
训诫小说
但这之后再过11年,塞万提斯就离开人世了,据我们所知,在这些年里,他过得并不比过去好多少;虽然他手头上可能稍微宽裕了,因为出书给他带来了一些收入,他的赞助人雷莫斯伯爵也对他慷慨解囊。在《堂吉诃德》的第一卷的其中一章里,塞万提斯提到了一篇名为《林孔内特和科尔塔迪略》的流浪汉小说。这篇小说是他的原创作品,连同另外11篇短篇小说一起收入了他1612年出版的《训诫小说集》。即便塞万提斯只写“训诫小说”,他在西班牙文学史上的名气也应该无人能撼动。它们是迄今为止用西班牙语写成的结构最完美的短篇小说,虽然它们有时会大逆不道地冒犯道德,却很有趣也很真实。《训诫小说集》在国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们看到,弗莱彻、马辛杰、米德尔顿和罗利这些英国戏剧家都从中汲取灵感,在他们某些戏剧的情节里可以找到《训诫小说集》的影子。
在创作这些引人注目的作品的同时,塞万提斯也在加紧创作《堂吉诃德》第二卷。后来,他听说一个化名费尔南德斯·德·阿维亚乃达的人创作了假冒的《堂吉诃德》第二卷,并于1614年在阿拉贡的塔拉戈纳出版,于是他匆忙完成了这本书的第二卷,写完了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冒险的大结局,并于1615年出版。塞万提斯的时日不多了,但他仍然笔耕不辍,直至与世长辞;在临终的**,他完成了一部关于爱情和冒险旅行的小说——《贝尔西雷斯和西希斯蒙达历险记》。1616年4月23日,塞万提斯在马德里去世,据说是跟莎士比亚同一天去世的,但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因为英国和西班牙用的历法不同。据推测,他应该长眠于马德里一个救赎派的社区之家。
《堂吉诃德》的创作目的和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在塞万提斯的所有作品中,《堂吉诃德》是最有资格受到现代世界关注的一部,因为它是迄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因为它是西班牙贡献给全人类的唯一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品。西班牙送给我们这份珍贵的礼物,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了快乐和灵感,虽然堂吉诃德第一次出门冒险已经是300年前的事了,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却从未减弱。
塞万提斯刚开始创作《堂吉诃德》时,就打算用它来嘲讽骑士传奇小说。早在100多年前,骑士传奇小说就通过描述一些根本不可能发生的英勇行为,**着西班牙人。它们只是使他们痴迷于那些早已不复存在的中世纪精神,把他们的注意力从严肃而琐碎的现实世界转移开。实际上,早在17世纪之前,骑士传奇的影响力就已经大不如从前,但正是《堂吉诃德》给了它们致命一击,因为在《堂吉诃德》面世之后,就再也没有新的骑士传奇出现了。
塞万提斯是如何达到目的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也写些骑士传奇,却把它们植入现代生活里,让人们看到这样做的荒诞之处,总之,就是要向人们证明它们已经过时了。但塞万提斯构建的结构比他一开始计划的还要宏大,在他的笔下,小说的发展超越了作者最初的意图,最后成为一部伟大的现代小说,令无数读者爱不释手,人们根本不知道也不在乎它是为了攻击一种文学类型而写的。一位研究《堂吉诃德》的资深评论家莫雷尔-法蒂奥说:“塞万提斯本身只是突发奇想,《堂吉诃德》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即嘲弄骑士小说,没有料到有什么更大的发展,但实际上它却逐渐成为反映了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伟大小说,这个时代的所有典型特征,包括感情、**、偏见和制度,都在这部小说中有所体现。因此,除了作为一部小说以及作为实践哲学领域一部伟大专著的价值外,这部书的十分有趣之处在于它将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状态拉回正轨,并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