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幽一默,人生无难事(中文)

以平常心看成败

字体:16+-

幽默渗透着一种坚强的意志。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是一个奋力进取的弄潮儿。发明家爱迪生就是一个善于以幽默来对待失败而不断进取的人。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试验灯丝的材料失败了1200次,总是找不到一种能耐高温又经久耐用的好金属。这时有人对他说:“你已经失败1200次了,还要试下去吗?”

“不。我并没有失败。我已经发现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丝。”爱迪生说。

爱迪生就是以这种惊人的幽默力量,从失败中看到希望,在挫折中找到鼓舞。这是发明家百折不挠、硕果累累的诀窍。

幽默闪烁着智慧的光泽。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思路敏捷、反应迅速,在复杂的环境中从容不迫,妙语连珠,常常能取得化险为夷的效果。

1800年,约翰·亚当斯(JohnAdams)竞选美国总统,共和党人指控约翰·亚当斯曾派遣竞选伙伴平克尼将军到英国去挑选四个美女做情妇,两个给平克尼,两个留给总统。约翰·亚当斯听后哈哈一笑,说道:“假如这是真的,那平克尼将军肯定是瞒过了我,全都独吞了!”

幽默展示了一种乐观豁达的品格。在半夜时分有小偷光临,一般不会令人愉快,可是大作家巴尔扎克(Balzac)却与小偷开起了玩笑。

巴尔扎克一生写了无数作品,却常常手头拮据,穷困潦倒。有一天夜晚他正在睡觉,有个小偷爬进他的房间,在他的书桌上**。

巴尔扎克被惊醒了,但他并没有喊叫,而是悄悄地爬起来,点亮了灯,平静地微笑着说:“亲爱的,别翻了,我白天都不能在书桌里找到钱,现在天黑了,你就更别想找到啦!”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智慧的人类说出的话语,但我们人类是否按照这样的真理生活或者工作了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似乎成为逃避者,我们说出真理,但却常常不去遵循真理。

人的一生,总是有许多或大或小的成功与失败。有的人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有的人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人生需要放眼长远,超越成败得失,塑造平常心态。以平常心视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从人生的根本意义来理解,冒险失败胜于安逸平庸。轰轰烈烈地奋斗一生,即使到头来失败了,你的一生仍然是有价值的。求稳怕乱、惧怕失败、不冒风险、平平稳稳地过一辈子,这样虽然可靠,虽然平静,虽然可以保住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生,但那真正是一个懦夫的人生,一个悲哀而无聊的人生。其最为痛惜之处在于,你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潜能。你本来可以有机会摘取成功之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可是你却甘愿把它放弃了。与其造成这样的悔恨和遗憾,不如勇敢地去闯**和探索;与其平庸地过一辈子,不如放手一搏。

项羽败于刘邦,项羽仍然是一位轰轰烈烈的英雄,李自成最终失败,李自成仍然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孙中山最终未能完成自己的心愿,孙中山仍然是一位伟人。

为了更大的成功,不应贪恋眼前的安逸和平稳,扬起你生命的风帆,顶着满天乌云,迎着惊涛骇浪,去进击,去拼搏,去展示你生命的根本意义,创造生命的辉煌。

成功是人人向往的,但成功之后并不是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成功有时也会给人带来严重的障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医生卡瑟拉,讲了这样一个病例:在某界奥斯卡金像奖发奖仪式次日的凌晨3:00时,她被奥斯卡奖获得者克劳斯从沉睡中唤醒。克劳斯认为他所获得的成功“是由于碰巧赶上了好时间、好地方,有真正的能人在后边起了作用”的结果。尽管他的同事公认他在专业方面是最佳的,但他却不相信自己有多么的出色和创新的地方。克劳斯进门后举着一尊奥斯卡奖的金像哭着说:“我知道再也得不到这种成绩了。大家都会发现我是不配得这个奖的,很快都会知道我是个冒牌的。”

从克劳斯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成功的超然和幽默。

在卡瑟拉的经历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有位国际著名的芭蕾女明星在美国一段时间,总要在演出的那天发一顿脾气,把脚上的芭蕾鞋一甩,饭也不吃,从250双跳舞鞋中她找不到一双合脚的。有一位著名的运动员,他的后脊梁过一段时间就痛起来,影响他发挥技能,还有一位知名的歌剧演员,有时候一准备登台就觉得嗓子发堵。卡瑟拉认为,这些严重影响成功的症状是由于缺乏平常心和幽默感而引起的。

除此以外,成功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自大自负的消极后果。有的政治家取得一系列成功后,因过分自信而造成重大失误,有的作家写出一两篇佳作后,再无新作问世。有人对美国的43位诺贝尔获奖的作者做了跟踪调查,发现这些获奖前平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为5-9篇,获奖后则下降为4篇。这些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不能正确地对待成功,缺乏人生幽默感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只有那些不断超越成功和具有幽默感的人,才能不断取得伟大的成功。牛顿把自己看做在真理的海洋边捡贝壳的孩子;爱因斯坦取得的成绩越大,受到的称誉越多,就越感到无知,他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比作一个圆,圆越大,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

爱因斯坦说:“如果有谁自己标榜为真理和裁判官,那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即使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绝不能自满,千万不要生活在过去的荣耀之中。成功不是人生停留的归宿,不要让昨天的成功影响今天的成功。

爱因斯坦曾非常推崇卓别林的电影。有一次,他在给卓别林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爱因斯坦。”

卓别林在回信中写道:“我更加钦佩你。你的相对论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弄懂,但是你已经成为一个伟人。卓别林。”

有时,失败来自于难以预知的偶然性因素。虽然人们付出了很多,但都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而功亏一篑,即所谓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时候就更需要幽默对待了。

通常情况下,谋则成,不谋则不成或者失败,但有时又不是这样的。人不可能总有十足的把握去驾驭胜利,常常还有一双人们看不见的手在掌握着事件的发展变化。这就是通常人们感叹的“天意”,或者说偶然因素,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而言的。

孔明第六次出祁山进攻魏国,料定魏国领兵主将司马懿会领兵从背后打劫蜀兵祁山大本营。司马懿果然中计,自知必死无疑,他抱着两个儿子痛哭,只等一死。就在这时,突然风起云涌,漂泊大雨铺天盖地而来。转眼,火熄灭了,雷不炸了。司马懿立即领着残兵败将,杀出重围,逃命而去。在山头观战的诸葛亮,眼看着司马懿一家父子在火阵中挣扎,又看见大雨席卷而来,救了司马懿一家三父子,不禁感慨地叹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如此,不能勉强了!”

人的一生中因各种偶然因素,常使人的命运出现阴差阳错,叫人啼笑皆非,慨叹不已。面对这意外的结局,诸葛亮仅一声感慨而已,显示了一代奇才对待失败的超然。

松下幸之助曾说:“不怕失败,只怕工作不努力,态度不认真。只要你专心工作,即使失败也会有心理准备,当再度从失败中站起来时,心中必已获取了有助于日后成功的资料。”

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超然的机会,逃离失败,躲避失败,就会把一个人的活力与成长剥夺殆尽,变成行尸走肉。所以,失败是超越自我的重要推动力,没有失败过的人,是从来没有成功过的人。

失败,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严格考验,是超越自我的过程,它借此烧掉人们心中的残渣,使之变得更为纯净,可以经得起严格的考验。

林肯在竞选伊利诺斯州的参议员失败后说:“如果圣明的百姓用他们的智慧决定我该接受这个考验,那么,我便会从失败中学会某些真理,而不致过分愤怒。”每一次失败,都能磨练你的技巧,提高你的勇气,考验你的耐力,培养你的能力。

美国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在总结了自己的七次失败之后说:他看起来像是失败的,其实却是一只看不见的慈祥之手,阻拦了我的错误路线,并以伟大的智慧强迫我改变方向,向着对我有利的方向前进。”失败,是超越自我的坐标,一旦发现此路不通,便要另辟蹊径,当许许多多这样的坐标明显地标示出来后,通往成功之路就更加清晰了。

超越成功得失,以平常心看待结果,以平常心看待偶然因素,以平常心收拾残局,这些超然品质和幽默因素,如果我们通过学会了,就可能赢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