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上。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
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作声。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忍不住了,对师兄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
“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
平常心是一种心态,一种感受,它来乎心灵,无关物欲,使人得到的是一种享受,一种感悟中的幸福。哲人云“平常心是道”,指的就是这种旷然的心境。
幽默能帮你守住心灵的宁静,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幽默能给人一种博大、无限、长久、深远的感觉,像大海和天空。而快乐则是一种具体、短暂、刺激的动感,更像大海里唱歌的波浪和天空上跳舞的云朵。
一天,在某地的剧院里举办鲁宾斯坦独奏音乐会。音乐会开始前,鲁宾斯坦站在音乐厅的大厅里,看着一大批观众涌进来听他的音乐演奏。包厢的服务员不认识他就是演奏家,还以为他是个买不到票的观众,就关切地提醒他说:“真对不起,先生,今天已没有位置了。”鲁宾斯坦温和地说:“那我坐在钢琴前行吗?”
由此不难悟出:真正有素养的人绝对不会和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计较,因为他们明白:这些人更需要别人的尊重。
俗话说,童言无忌,最是开心——当我们羡慕孩子们的无忧无虑的时候,是否也该为自己的心灵刷刷新,让它透明一点,就像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水灵灵的大眼睛!
有一天,五岁的小惠望着姑姑的脸说:“姑姑,你的脸好像水蜜桃呦!”
姑姑高兴地抱着她左亲右亲,并问:“是怎么像的?”
小侄女天真地回答:“上面都有细细的毛。”
哈里·S·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以后,有记者到其家乡采访杜鲁门的母亲。记者首先称赞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是这样。”杜鲁门的母亲赞同道,“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
“他是做什么的呢?”记者问。
“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心灵的宁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站得高,看得透。因此,认真地做事,快乐地生活,不论你的成就高低,都足以骄傲一生。
我有一朋友,大学时即通读圣贤书,以“超然物外的智者隐士”自居,愤世忌俗,当时,得到媚俗者的嘲笑,也同时赢得了不少正直者的青睐,然走出大学校园,历经十多年尘世的洗礼,已是沧海变桑田,官至正科级,神气谈吐已无半点当年的影子,每次邀朋友聚会,总有地方商贾名流登场做东,做出些众星捧月之举,酒席之上不是高谈官场人际、政论就是来点荤段子,整个一政治动物,风月老手,让我们这些吃清淡饭读闲情书的穷知识分子自愧弗如,反倒做了酒席上的配衬。只不过好景不长,在升处途中被同僚揭发而翻身落马,最终以受贿罪获刑十年,而草草收场,人生的帷幕就此落下,高处跌落不甚寒,其情其境,让人唏嘘。这就是缺乏平常心所致。
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常态”,是具备一定修养才可经常持有的,因为它属于一种维系终身的“处世哲学”。任何一个人都可具备平常心——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快乐,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承担一旦到来的挫折和痛苦。
一天深夜,我独自漫步于街头,风挟着地上的热浪阵阵扑向我,给我已焦虑的心平添一份不安。此时此刻,我在哀叹自己是一个被人漠视的一个夜游者。而就在这时,我的身后传来了一阵阵吆喝声、笑声和车铃声。不等我回头,身后的两辆自行车已飞驰而过。我看清是两个拾垃圾的中年大汉,夜色中清晰可见他们蓬乱的长发在风中飘动。大约是满载而归吧,他们在相互追逐、嬉戏,把一天辛劳化作片片歌声,不尽地洒在长长的路面上。
我想,他们才是真正懂得幽默生活的人,有一颗珍贵的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