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沟通智慧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字体:16+-

难得糊涂,大智若愚其实是一种高明的处世之道,木讷憨厚比油嘴滑舌要惹人喜爱。

苏德战争爆发后,由于苏联的情报工作做得不好,准备不足,再加上德军装备精良,准备充分,苏军的防线很快就全面崩溃。德军**,势不可挡。很快就占领了苏联的大部分领土。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斯大林向全国人民发表讲话,号召他们保家卫国。于是,在苏联国内战争时期驰骋疆场的老将们,如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首先挑起了前敌指挥的重担。

但是,今非昔比。他们面对的是全部机械化、实施闪电战的德军精锐部队,这些老将军、元帅们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但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一批青年军事家如朱可夫、华西列夫、什捷缅科等,开始在卫国战争中崛起。这些老将们虽然希望这些年轻的后生能不断打胜仗,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同时他们又有几分嫉妒,总有一种失落、失宠的感觉。

1944年2月,铁木辛哥元帅受命去波罗的海协调苏军第一、第二方面军的行动,临行时苏军总参部又派什捷缅科作为参谋长与铁木辛哥元帅同行,以助他一臂之力。哪知,此举让元帅甚为不快,以为总参部的人对他不信任,当然对什捷缅科也没有什么好脸色。但命令终归是命令,只能服从了。

等上了火车,吃晚饭时,一场并不愉快的谈话开始了。

铁木辛哥先是一通牢骚:

“为什么派你跟我一起去?是想来教育我们这些不中用的老头子?监督我们?那还用我们干什么?直接将你们这些人才推到前面去不就行了吗?”

什捷缅科明白这时候,无论他说什么铁木辛哥都听不进去,只会加重他对自己的反感,索性一言不发,默默地听着。

元帅觉得还不解气,又接着说道:

“当你们还在桌子底下跑的时候,我们已经率领着成师的部队在打仗,为了给你们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你军事学院毕业了,自以为了不起,革命刚开始的时候,你才几岁?”

这通训,让什捷缅科几乎坐不住了。但他还是很真诚地回答了元帅的问话,

“那时候,我刚满十岁。”

然后,什捷缅科又十分诚恳地向元帅表示自己对他十分尊重,并要向他学习。

铁木辛哥火气已经消了不少,说话客气了一些:“算了,外交家,睡觉去吧。时间会证明谁是什么样的人。”

在以后的工作中,什捷缅科无论做什么事都处处维护元帅的权威。自己有了什么好的建议、计划都先征得元帅的同意,再以元帅的名义发出去。事后证明这些建议、计划都是卓有远见、几近完美。

就这样,他们共同工作了一个月。

有一天,在喝晚茶的时候,铁木辛哥略带歉意地对什捷缅科说:

“现在我明白了,你并不是我原来认为的那种人。我曾想,你是斯大林专门派来监督我的,现在看来,我的想法确实是错误的。”

后来,由于形势紧迫,什捷缅科被调往其他战区。临分别时,铁木辛哥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对什捷缅科恋恋不舍。

又过了一个月,铁木辛哥亲自向大本营提出请求,要求将什捷缅科调回来共事。

假痴不癫其实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历来备受推崇。

当年孙膑遭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但庞涓仍不肯放过孙膑,一心想置他于死地。于是孙膑决定佯狂诈疯,以懈庞涓的警惕之心,然后再寻找机会逃走。

这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孙膑接过筷子正准备吃时,猛然昏倒在地。过了一会儿,孙膑慢悠悠地醒了过来,不住地呕吐起来,紧接着就开始发怒,张大眼睛狂叫不止。

送饭的一看这阵势,连忙去向庞涓报信。庞涓将信将疑,亲自前往查看。只见孙膑痰涎满面,伏在地上大吐不止。过了一会儿,又号啕大哭。庞涓非常狡猾,为了查清孙膑的真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乱发披肩,顺势倒在猪粪上。但此时,庞涓仍半信半疑,但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大大地松懈了。孙膑也终日疯疯癫癫,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白天混迹于市井,晚上仍然回到猪圈之中。

又过了一阵,庞涓终于相信了。结果,孙膑终于逃出了庞涓的魔掌,去了魏国。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其实懂得装傻,并非真傻,而是大智若愚。

做人切忌恃才狂妄,不知饶人。要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人际交往,装傻可以为人遮羞,给人台阶;可以故作不知,反唇相讥;还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

总之,有时候显得木讷憨厚一点。更能赢得他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