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演讲纵横

这样的开场白最实在

字体:16+-

除了上述精彩的开场白之外,还有一些实实在在、行之有效的开场白。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这样的开场白:

1.闲聊式

闲聊式开场白通过与主题无关的话题逐步导入演讲主题,其主要目的是在开场白阶段迅速与听众建立友好关系,消除隔阂或等级差异。这在某些名人、权威者的演讲中使用较多。

如我国著名作家唐弢先生到陕西某地讲学。唐先生一开始就说:“我叫唐弢,曾在中学当过教员,现在很久不讲课了,讲话南腔北调。我是浙江人,在上海长大,到北方来做事。南方人不承认我讲的是普通话;北方人不承认我讲是北方话。我是无家可归啊!”

唐弢先生自我解嘲般的开场没有半点大学者的架子,听众在笑声中更加钦佩先生的为人和学识。值得注意的是,闲聊式开场白适用于“大人物”用来展示自己的平易近人,非此场合最好不要用,因为这很容易让开场白变成白开水式的废话。

2.即景式

一上台就开始正正经经地演讲,会给人生硬突兀的感觉,让听众难以接受。不妨以眼前人、事、景为话题,引申开去,把听众不知不觉地引入演讲之中。可以谈会场布置,谈当时天气,谈此时心情,谈某个与会者形象……例如,你可以说:“我刚才发现在座的一位同志非常面熟,好像我的一位朋友。走近一看,又不是。但我想这没关系,我们在此已经相识,今后不就可以称为朋友了吗?我今天要讲的,就是作为大家的一个朋友的一点儿个人想法……”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如果天气阴沉沉的,你可以这样开头:“今天天气不太好,阴沉昏暗,但我们却在这里看到了一片光明。”接着转入正题,讴歌教师的伟大灵魂和奉献精神,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和人类的未来。

即景式最适用于没有任何准备的即兴演讲。这种开场白不是故意绕圈子,不能离题万里、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否则会冲淡主题,也使听众感到倦怠和不耐烦。演讲者必须心中有数,还应注意点染的内容必须与主题相互辉映,浑然一体。

3.故事式

用形象性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作为开场白会引起听众的莫大兴趣。选择故事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要短小,不然成了故事会;要有意味,促人深思;要与演讲内容有关。

1962年,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一草一木,令他眷恋不已,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时光。在授勋仪式上,他即席发表演讲,他是这样开的头:“今天早上,我走出旅馆的时候,看门人问道:‘将军,你上哪儿去?’一听说我到西点时,他说:‘那可是个好地方,您从前去过吗?’”

这个故事情节极为简单,叙述也朴实无华,但饱含的感情却是深沉的、丰富的。既说明了西点军校在人们心中非同寻常的地位,从而唤起听众强烈的自豪感,也表达了麦克阿瑟深深的眷恋之情。接着,麦克阿瑟不露痕迹地过渡到“责任——荣誉——国家”这个主题上来,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故事式开场白容易调动听众的注意力,对语言技巧的要求也比较简单,故初学演讲者特别适合于选用故事式开场白。如某理财专家在作演讲时,是这样开始他的演讲:

大家一定会记得这样一个传说吧:阿拉伯有个神奇的山洞,里面收藏了40个大盗偷来的金银财宝和珍珠玛瑙。只要掌握了一句咒语,洞门就会自动打开。有一天,一个叫阿里巴巴的人无意中知道了这句咒语,他打开了这个财宝之门,成为巨富。

演讲者以人们熟知的阿拉伯传说作为开场白,接下来就阐述理财的几句“咒语”,获得了较好的演讲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故事式的开场白要避免复杂的情节和冗长的语言。

4.开宗明义式

开门见山,用精炼的语言交代演讲意图或主题,然后在主体部分展开论述和阐述。这种开场白方式可称之为开宗明义式。

1883年,马克思逝世,恩格斯发表了著名的题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演讲: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静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恩格斯的开场白以简洁的语言交代了演讲的中心论点:马克思的逝世;马克思的逝世是无产阶级不可估量的损失。

开宗明义式开场白适合用于领导者们在正规、庄重的演讲场合使用,它要求演讲者具有较好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