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精准表达

在拒绝时附带合理的解释

字体:16+-

很多人在拒绝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说个“不”字,就让对方打道回府,并自以为这样可以节省双方的时间,也是高效率的体现。但事实上,这不仅会让对方感到难受,而且会引起对方的猜疑。同时,你今天拒绝时的潇洒或许会成为你未来某一天请求时的尴尬。相反,如果你在拒绝的时候附带合情合理的解释,对方谅解了,事情或许就会顺利许多。

陈芳和李华在大学时确定了恋人关系,毕业后却没能在一座城市工作。后来,陈芳的父母考虑到他们两个人的工作城市离得太远,就劝她在家乡找一个离家近点儿的男朋友。虽然陈芳刚开始不太乐意,但毕业一年后,她和李华基本上是聚少离多,感情也有点儿淡了,便决定向对方提出分手。

思索了许久,陈芳也不知道该如何向李华表达,最后索性在电话里对对方说:“我们分手吧!”毫无疑问,对于女朋友这突如其来的请求,李华非常吃惊,便问她原因。陈芳也是打算强硬到底了,很干脆地说:“没什么原因,就是不想处了,要和你分手。”

陈芳以为只要不和李华联系了,对方很快就会死心,但结果恰恰相反。李华因为不明白陈芳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内心很是纠结。后来,当李华给陈芳打电话的时候,他发现她已经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给屏蔽了,打不进去。但是李华仍然不死心,决定亲自到陈芳工作的城市一探究竟。因为没找到陈芳本人,他甚至直接找到了陈芳的家里。结果,在陈芳的家里,李华因为情绪激动,和陈芳的父母发生了口角,最终还差一点儿动起手来。

原本只是一件普通的分手事件,结果因为提出方不给任何解释,导致后面引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原本只是为了省事而不做解释,结果却更麻烦了。其实不管是家人要再给陈芳找男朋友也好,还是嫌李华工作的城市离得太远也好,只要把话说明白了,就不会造成后续的一系列麻烦。

事实上,不仅感情方面的拒绝需要理由,其他情况的拒绝也是如此。比如,领导对下属说:“不要找理由,就问你能做不能做?”下属说:“不能。”领导肯定会怒问:“为什么?”下属可能会疑惑地问道:“你不是说不要找理由吗?”领导肯定也会说:“不找理由不代表没有理由。”

由此可见,不管一个人怎样说,在被拒绝之后,都期待合理的解释。

生活在如今的社会,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不可避免地和他人扯上关系。我们要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几十年,而且在这期间要接触那么多的人,自己不做任何解释的行为将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有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自生自灭”,但肯定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会成为你人生路上的阻碍。所以说,拒绝的时候是否解释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问题,也是涉及你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拒绝后的解释不仅很有必要,而且理由必须充分,不能糊弄对方。要知道,敷衍、糊弄的解释早晚有一天会被发现,到时候,尴尬的反而是你自己。所以说,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对方,不管是考虑到现在,还是着眼于将来,一个充分、合理、得体的解释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