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管理学家德尼摩提出:“凡事都应有一个可安置的所在,一切都应在它该在的地方。”
德尼摩定律告诉我们,每个人,每样东西,都有一个它最适合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运用到实践中,对个人来说,德尼摩定律要求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这样才可能激发我们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才可以心安理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道理也是在此。
研究表明,一个人认为值得做的工作,一般要符合这几个条件:符合自己的价值观,适合自己的个性与气质,工作中能让自己看到成功的期望。达到这几个标准,人们在工作时就能很好地投入;达不到这个标准,人们就会倾向于懈怠。这样做事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了,做事者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德尼摩定律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人生中最可贵的是要认清自己的能力,不要好高骛远。所做的事业不在于大,而贵在适合自己,只要努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就能获得成功。
相信很多人都在《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中收获了广博的知识。不过,有一个小男孩在学会了大量知识的同时,还发现了这本让无数人心悦诚服的百科全书的不足之处。
他自信地说:“这样的书被文字填得满满的,笨重的书卷中除了这些呆板的文字,就是那些插图,虽然它能够体现爱迪生的留声机的外观,却不能让我听听它刺耳的声音……”
男孩带着这样一种独特的想法,选择到西雅图湖滨中学读书,因为这是美国最早开设电脑课程的学校。只是,在这个学校里仅有一台租来的终端机,它的租金当然不菲。
当他第一次接触到电脑的时候,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身体中所有的好奇细胞一时间都被激活了。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钻进计算机房去操作那台终端机,一边操作,一边思考,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13岁那年,他就独立编出了第一个电脑程序——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玩月球软着陆的游戏。这样的成绩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同时也增加了他对电脑软件的兴趣,而且已经入迷到神魂颠倒的地步了。
但是,就在他满心欢喜之际,一件令人失望的事情发生了:由于学校再也支付不起终端机昂贵的租金,把仅有的这台终端机退了回去。
这些日子,他早已习惯了终端机的陪伴,没有终端机的生活,他感觉很痛苦。后来,他和同学们四处奔走,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就是帮助一家电脑公司清除电脑软件中的故障,用这个报酬来支付他们操作电脑的费用。
他在这段时间里,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电脑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知识,而且他的实际操作技能也大大提高了,这为他日后的软件研究开发打下了精深的功底。
就在这个时候,他坚定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把世界引向未来的高速发展之路。
17岁那年,他考进了哈佛大学。上学的时候,他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的一个版本。
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继续深造,选择软件开发。
随后,他一手创办了微软公司,并逐渐将软件产业化。如果你的办公桌上有一台个人电脑,里面装有的微软操作系统就是他的杰作。
他使个人计算机成了日常生活用品,并因此改变了每一个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以及联络方式,把世界带入了先进的科技时代。
是的,这位伟大的智者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一个有大作为的人,他重视的是生命如何存活的问题,知道优劣胜败,适者生存,所以他会兢兢业业地找出自己的定位点在哪里。若想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筹帷幄。
正如比尔·盖茨那样,能够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果断的取舍,放弃哈佛的学业,去追寻理想,这样无坚不摧的勇气就是来自于他找到了人生中适合自己的角色位置。所以,他收获了成功人生。
比尔·盖茨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与我从小就喜欢电脑是分不开的,回想起来,我不过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做了适合我做的事。”
在人生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只有找准了这个位置,你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当然,找出自己的位置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经历、知识和经验的一些积累,需要选择的智慧和有放弃的决断。
当你有了思考人生的能力,就一定要仔细想想自己最适合扮演什么角色,给自己定位成哪种角色才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塞涅卡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高情商者之所以能够拥有成功的人生,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掌握好自己手中的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一旦决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就会全力驶向那里,一步一步地靠近成功。
在人生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只有找准了这个位置,你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一旦发现这个位置不适合自己时,那就要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