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据有关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夫妇核心家庭提高幅度显著,实行二十余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是这一家庭类型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核心家庭里,父母对孩子是“一对一”的教辅关系,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辛劳。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受榜样力量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也就是说,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影响。
这是一个典型的核心家庭——
夫妻俩接女儿放学回家,车开到一半,两人不知道为什么吵了起来。声音越吵越大,他们干脆把车停到路边讨论起了离婚的事。5岁的女儿坐在后排一直没有说话。
一转头间,妈妈发现女儿居然在后排坐着画画:两个大人冷冷地对立,中间躺着一个小孩。
“地上的小孩怎么了?”妈妈问她。
“死了!”她说。
“这小孩是谁?”
女儿背转身子说:“是我。”
“你怎么会死了呢?”
沉默了半晌,女儿说:“因为爸爸妈妈吵架、分手……”
夫妻俩默然了。他们都在心里暗自思忖:就算仅仅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应该少吵架。
孩子的内心是敏感而脆弱的,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安定、安心、安全的环境与父母完整的爱。父母和和气气、恩恩爱爱,就能让孩子拥有一个温暖安全的生活港湾,就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拼搏进取的力量。
可是,在核心家庭里,由于缺乏第三方的意见参考,大多数父母在养儿育女方面表现得有些“嫩”,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把握教育的度,以至有时竟“过了头”——
胜胜一直让爸爸引以为荣,可是最近,胜胜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爸爸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孩子会对自己说出“我要杀了你”这样的话。事实上,在爸爸的严厉管教下,胜胜3岁不到就会背近百首唐诗,4岁就对大街上的汽车品牌“如数家珍”。不得不承认,小时候的胜胜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而这“可爱”的背后却是爸爸近乎“严苛”的灌输型教育方式。
在胜胜上三年级时,他突然出现了“**秽语症”的症状,身体发生**的同时,对学习也彻底丧失了兴趣。已经退学的胜胜目前正在接受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爸爸后来后悔莫及:“如果当初我能多参考成功家长的教子经验,断不至于成为现在这样子。”
可以说,胜胜之所以出现**秽语症和厌学情绪,是爸爸对孩子早教不当造成的。面对林林总总的早教课程、教材,家长恨不得让孩子掌握所有的知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他们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家长因为互相攀比而让孩子吃教育的“夹生饭”,这种做法其实只是搞无谓的脑力重复劳动,并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据调查,20%的儿童多动症、**症伴有厌学情绪是由不适当的早期教育所、引起的,而且这个比例正在不断上升。
古语云:“欲速则不达。”急于取得教育成果只能使教育结果与教育者的初衷背道而驰,致使孩子难以健康发展,甚至还会伤害孩子的心灵,引发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小明去远方,把他在山中的庭院交给朋友小鹏留守。小明是个勤快人,把院子里的杂草除得干干净净,而小鹏却有些懒,除了偶尔扫一下落叶,那些杂草却不去拔。回来后,小明发现初春院子里冒出了几簇草,后来能辨认出其中几株腊兰,据说,腊兰一棵至少值万余元。小明很吃惊,叹息说:“我几乎毁掉了一种奇花啊,如果我能耐心地等那些杂草长大,看看它们是什么,那么几年前我就能发现腊兰了。”
是的,我们总是盲目拔掉那些还没来得及开花的野草,没有给予它们开花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使许多原本珍奇的“腊兰”与我们失之交臂。
当前,大家都在提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是一个很片面、有些急功近利的口号。作为核心家庭的父母,应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给每一个孩子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不要盲目地拔掉任何一棵草。
为了教育好孩子,需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此处,核心家庭的父母应多一些参考外界的意见,尽量避免一厢情愿的施教方式。既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又要做到不急不躁,耐心地等待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