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一生

英国家长这样教育孩子

字体:16+-

在英国的家庭中,绝对看不到对孩子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家长们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家长体罚孩子,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体罚学生的规矩。

在一般家庭中,家长不允许5岁以下的孩子挑吃挑穿,到了该做什么的时候一律按规矩办事,故意犯错误和欺负幼小,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英国家长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子不教,父之过”也是英国家长的观点。他们认为,应对孩子长大成人后的行为负责,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作为家长就没尽到教育的职责,这样的家长是不称职的,他们应该感到愧疚,向社会检讨。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作为家长会悉心照料他们,但不应娇宠、溺爱他们。所以,英国的年轻家长很少将孩子抱在怀里,而是让他们随便地爬、随意地玩。如果孩子不慎摔倒在地,英国家长绝不会马上扶他们起来,而是争取让孩子自己站起来,用一点一滴的小事去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使孩子明白,他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依靠家长去生活,而完全要靠自己。所以,在英国的家庭里,孩子永远不是中心。这一点西方大部分国家的观念是一致的。

在英国,无论是富人家庭还是平民家庭,无论条件如何,都不会对小孩娇宠,人们会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艰苦的环境,让孩子在其中遭受人为的艰难,磨炼他们的意志,以便在以后的生活中应对各种困难。公学是英国的贵族学校,有些公学举世闻名。公学学费昂贵,在公学里上学的学生强调品学兼优。然而,在公学里读书的富家子弟却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校方故意将伙食弄得很差,又缺少取暖设备……在公学里,人们以吃苦为荣,以意志坚定为高尚,树立一种合乎自然的价值观。在英国家长的眼里,这是一种模拟的生活环境,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环境的磨炼,练习许多实际生活的本领,以增强在艰难的环境下生活的能力。这也是对孩子的爱的另一种表现,这种爱超越了对孩子的呵护,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真爱。

“传统是无所不在的,一旦形成传统,习惯就会不问理由地存在于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当中,具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成为不问其所以然则然的自觉。”传统的人文思想作为一种传承深深地植根于英国家长的头脑中,成为他们认识事物的标准和价值所在,也成为他们行为的主导。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家长的认识是那样的统一,以至于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按传统办事、按传统的标准去评定孩子的行为。几乎所有的英国家长都认为孩子应该懂得忍耐,因为现实的成人社会里有太多需要忍耐的事情。他们认为,缺乏忍耐和自我克制是最令人瞧不起、最没有修养的。即使是孩子,如果不能学会忍耐,将来也不会有大的作为。所以,在家庭中,如果孩子受到一般性的伤害,即使他们大哭大闹也绝不会在家长那里得到安慰和同情。相反,对那些不能忍受疼痛而肆意大哭的孩子,家长会给予严厉的训斥。这样,日子久了,孩子渐渐地就会明白,他是生活在一个只能依靠自己的环境当中,不管是哪种痛苦,都不必求助别人,要自己去忍耐。时间一长,孩子的坚忍性格就自然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有助于成就伟大的事业,这是英国家长一致的看法。

英国家长的一系列做法,使孩子长大后受益匪浅,多数人在后来的生活中深深地领会了家长的良苦用心。所以,有过这种经历的英国孩子在其成人后也会这样去要求他们的孩子,如此便形成了传统,成为英国儿童教育的一种固定的模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