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家长应积极应对孩子的坏脾气

字体:16+-

场景一:

一次,州州妈妈领着3岁的州州逛商场,她打算给自己选衣服,州州却吵着要去买玩具。妈妈说买完衣服,再去看玩具,可是,州州非要坚持现在就去,还坐到地上号啕大哭,弄得妈妈十分难堪。

场景二:

淼淼过生日时,请了很多小朋友到家里玩儿。小朋友们争抢淼淼的新玩具,不知是谁不小心把玩具摔坏了,淼淼大发雷霆,不停责怪小朋友。妈妈劝他,淼淼还跟妈妈闹了起来。

场景三:

丁丁爸爸在家赶写一篇文章,丁丁非要爸爸陪他玩。爸爸不答应,丁丁就不停地哭喊,还乱扔东西,爸爸发火了。这时丁丁的奶奶赶紧过来袒护孙子,丁丁更是闹翻了天。

孩子养成乱发脾气的坏习惯是爸爸妈妈所不希望看到的。孩子乱发脾气会影响其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

1.孩子乱发脾气的原因

(1)自身的的原因。3岁以后,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但因为语言发展不成熟,还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只能以“发脾气”的方式达到目的。

(2)家长过分迁就孩子,放任、溺爱孩子。一些家长平常过分纵容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导致孩子不懂得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遭到拒绝,他们就乱发脾气,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尤其是当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没有引起大人的重视,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乱发脾气,形成习惯。

(3)家长的虚荣,促成了孩子的坏脾气。由于爸爸妈妈的虚荣心,总要使孩子在任何物质享受上超过别人。别的孩子有的自己孩子要有,别的孩子没有的,自己孩子也要有。爸爸妈妈省吃俭用,给孩子买钢琴、电子琴,即使自己的孩子没兴趣,也要满足爸爸妈妈的虚荣心,在不知不觉中使孩子滋生了自高自大的心态,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在家中不服爸爸妈妈管教,在学校不听老师教导,形成了以“我”为中心,一切按“我”的意愿去做的习惯,一旦不顺他的心,他就会乱发脾气。

(4)家长的教育态度过于严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比较粗暴,动不动就训斥孩子,使孩子对各种事情没有任何解释和发言权,这样会使孩子减少或缺乏学习用语言正确表达情感的机会,这就有可能使孩子最终学会粗暴待人等不良习惯。

2.孩子乱发脾气的控制和纠正方法

孩子不良的情绪妨碍他的健康性格的成长,家长一定要给予重视。要想帮助孩子快乐成长,关键是帮助孩子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对情绪的认知和表现,会影响孩子的做事态度与做事方法。因此,当孩子乱发脾气、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加以控制和纠正:

(1)当你发现孩子要发脾气时,不妨先发制人。孩子在一些地方特别容易发脾气,如在商店里或家里来客人时,家长在这些场合往往态度过于温和、妥协,使孩子有可乘之机。所以,越是这样的场合越要态度坚决,使孩子不敢再利用这些机会提要求。

如果家长控制得当,很多孩子有过一两次经验后,很快就会纠正乱发脾气的行为。

(2)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冷落孩子,发完脾气后教育孩子。“妈妈不喜欢你发脾气,你哭就哭吧,什么时候不哭了,妈妈才理你”。一定不要因心疼孩子或别的原因放弃原则。

由于孩子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比较差,他们时不时地发“小脾气”是常见的事情,有时不见得是什么异常现象,也不需要特别地加以“控制”,大人采取视而不见的冷处理办法,孩子的脾气可能很快就烟消云散。

(3)孩子发作之后,对其加以适当的惩罚,你可以让他道歉,保证以后不再这样做。如果这次是重犯错误,还可以给予一些具体的处罚,如不许玩玩具,不许看电视等。总之,要让孩子感到发脾气带来的后果简直糟透了,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

(4)把握一切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说:人的很多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当孩子放弃了自己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的心里产生一种愉悦感,促使他产生更多的积极行为。

(5)如果孩子之间发生了争吵打闹,最好的办法是引导他们辩明是非后自己去解决问题。如果吵闹得不可开交,只要不出现危险或互相伤害,家长就不要急着去阻止,而要先让孩子平心静气地安定下来,再让他们各自讲出自己的理由。

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诉说,观察孩子的交往行为,了解孩子的社会交往处理能力,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引导孩子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对方的理由、接纳对方的意见,最终达到互相谅解、握手言和。

(6)当孩子固执乱发脾气时,家长应立即指出他的错误,直到孩子“软”下来。而当孩子有所进步,如同样一件事,孩子在以前会乱发脾气,现在不再乱发脾气或乱发脾气减轻了,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希望孩子能坚持下去。长此以往,孩子正确的行为得到巩固,错误的行为会逐渐消除。

(7)让孩子参加一些“磨性子”的活动。比如,让孩子参加学校或校外的书画兴趣小组,在书画练习中陶冶性情;让孩子一起剥毛豆,理韭菜,参加诸如此类的家务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力和毅力;在双休日,与孩子一起进行登山、远足等活动,磨炼孩子的意志,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许多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实施一年后,爱发脾气的孩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8)教育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孩子自制力一般都很差,当他发脾气时,你可以这样告诉他:当他想要发脾气时,可反复默念“不要发火”、“没什么要紧的”等放松的语句;或者让他到外面去玩,这样“气”头一过,也就不存在发脾气的事了。

(9)少责备,多赞扬。孩子发脾气时,不要过多责难,更不应实行体罚。那样做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父母应更多地关注孩子平和的行为,并就这些行为加以赞扬,投去赞许的笑容,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平和的个性。千万不能让孩子时时提心吊胆,总是担心自己又做出激烈的让父母讨厌的行为。孩子越是提心吊胆,就越容易出格,越容易发脾气。

另外,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发脾气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越闹越僵,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当孩子发脾气时,不妨让他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别人对他发脾气,他的心里会是什么感觉。让孩子想想发脾气的后果,学会“三思而后行”,他的脾气就会慢慢平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