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神话系列丛书:财富的蓝图

第六节 李嘉诚的智慧人生

字体:16+-

用人之道

“做人的一等智慧,经商的一流学问”。意思是说你要相信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财力,也不是表面上让人听你的,那是最重要的。

出身寒门的李嘉诚通过半个世纪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商界名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每当提起他的成功,李嘉诚总是坦然告知,良好的处世哲学和用人之道是他成功的前提。

白手起家的李嘉诚,在其长江实业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敏锐地意识到,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一个企业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管理和专业人才,而他当时的企业所面临的人才困境较为严重。

李嘉诚克服重重阻力,劝退了一批创业之初,帮助他一起打江山的“难兄难弟”,果断起用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专业人员,为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与此同时,他制定了若干用人措施,诸如开办夜校培训在职工人,选送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出国深造,而他自己也专门请了家庭教师学习知识、自学英语。

在李嘉诚新组建的高层领导班子里,既具有杰出金融头脑和非凡分析本领的财务专家,也有经营房地产的“老手”,既有生气勃勃、年轻有为的香港人,也有作风严谨善于谋断的西方人。

可以这么说,李嘉诚今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和他回避了东方式家族化管理模式分不开的。

他起用的那些洋专家,在集团内部管理上把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带入长江集团,使之在经济的、科学的、高效益的条件下运作。

对外,李嘉诚不但把西方人作为收购的主要对象,而且让西方人作为进军西方市场的主导。

精于用人之道的李嘉诚深知,不仅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大胆起用不同才能的人,而且要在企业发展的同一阶段注重发挥人才特长,恰当合理运用不同才能的人。因此,他的智囊团里既有朝气蓬勃、精明强干的年轻人,又有一批老谋深算的“谋士”。

在总结用人心得时,李嘉诚曾形象地说:“大部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需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材而用为原则。这就像一部机器,假如主要的机件需要用五百匹马力去发动,虽然半匹马力与五百匹相比小得多,但也能发挥其部分作用。”

李嘉诚这一番话极为透彻地点出了用人之道的关键所在。

李嘉诚认为,爱国不论贫富,人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爱国是与生俱来,无分阶级地位的,一个人一定要有国家及民族观念,不论贫富都要爱国爱家。如果一个人没国家民族观念,即使富有,也实在令人惋惜。

管理艺术

一间小的家庭式公司要一手一脚去做,当公司发展大了,便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令他们感到安心,这是十分重要的。

管理之道,简单来说是知人善任,但在原则上一定要令他们有归属感,要他们喜欢你。

由1950年数个人的小型公司发展到今天全球55个国家超过20万员工的企业,李嘉诚不能和那些管理学大师相比,他没有上学的机会,一辈子都努力自修,苦苦追求新知识和学问,管理有没有艺术可言?他有自己的心得和经验。

14岁,穷小子一个的时候,李嘉诚对自己的管理方法很简单,知道必须赚取足够一家勉强存活的费用。

知道没有知识改变不了命运,知道当天的我没有本钱好高骛远,也想飞得很高,在脑海中常常记起祖母的感叹:“阿诚,我们什么时候能像潮州城中某某人那么富有。”

一方面紧守角色,虽然他当天只是小工,但他坚持每样交托给他的事都做得妥当出色,一方面绝不浪费时间,把任何剩下来的一分一毫都购买实用的旧书籍。

李嘉诚知道要成功,怎能光靠运气,欠缺学问知识,程度与人相距甚远,运气来临的时候也不知道。讲究仪容整齐清洁是自律的表现,谁都能理解贫困的人包装选择不多,但能选择自律心灵态度的人更容易备受欣赏。

22岁李嘉诚成立公司后,进取奋斗的品德和性格对他而言层次有所不同,知道光凭能忍、任劳任怨的毅力已是低循环过时的观念。

成功也许没有既定的方程式,失败的因子却显而易见,建立减低失败的架构,是步向成功的捷径。

知识需要和意志结合,静态管理自我的方法要延伸至动态管理,理性的力量加上理智的力量,问题的核心在如何避免聪明组织干愚蠢的事。

“如果”一词有新的意义,多层思量和多方能力皆有极大的价值,要知道“后见之明”在商业社会中只有很狭隘的贡献。

人类最独特的是不仅是我们有洞悉思考事物本质理智,而是我们有遵守承诺、矫正更新的能力,坚守价值观及追求目标的意志。

李嘉诚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翻阅的是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书,表面上挺沉闷,但别人会计处理的方法的优点和漏弊,方向的选择和公司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启示。

对他而言,管理人员对会计知识的把持和尊重,正现金流的控制,公司预算的掌握是最基本的元素。

还有两点不要忘记,第一,管理人员特别要花心思在脆弱环节。

第二,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均是一种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想当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项重大责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模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

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变为能力的催化剂。

这“化学反应”由一系列的问题开始,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中,要经常反思自问,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伟的梦想,我懂不懂得什么是节制的热情?我有拼战命运的决心,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资讯有机会,有没有实用智慧的心思?我自信能力天赋过人,有没有面对顺流逆流时懂得恰如其分处理的心力?

你的答案可能因时、因事、因处境,审时度势而有所不同,但思索是上天恩赐人类捍卫命运的盾牌,很多人总是把不当的自我管理与交厄运混为一谈,这是很消极无奈和在某一程度上是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

其次,成功的管理者都应是伯乐,摩登伯乐的责任在甄别、延揽“比他更聪明的人才”,但绝对不能挑选名气大但妄自标榜的企业明星。

挑选团队,有忠诚心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要谨记光有忠诚但能力低的人和道德水平低下的人同样是迟早累垮团队、拖垮企业,是最不可靠的人。

要建立同心协力的团队第一条法则就是能聆听到沉默的声音,问自己团队和你相处,有无乐趣可言,你是否开明公允、宽宏大量,能承认每一个人的尊严和创造的能力,有原则和坐标而不是费时失事矫枉过正的执著者。

聪明的管理者专注研究精算出的是支点位置,支点的正确无误才是结果的核心。

这门功夫倚仗你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能否洞察出那些看不见的联系之层次和次序。

今天我们看见很多公司只看见千斤和四两的直接可能而忽视支点的可能性,因过度扩张而陷入困境。

最后,好的管理者真正的艺术在其将新事、新思维与传统中和更新的能力。

人的认知力由理性和理智的交融贯通,我们永远不是也永远不能成为“无所不能的人”,有时我很惊讶地听到今天还有管理人以“劳累”为单一卖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方法重要,君子的定义也同样重要,要保持企业生生不息,管理人要赋予企业生命;这不单只是时下流行在介绍企业时在Powerpoint打上使命,或是懂得说上两句人文精神的语言,而是在商业秩序模糊的地带力求建立正直的方针。

这路并不好走,企业核心责任是追求效率及盈利,尽量扩大自己的资产价值,其立场是正确及必要的。

商场每一天如严酷的战争,负责任的管理者捍卫企业和股东的利益已经天天筋疲力竭,永无止境的开源节流,科技更新及投资增长,却未必能创造就业机会,市场竞争和社会责任每每两难兼顾,很多时候,也只能是在众多社会问题中略尽绵力而已。

成功格言

1.商业的存在除了创造繁荣和就业,最大作用是服务人类的需要。企业是为股东谋取利润的,但应该坚持固定文化,这里经营的其中一项成就,是企业长远发展最好的途径。

2.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也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效率为核心,重建企业形象。

3.领导全心协力投入热诚,是企业最大的鼓动力。与员工互动沟通,对同事尊重,才可建立团队精神。人才难求,对具备创意、胆识及谨慎态度的同事,应给予良好的报酬和显示明确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