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斯曼看似无意的举动其实是他精心设计的,因为直接提议更换指数表,可能被工头一口拒绝。对待固执的人如果开门见山,即使磨破嘴皮向他说明新式指数表的优点,工头也不愿意接受。霍斯曼巧妙地运用了欲擒故纵的方法,让工头先对新式指数表产生兴趣,然后再进一步说明其优劣,最终不动声色地让对方主动要求更换指数表。霍斯曼在合适的时机说明了新式指数表的优势,从而使工头自愿使用新式的指数表。
在工作中,我们若想寻求同事的帮助,要善于找到合适的理由,使对方在心理上愿意接受,而不是苦苦哀求。
身在职场,我们必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同事之间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竞争。在既矛盾又统一的合作背景下,与同事之间进行说话,就必须开诚布公、相互尊重,同时要注意说话技巧,要选择合适的方式,使大家和睦相处,和谐共事。
同事之间交流最多的是工作。为了工作,有争议也很正常,不过要注意,别把“争议”演变成“争吵”。聪明的人知道发脾气是最愚蠢的行为,因为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自己成为办公室里的“刺猬”。面对争议,以柔克刚是聪明人的做法,这样既不会伤和气,又能达到目的。失去理智的吵闹,甚至用言语攻击对方的做法是缺乏修养的表现。与同事讨论工作的原则是,针对事情而不针对人;要用无可辩驳的事实从容镇定地说服对方。
同事相处难免会产生误会,巧妙地化解这些摩擦,也是一项重要的本领。和同事产生误会后,你首先要做的不是为自己辩解,而是真诚地向对方表明心迹,找到问题的症结,及时解决。在摩擦的端口上,每个人都会有抵触情绪,这时辩解往往越描越黑,起到反作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请别人帮忙调和。
同事间的误会,很多是一时的口无遮拦引起的。与同事相处,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言行,避免因为口误造成不愉快。如果不小心说话伤了人,一定要及时纠正,避免对方难堪。
有的人喜欢对同事评头论足,这是不成熟的表现,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对别人指手画脚会招来同事的厌烦。搬弄是非、胡说八道更不可取,这样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团结,而且会严重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在办公室里营造和睦的气氛。
与同事相处,话太少不行,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不善交往;话多了也不行,容易让别人反感,而且也容易让别人误解,认定你是个乌鸦嘴。所以,说话一定要讲分寸,该说的,一定要说,说得到位;不该说的,一定不说,要恰到好处,适时打住。
不管同事怎样冒犯你,或者你们之间产生什么矛盾,都要“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一句,不如少一句,凡事要忍让一些,日后你有什么差错,同事也不会做得太过分,不至于推你走向绝境。
当你偶然发现某位跟你十分投契的同事,竟然在你背后四处散播谣言,数落你的不是和缺点,这时你才猛然觉醒,原来平日的喜眉笑目,完全是对方的表面文章。你会痛心地想:跟他一刀两断吧。然而,大家是同事关系,你若摆出绝交态度,一定会吃亏。别人会以为你主动跟他反目成仇,问题必然出在你身上,这无形中给对方一个借口去伤害你,这样做就太不理智了。
更何况,你俩还有合作机会,上司也最不喜欢下属因私事交恶而影响工作。所以,你应该冷静地面对,千万别说出过火的话来,这样对谁都不利。
“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这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却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大多数人都多多少少地在背后说过别人,只是所说的是好话还是坏话就无从考证了。不过,经常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肯定不会是受欢迎的人。
凡是有点头脑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这么想:这次你在我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下次你就有可能在别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这样一来,你给别人的印象就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在职场中,常常会遇到别人在你面前说另一个人的坏话,对此,你就得端正态度,用辩证的思维去考虑这种情况,把握好应对的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