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回话的艺术

拒绝也要看时机

字体:16+-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当别人在请求自己做某件事的时候,不好意思拒绝。有时候,即使知道那件事自己可能做不到,也会勉为其难地应承下来。结果,不仅给自己增添很多无谓的烦恼,也会让别人觉得你没有用心去做。很多人在拒绝别人的时候,因为不好意思,所以在态度上犹豫不决,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在这种心理的制约下,最终往往是依照对方的意图行事。即使拒绝了对方,其态度也容易使对方产生误解,认为你拿架子,不够朋友。因此,要想使自己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不致惹出许多麻烦,首先要克服这种“不好意思”的心理障碍。

国外研究拒绝艺术的专家强调,要建立这样一种意识:“你有权利说不,你不必因为对人拒绝了一件事而感到不好意思。”这样,你在拒绝别人的时候就会心地坦然、举止大方、态度明朗,避免被误解和猜疑。即使对方开始会对你的拒绝产生失望和遗憾,但由于你的态度、表情向对方表明你是坦诚的,使对方受到感染,容易弱化对方心中的不快。如果你自己都觉得拒绝不应该,心里发虚,那么你的态度、表情就会迟疑不决,对方也会觉得你拒绝的理由是不可信的。

比如,在商场买衣服,你看中了一件裙子,款式和颜色都让你十分满意,但在价钱上你却觉得不够理想。但是看到售货员的热情服务,你又觉得如果不买这件裙子很不好意思。有的售货员就是利用顾客的这种心理,你越是犹豫,她的服务就越是热情周到,帮你量好尺寸、试大小,甚至动手包装好,放进你的购物袋里,造成既成事实。

对于初次交往的男朋友,你心里也许还在犹豫,还在考虑是不是要接受他,因为他的长相实在让人爱不起来。但是,由于这个人是你的好朋友介绍的,或者这个人就是你好朋友的好朋友,使你在拒绝上产生了犹豫。虽然每次见面都会让你觉得不舒服、不愉快,恨不得马上逃得远远的,但你一想到对方的身份,就不得不仔细斟酌。小伙子却对你一见倾心,温情脉脉,你的好朋友也觉得好事可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一再丧失拒绝的机会,勉强从事,这样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

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是因为不好意思说出那个“不”字,而买了不称心的衬衫,嫁了自己不喜欢的男人,答应了自己办不到的事情,耽误了自己不应该耽误的约会。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你很可能也会遇到下列的情形:一个品行不良的熟人来缠住你,非要向你借钱不可,但你知道,如果把钱借给他,便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你的顶头上司在增减人员上向你提出一些建议,但是这些建议又不符合公司的现实情况。

在你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肯定会拒绝。可是在拒绝之后,也许就会伤了和气,遭人厌恶,被人误会,甚至和别人积怨。要避免这种情形发生,唯一的方法就是掌握拒绝的艺术,要运用智慧。有这样一个事例:

在美国某电子公司的一次会议上,公司经理拿出一个他设计的商标征求大家意见。

经理说:“这个商标的主题是旭日。这个旭日很像日本的国旗,日本人民见了一定乐于购买我们的产品。”

营业部主任和广告部主任都极力赞成经理的构想,但年轻的销售部主任说:“我不同意这个商标。”经理听了感到很吃惊,全体人员都瞪大眼睛盯住他。

年轻的销售部主任没有同经理争论那个设计是否好看,而是说:“我恐怕它太好了。”

听了这句话,经理觉得很纳闷,然而脸上带着笑说:“你的话叫我难理解,解释来听听。”

“这个设计与日本国旗很相似,日本人喜欢,然而,我们并不止日本一个市场,我们还有中国的市场。仅仅考虑到日本市场而忽略了中国,这不是同本公司要扩展对华贸易营业计划相抵触吗?这显然是顾此失彼了。”

“天哪!你的话高明极了!”经理叫了起来。

向有权威的人士表示反对或拒绝,在回话时,你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还要注意技巧。年轻主任用一句“我恐怕它太好了”先抚平了经理的不快,使他不失体面。后来他用更充分的理由,提出反对经理的意见,经理也就不会感到下不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