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分寸,不能尖酸刻薄,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言语伤人,有时候是不知不觉的。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的人可能从此怀恨在心。如果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将来还有可能会因为一句话而报复你。社会上,许多的怨仇和误会,都是因为说了一句不恰当的话而造成的。因此,说话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可不谨慎。少言就寡过,何必多说话呢?人家不会把你当哑巴。
新到一个公司,因为对环境和新同事都不是很熟悉,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这个集体,避免受到排挤和孤立。正因为大家都不是很熟悉,所以说话的时候必须注意分寸,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每说一句话之前,都先考虑一下是否合适。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有很多话是不能随意说的,否则会给人留下轻浮的印象。
有时候,话说得太多了,也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有些人在别人面前卖弄自己的所谓知识底蕴,自以为说得头头是道,精彩得不得了。无奈知识底蕴太浅薄,话说得再多,兜兜转转还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导致听者纷纷昏昏欲睡。然而这种冷落似乎并不会让他那张滔滔不绝之嘴因此而收敛,若逢得谁很客套地捧他两言,他那说话的“热情”就更拦不住啦!殊不知非理性的热情会让人的情绪同样处于非理性的亢奋,有多少为求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彩,反倒造成口误连连?如果只是一般性的交谈而出现口误还能让人一笑了之的话,那么一些领导也张嘴闭嘴就犯这类低级的毛病就叫人实在是笑不起来了。即使口误本身有些可笑,但因为出自领导之口中,所以留给人们更多的则是困惑,真是不想惊人都难啊!
美国总统布什一直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他的新闻一直都被许多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他追求讲话讲到尽善尽美,结果屡遭失败,造成既不善也不美反成嘴拙的口误例子就有很多。
美国总统布什2004年8月5日在签署国防拨款法案后就反恐问题发表了演讲,在强调政府的反恐决心时,情绪就激动起来。他说:“我们的敌人变换手法,随机应变,我们也一样。”他接着说,“他们从不停止考虑危害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新途径,我们也一样。”奇怪的是,布什出现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口误,在场的所有美国高级军官和国防部官员居然没有一个人立即做出反应。也许是因为这些高官们早就习惯了怎样去适应布什这个老毛病。不过,布什这一次倒是意识到自己又没管好嘴,于是连忙不动声色地改口道:“我们会永不停息地思考最好的对策,尽力去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们必须永远想在敌人的前面!”布什爱说话,他的话比美国历届任何一个总统的都多,与此相应的口误率也最多。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布什向来嘴巴不太利落,说错话已经是家常便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