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思维训练营系列丛书:拿起你的放大镜

除害虫的七星瓢虫

字体:16+-

在20世纪的70年代,黄河下游种植的棉花和小麦受到了蚜虫的侵害。为了消灭蚜虫,当地的政府千里迢迢从外地请来了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有效地抑制了蚜虫的泛滥。

90年代,人们开始对七星瓢虫进行人工繁殖,利用七星瓢虫除害虫的做法很快推广到了全国各地。

七星瓢虫的平均寿命为77天,一年大约能繁衍6代。每只七星瓢虫最少产卵500颗,最多可达4000多颗,每天产卵的数量介于70~200颗之间,数量庞大。七星瓢虫家族成员众多,所吞食的害虫数目自然不少。

我们以烟蚜为例计算:一龄幼虫平均能够吞食10.7只烟蚜,二龄幼虫吞食33.7只,三龄幼虫吞食60.5只,四龄幼虫吞食124.5只,成虫吞食130.8只。一只七星瓢虫在一生中,可以进食上万头蚜虫。不过,它们捕捉猎物的能力还和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高温度能够大幅度提升它们的捕食能力。

当然,并非所有的瓢虫都是善类,其中有一些瓢虫是害虫。虽然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过我们不必担心七星瓢虫会被有害的瓢虫同化,也不能期望七星瓢虫能够感化有害的瓢虫。因为瓢虫之间有一个习性,那就是害虫和益虫彼此互不干扰,更不通婚,各自保留特性。

七星瓢虫是很容易发现并捕捉到的。冬天,我们可以在小麦油菜的根茎里寻找到七星瓢虫。为了保暖御寒,它们会选择日照较好的环境过冬。这时的七星瓢虫是无法动弹的,很容易捕捉到。

度过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后,七星瓢虫便开始活动,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它们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柳树、花丛等地随处可见到它们的身影。尤其在燥热的夏天,七星瓢虫无处不在。玉米地、萝卜地、白菜地更是它们的玩乐场。不过,在早晚气温较低时,七星瓢虫很少外出,你可以在温度最高的中午外出捕捉它们。不过,气候温暖的季节,七星瓢虫活泼好动,飞来飞去,难以捕捉。

用力过度会将七星瓢虫捏死,所以要注意保护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有假死的习性,只要感受到危险,它便会一动不动,想装死骗过敌人。这时候,我们只要轻轻一拨,便可手到擒来。

如果七星瓢虫不诈死,你可以连同七星瓢虫栖息的树枝和树叶一起摘下来,只要动作足够温柔,七星瓢虫是不会飞走的。

捕捉到七星瓢虫后,可以放在一个袋子里,将出口封死,然后用细针扎出一些细小的孔洞,让它们得以透气。这样,你就可以拿起你的放大镜,好好观察七星瓢虫啦。

注意:七星瓢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千万不可伤害它们,观察完毕要把它们放回大自然。

释放成虫,也就是我们平常见到的七星瓢虫,最好选择傍晚时分。当时气温较低,光线较暗,释放出去的成虫不易迁飞,操作方便,也便于你观察自由活动的七星瓢虫。

释放七星瓢虫的幼虫则相对复杂一些,要掌握四个技巧:

第一,掌握好释放时间,以傍晚为宜。因为傍晚气温较低,光线较暗,七星瓢虫活动性较弱,容易操作。

第二,采用成虫和幼虫混放的方式。因为幼虫没有迁飞能力,不会逃逸,而它也有吃蚜虫的本领。

第三,释放前一天不要喂食,这样在释放当天就可以降低七星瓢虫的活动能力。

第四,选择适宜的环境释放。稻田是七星瓢虫的主要栖息地。选择稻田释放它们,能够让它们安心,并很快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