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思维训练营系列丛书:拿起你的放大镜

弄蛇术

字体:16+-

蛇是一种危险的动物,却因此给喜好挑战的人带来了强烈的刺激感和兴奋感。人们在长期逗蛇弄蛇的实践中,创造了一项技能——弄蛇术,并刺激产生了一个行业——舞蛇业。而弄蛇术的兴起又带动了捕蛇业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乐趣的同时,给蛇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印度弄蛇术是享誉世界的艺术。每到庆典或重大活动,弄蛇人都会盛装献技,有一些零散的弄蛇人还会经常巡游各地进行表演,受到当地人和旅客的欢迎,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弄蛇表演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艺术,弄蛇人通常将蛇放到一个竹篮中,然后吹奏笛子之类的乐器,竹篮中的蛇听到乐声之后,会做出各种特殊反应。

经过研究发现,蛇类是没有外耳的,只有内耳,所以它们虽然不是聋子,却也近似失聪。所以蛇的起舞与笛声没有任何关系,它们与舞蛇人之间是不能通过声音来交流的。其实,聪明的蛇是通过敏锐地感受弄蛇人的动作,来“翩翩起舞”的。

弄蛇人通过不断变换双手姿势、跺脚等方式,向蛇发出讯号。蛇则根据笛子的左右摆动,感应弄蛇人跺脚产生震动,配合扭动身躯,做出多种“舞蹈”动作。只不过,每个弄蛇人都是高明的障眼法高手,他们会利用各种方法来掩藏“秘密”,让这些技巧不被在场的观众看穿。

除了传统表演,部分弄蛇者还有让眼镜蛇表演与猿打斗的环节。不过,这项演出十分稀少,因为不管是蛇类还是猿属,都容易在打斗过程中受伤甚至死亡,这对弄蛇人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还有一些弄蛇人,会将蟒蛇之类攻击性、毒性很强的蛇类放到自己的身体上,和它们进行亲密接触,做出各种危险动作,借此吸引观众眼球,赚取钱财。

弄蛇行为看似危险,其实弄蛇人早将毒蛇的毒牙除掉,或者直接挑选无毒蛇类表演。

目前,为了保护野生蛇类,许多国家和地区决定限制甚至禁止街头弄蛇表演,所以从事弄蛇业的艺人就越来越少了。

弄蛇人的减少导致了捕蛇人的减少。这个曾经因为弄蛇术而兴起的行业——捕蛇业,最终也走向了没落。

实际上,捕蛇业很早就存在,历史比弄蛇术还要久远。

在印度的安得拉邦及泰米尔纳德邦附近的部落“伊鲁拉斯族”就存在世代相传的猎蛇者及捕蛇习俗,他们就好像是蛇类的杀手一样,能够将一些常人难以捕捉到的毒蛇捉到。

他们具有丰富的捕蛇经验,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最久远的捕蛇部落之一。

刚开始,捕蛇人捕捉蛇只用来食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名贵的蛇类身价倍增,捕蛇业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成为一个行业,捕蛇人通过贩卖名蛇,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随后,弄蛇术出现,捕蛇业进入空前繁盛的时期。古时,弄蛇术观者如潮,利润巨大,而弄蛇人无法亲自捕捉,只能拜托捕蛇人来捕捉自己需要的蛇类,间接促进了捕蛇业的发展。

目前,弄蛇术和捕蛇业因为违反动物保护法,都已经被明令禁止,他们只被允许捕捉一些普通蛇类。

捕蛇是个危险的职业。捕蛇人最理想的工具,是一根末端呈"V"字型的长棍。不过有一些技艺高超的捕蛇人,如比尔·哈斯特、奥斯甸·史提芬斯与及杰夫·可云等传奇人物,他们能够徒手捕蛇或者只用一根小木棍便能捕捉强悍的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