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领袖摇篮系列丛书:牛津大学-真理是良师

第一课 良好的国际声誉

字体:16+-

牛津名言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加上拥有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的独特优势,英国一直是世界上主要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之一。同样,牛津大学与世界各地的大学也保持着高水平的交流,其中包括来自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海外学生。牛津不仅注重吸收英国本土的优秀生源,而且注重吸收全世界的优秀学生。这里的大部分研究者,都与海外同行保持着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牛津良好的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促进了学术水平的提高。

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第二次留学**后,英国接收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与年俱增,1979年在英外国留学生创纪录地

达到8.8万人,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居世界第三位。英国从1980年起对欧共体成员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留学生实行的“全费政策”曾导致80年代上半期赴英外国留学生人数急剧下降,1983年减至最低点,在英留学生仅4.2万余名。但是,英国政府和高等院校很快从困境中走了出来,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重塑留学生教育强国形象,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英国的高等教育政策,英国高校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英国政府和高校在大力发展留学生市场、积极招收境外学生的同时,还积极开拓境外教育市场,即通过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在境外办学。办学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英国某一大学和国外同行共同新建一所大学,合作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另一种是英国某所高校在境外与外国大学联合培养大学生,而授课方式又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在境外实施教学的全过程,即所招学生在当地教育机构读完所有课程;二是学生在当地读完两年或大部分课程,最后一年或最后一阶段转入英国大学继续就读。学生读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合格的成绩,便可获得英国大学颁发的学位和资格证书。

如今,牛津大学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学术联系,这些联系主要以教员之间的非正式关系为基础。牛津大学拥有专门研究欧洲、日本、中国等的研究中心,还有研究难民问题与全球环境变动等的中心。此外,牛津大学还签订了一些与国外的学术和研究合作协议。

比如,牛津大学通过SOCRATES(ERA**US)等交换项目与欧洲大学发生联系。同时它还是由34所传统欧洲大学组成的Coimbra集团中的成员之一。

近年来,牛津大学加强了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合作。这两所著名大学的合作计划包括科研人员交流、共享先进的科研设施和成果等。两校的教师及科研人员可以在两所大学之间流动以分享各自学校的先进的研究设备及设施。牛津大学的一位发言人说:“我们两校有许多可以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研究领域,比如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和基因研究。”专家指出,英美院校纷纷以各种形式加强科研合作,代表着世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牛津协调着两个与拉美国家间的合作项目:一个是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项目,由拉美中心开展,合作伙伴包括阿根廷、秘鲁、委内瑞拉、巴西、智利、西班牙、荷兰等国;另一个是关于被动移民项目,由伊丽莎白女王机构来组织,成员是拉美和欧洲的11所大学。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注重为该国的留学政策做宣传。他呼吁高校应大量招收海外学生,以培养出更多熟悉英国经济与文化的外国人,以便在未来同他们做生意。他说,现在来英国的申请签证过程变得更加容易,你可以在整个学业过程中留在英国,留学生同时兼顾学习和工作也变得更加容易了。

未来社会是一个国际交往十分频繁的社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各国大学教育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相互交流、合作与援助的一种发展过程或趋势,是21世纪世界各国大学必须树立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一点,牛津大学做得很好。

牛津小百科

牛津大学校方十分关心学生的多方面福利。学生困难委员会掌管为缓解学生家中的经济困难而设的基金。他们提供的帮助形式主要是贷款和助学金;学校还接受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提供的入学基金,用以帮助家中有经济困难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