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关爱自己的人最幸福

知足的人往往是快乐的

字体:16+-

从前,有一位大财主,拥有十多间店铺,几百亩出租的田地,可以说得上是腰缠万贯。在他隔壁有一间小木屋,住着一位叫阿欢的理发匠。财主整天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大屋阔院,但是整天为收入不理想、赚钱太少而烦恼,一点也不快乐。而隔壁住的阿欢,三十出头仍没有妻儿,每天只有赚到几块钱,却天天开心地做他的理发工作。

财主十分不解,就把自己的管家叫过来,问:“隔壁的‘剃头欢’一文钱都没有,吃不饱、住不好,又没有妻儿,为什么能够这样开心呢?"

管家微笑着说:"因为他知足,所以他常乐。不过,如果你肯借他十两银子,他马上就会不快乐了。”

财主一听觉得奇怪:“有这么神奇吗?那你明天就借十两银子给他,看看结果如何。”

第二天中午,管家借口到阿欢的理发店刮胡子,跟阿欢聊了起来。

管家对阿欢说:“你剃了二十多年的头,仍然赚不了钱。现在三十出头,连老婆都没有,应该改行去做一些小生意。如果你想做生意,我可以帮你向我东家借十两银子给你做本钱,利息比别人的稍低一点。”

阿欢喜出望外,心想:借到了这十两银子后,可以去做生意,以后赚很多的钱,有了钱可以盖房子,可以娶一个妻子,以后有人做家务了,还可以让她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也就是从这个晚上开始,阿欢的小木屋再也没有了欢快的歌声。几天后,管家又到阿欢的小木屋里找阿欢聊天。

管家说:“阿欢,这段时间怎么没听到你唱歌呢?”

阿欢苦恼地低声回答:“唉!自从你借那十两银子给我之后,我真的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生意才好?钱又不多,又不懂生意行情,到期后又要归还本息,以后真是不知怎么办呢?现在真烦死我了!哪还有心情唱歌呢?”

知足常乐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颓丧和无奈的表现,而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只有怀着一颗平静的心、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珍惜当下的生活,平淡之中体会幸福,这样就能做到知足常乐。

贫穷和富有是相对的。你有三居室,就比有两居室的富有,但比有别墅的就贫穷了;你有本田,就比有富康的富有,但比有宝马的就贫穷了。于是,你向别墅和宝马奋斗,这就对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经过拼搏和奋斗,别墅和宝马你都会有的。有了别墅和宝马,你会满足吗?不会,你还会去争取拥有庄园,拥有法拉第、林肯、劳斯莱斯。

人们为什么总在说知足者常乐?那是指生活而言,指所得而言,是指人们对生活、对所得应抱什么心态而言。每个人都在为社会作奉献,也都在获得社会的财富,但奉献和财富的获得对每个人来讲都不是对等的。人们要比奉献,不要比索取,不要比所得,否则,人比人会气死人的。

一个人要懂得知足,就要懂得凡事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凡事把握有度,适可而止。所谓知足,是种平和的境界。所谓常乐,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知足者常乐,不是说这个人安于现状,没有追求,没有目标,而是说这个人懂得取舍,懂得放弃,懂得适可而止。

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每天都存在着很多**,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最重要。在那个时段,做那个时段该做的事,就是最佳状态。

满足于现状,对于个人来说,并不一定就是不思进取。“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事业,我们应该孜孜以求,而对于那些名利之事,我们大可不必计较,还是随遇而安的好。

人应该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条件和能力来满足自己,并利用这些条件和能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的人是快乐的。

【善待自我箴言】

知足常乐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颓丧和无奈的表现,而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珍惜当下的生活,平淡之中体会幸福,这样就能做到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