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关爱自己的人最幸福

放不下才有烦恼

字体:16+-

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坏心情抱得更紧:关门不跟人说话。嘟着嘴生闷气,锁着眉头胡思乱想,结果心情更坏、更难过。我们想拥有好心情,就得从坏心情中开脱,放下心情的包袱,从烦恼的死胡同中走出来。对于那些给自己制造困扰的想法,要狠下心来,把它抛开,才能应付自如,拥有好心情。因此,人人都应该学会放下,放下才能快乐。

有一个人在经过一道险峻的悬崖时,不小心掉下深谷。眼看生命在旦夕,他本能地舞动双手在空中乱抓,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暂时保住了性命。

·170·

但是人悬**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看到慈悲的佛陀站立在悬崖上,慈祥地看着自己。他赶紧求佛陀:"大慈大悲的佛陀!求您救救我,一定要救我啊!"

“我就是来救你的,但是你要听我的话,我才有办法救你上来,”佛陀慈祥地说。“佛陀,到了这种地步,我怎敢不听您的话呢?随您说什么,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我全都听您的。”

“好吧,那么请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

这个人一听,心想:"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渊,跌得粉身碎骨,哪里还保得住生命?”于是,他就抓紧树枝不放。

佛陀看到这个人执迷不悟,只好摇摇头,叹叹气走了。

放手,未必会死,或许还有生的可能。当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如果人死守着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人生道路只会越走越窄。其实,人只要肯换个想法,调整一下态度,放下心中的包袱,就能让自己有新的心境。

一个老和尚带一个刚出家的小和尚去山下化缘。小和尚一路上都恭敬地看着师父。他们走到一条河边的时候,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站在河边发愁。她的衣服很漂亮,要过河就必定要弄脏她的衣服,但是她又不想弄脏自己的衣服。

这个时候,老和尚走上前去问小姑娘:“你是不是想过河啊?那我背你过吧!”于是,老和尚就背着这个小姑娘过了河,然后把她放下,又带着小和尚继续走。

但是,小和尚再也不能安心走了。他一直在想师父不是老和我说出家人不能近女色的吗?为什么他就能背着小姑娘过河呢?他们都离开河边30多里路了,小和尚还是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惑着,一路挺纳闷的。

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问老和尚:“师父,您不是说出家人不能近女色吗?为什么您就能背那个漂亮姑娘过河呢?”

师父跟他说: “其实,我过了河就把小姑娘放下了,而你却背着她走了30多里路。”

在一生中,我们将逐渐失去青春、失去健康,失去少年的轻狂,失去可以把握一切的气势,失去做梦的勇气,其实,也在失去做梦的资本。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还要面临失去工作,失去身边的朋友、熟人。到最后,我们要失去整个熟悉的世界,步入天堂。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接受“失去”。

天真烂漫的玛丽亚中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钱去巴黎上大学,只好到一个乡绅家里去当家庭教师。

后来,她与乡绅的大儿子卡西密尔相爱。在他俩计划结婚时,却遭到卡西密尔父母的反对。这两位老人深知玛丽亚生性聪明、品德端正,但是,贫穷的女教师怎么能与自己家庭的钱财和身份相匹配?父亲大发雷霆,母亲几乎晕了过去,卡西密尔屈从了父母的意志。

失恋的痛苦折磨着玛丽亚,她曾有过“向尘世告别”的念头。玛丽亚毕竟不是平凡的女子,除了个人的爱恋,还爱科学。于是,她放下情缘,刻苦自学,并帮助当地贫民农民的孩子学习。

几年后,她又与卡西密尔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卡西密尔还是那样优柔寡断,她终于砍断了这根爱恋的绳索,去巴黎求学。这一次“幸运的失恋”就是一次失去。如果没有这次失去,她的历史将会是另一种写法,世界上就会少了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

学会习惯于“失去”,往往能从“失去”中“获得”。得其精髓者,人生则少有挫折,多有收获;人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贪婪走向博大。

我们在经受“失去”中逐渐成长,在"失去"中经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透过通往永恒的窗口来审度我们的人生。一旦如此,我们即可醒悟:尽管生命有限,而我们在世界上的“作为”却为之织就了永恒的图景。

【善待自我箴言】

当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如果人死守着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人生道路只会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