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问,敏感多疑的性格来自于哪里?
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爱”字,缺少爱的孩子常常会变得敏感多疑,而治疗的方法也是一个“爱”字,用爱去温暖敏感,疏远多疑。
一次在朋友的心理咨询中心遇到一位年轻母亲前来咨询:
我和我先生离婚后,儿子源源一直跟我一起生活,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一直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开始的时候,源源非常伤心、无助,后来变得完全不信任我,对我抱有敌视的眼光,性格变得敏感而多疑。当他看到别人看着他说话的时候,就以为别人在说他坏话。后来我又结婚了,源源的继父也带着一个4岁的男孩。
一次我下班回来时给源源买了他最爱吃的橙子,当时源源在房间里写作业,弟弟在外面玩,于是我就跟弟弟说:“东东,你先拿一个,然后去叫哥哥出来吃橙子。”
源源听见我先叫弟弟吃,就觉得我偏爱弟弟,所以就在房间里关起门来生闷气,晚饭都没有吃,几天下来都没有理我。
我朋友听了这位年轻母亲的话,就看着我说:“你有什么新招?”
“我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故事跟你的故事很相像,或许对你有些帮助。”我说。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儿子生性多疑,多方医治毫无成效。
有一天,父子俩在储藏室收拾东西,父亲让孩子爬上一个高架子。孩子说:“我爬上去了,你如果把梯子拿走了,我就下不来了。”父亲说:“放心吧,相信我。”孩子爬上去了,洛克菲勒却把梯子拿走了。
孩子说:“你为什么要骗我?”父亲说:“我要让你知道,一切都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
洛克菲勒的儿子伤心地站在高架子上,踌躇再三,感到很绝望,他流着眼泪,闭上双眼纵身一跳,洛克菲勒则展开双臂,稳稳地接住了孩子。孩子惊奇地睁开眼睛,看到父亲轻轻地抚着他的头发。洛克菲勒说:“孩子,我要让你记住,任何时候,在这个世上你连父亲都不信任,还能信任谁呢?!”
“信任其实源于爱的碰撞,一种来自于灵魂深处的相互默契。当一个人能感到别人的爱的时候,离敏感猜疑就越来越远了。”我补充说。
“你的意思是说,孩子缺乏爱?”年轻母亲询问道。
我点了点头。“可是我给的爱,已经很多了。我不可能偏向哪个孩子。”年轻母亲说。“是的,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所以需要心理专家来作出解答。”我便又把问题交给了朋友。
朋友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增加与孩子的心灵沟通
对于敏感的孩子,父母一定要重视心灵的沟通,不要经常责备、打骂孩子,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造成孩子的情绪过分紧张。
重视情感和心灵的沟通,需要父母注重平时的点点滴滴,让孩子多与父母接触,通过谈话、活动等形式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她)的爱,培养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信任感,这种情感的沟通可以消除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尽量避免孩子的无端猜疑。
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不告诉孩子真相就不会伤害孩子。其实孩子内心是很敏感的,一旦孩子被家长的行为所伤害,带来的可能是无穷的后患。
同时,父母要细心照顾和关心孩子,用自己真挚的爱心和实际的行动去化解孩子心中的疑虑,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逐渐开朗起来。
当然,这个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只要父母切实去做,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爱,会增加对父母的信任,进而增加对他人的信任。
2.尽量避免意外事件对孩子造成影响
一般来说,重大的意外事件容易对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使孩子变得敏感而多疑。比如,父母离异、失去亲人等重大的变故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孩子由于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往往无法承受如此大的打击,从而给孩子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因此,父母应尽量维持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避免意外事件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孩子的身心在健康的环境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如有不可避免的事情要发生,最好提早和孩子沟通,让孩子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减少突发事件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3.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
敏感多疑的孩子往往行为孤僻,多愁善感,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的细节。但是却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缺少是非辨别能力,喜欢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判断别人的想法。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在交往中增加对他人的信任感,另外,鼓励孩子多学习,从书本中学习知识,提高是非辨别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等。总之,让孩子扩大知识面,对于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消除孩子的敏感是很有帮助的。
4.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过于敏感的孩子往往是因为从小获得父母的过多保护,从而失去了独立性,对父母的依赖性强,意志薄弱,无法承受重大的挫折。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适当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承受一些小的挫折,并鼓励孩子从挫折中站起来。
较小的挫折孩子比较能够承受,在一次次的小挫折中,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在面对较大的挫折时,孩子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理智地去面对,而不是无法接受、束手无策。
父母要注意的是,孩子是不断成长的,对于他们来说,敏感可能只是阶段性的,尤其是当他们对父母特别敏感时,父母一定要用真诚去打动孩子,切忌呵斥打骂孩子!
小贴士
敏感多疑的性格有什么利弊呢?
1.利
(1)想象力丰富,目光独到,观察能力强。
(2)感受能力强,有文学艺术气息。
(3)善于捕捉信息,有前瞻性眼光。
(4)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强。
(5)敢于怀疑一切,细心认真。
2.弊
(1)猜忌心太强,警惕性过高。
(2)容易神经过敏,不易对人产生信任。
(3)经常感情用事,自卑感强。
(4)容易自我封闭,交际能力差。
(5)以自我为中心,过于主观臆断。
(6)排斥他人,排斥社会。
(7)情绪不稳定,易紧张、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