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专注成就孩子的一生

教育孩子做事要有计划

字体:16+-

在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做事、学习效率低下,没有主次观念,生活无规律等。那么,如何能够让孩子高效学习、规律生活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孩子学会有计划地做事情。

德国人非常注意做事的计划性,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他们也是十分注重引导孩子做事讲究计划。

如果一个孩子对爸爸说:“爸爸,我周末想去郊游。”他的爸爸不会直接说“好”或者“不好”。他会问孩子:“你的计划呢?你想跟谁一起去?到什么地方去?怎么去?要带什么东西去?”如果孩子说:“我还没想好。”爸爸就会对他说:“没想好的事情就不要说。如果你要去,就要先做计划。”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德国人做事严谨,做事之前往往都会有周密的计划,这是从孩童时起由家庭教育培养出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有计划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仅是一个做事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的做事态度,是孩子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对于孩子来说,做事有计划是一种需要终生保持的良好习惯。因为它可以帮助孩子有条不紊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而不至于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做事没有条理的孩子,不仅无法很好地料理自己的生活,也无法很好地进行学习!如果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依然做事没有条理、没有计划,肯定会比其他人走得更辛苦、更艰难,在成功的路上也更容易遇到障碍。可以说,让孩子从小学习有计划地做事情,对他们的一生大有裨益。

那么,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呢?

1.告诉孩子做事情要分清先后

要想孩子养成有计划做事的好习惯,家长就应该让孩子知道,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应有主次之分。一般情况下,主要的、重要的事情要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次要的事情可以放在后面完成。如果孩子懂得了这一原则,做事就会变得有条理起来。

2.和孩子一起做计划

要想孩子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家长可以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制定的计划示范给孩子,让他们观摩领会。把自己的家庭计划告诉孩子,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帮着作计划。比如,“五一”来临了,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我们来制订一下这几天的计划吧。第一天去看望你的姥姥,第二、第三天去郊游,第四天去动物园、海洋馆参观,第五天去书店购书,第六天到儿童活动中心去玩,第七天在家休息。你注意观察和学习,把这一长假的见闻记下来,你觉得这样安排好不好?”

如果孩子对家长的计划提出了疑问或者孩子有了计划的意识后,那么,家长就可以让孩子来安排、计划一下了。比如,郊游时,孩子喜欢到有动物、有果园的地方去,家长可优先安排到这样的地方去;去公园游玩,孩子往往会喜欢玩一些新奇刺激的活动,像碰碰车什么的。于是,可以让孩子将一些活动,如划船、拍照、玩碰碰车、钓鱼,按次序和时间来安排,既要照顾大家,也要考虑个人的喜好。如果孩子安排的合理,就按照孩子的安排去做;如果安排的不合理,就要告诉孩子为什么。

这种实践性的锻炼最能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计划的重要性,还能让孩子学着去安排自己的事情。

3.让孩子按计划办事

当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了某项计划后,必须让孩子按计划办事,不能随意更改,也不能半途而废。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讲,家长应该要求他们在玩的时候把玩具拿出来,玩完以后自己把东西收好;对小学生来说,就要要求他们看书做作业的时候要认真,写完以后才能去玩;对于中学生来说,应该要求他们做事有责任心,自己把握做事的进度。

当然,有时,因为事前对任务的难度和所需要的时间估计不足,计划也会有不当之处,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调整计划,使其更合理。

4.教会孩子事前作计划

如果一个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周末想去打球。”妈妈可以模仿德国家长的做法,不直接说“好”或者“不好”。而应该问孩子:“你想跟谁一起去?到哪个地方去?怎么去?要带什么东西去?”如果孩子说:“我跟晓明一起去,但具体怎么去我们还没商量好。”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告诉孩子:“那你们先商量好了,计划好了,再来告诉我!”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做事严谨的习惯,在做事之前会拟出一个比较周密的计划。

还有,当孩子提出某项请求时,家长可以问孩子:“你的计划呢?”不仅如此,作为家长要耐心地与孩子讨论他的计划,并使计划切实可行。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5.在家务事中培养孩子做事情有计划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事不能轻视,因为这些小事有助于培养孩子有计划做事的好习惯,特别是一些家务劳动。例如,打扫房间,房间摆设井井有条,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以免需要的时候却找不到;晚上睡觉之前整理好书包,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当然,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恒心,还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进行适时引导。

6.教育孩子做事情有计划还要克服惰性

有计划地做事,还需要克服惰性,当天的事要当天做完。如果难以完成的事情不断累积,最后越积越多,计划就会被弄得乱七八糟,很可能要花费数倍的时间完成要做的事情,这样做事很容易不了了之。

7.计划应张弛有度

一口吃不成胖子,做好一件事情也需要一步一步地来。一个好的计划应该是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的。时间安排得太满,会使孩子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放松,并因此积蓄压力。时间安排得太松,又会使人懒散。

张弛有度的节奏能帮助孩子更有效率地达到目标。所以帮助孩子制订计划的时候,不能太心急,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节奏,如果在实施过程中觉得不是很妥当,还可以根据实际的进程进行调整。

总之,培养孩子有计划做事,不能着急,让孩子逐步养成先计划后办事的习惯后,孩子也就在无形中养成了良好的做事习惯,不再盲目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