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专注成就孩子的一生

专注训练

字体:16+-

拉拉是个想象力丰富,爱做白日梦的孩子,她很难把精力集中在她的家庭作业上。心理学和教育学测试显示,拉拉很聪明,但不成熟,她正处于注意力缺乏障碍症的边缘。

为此,拉拉的妈妈找到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了解了拉拉做作业家里的情况。

拉拉的妈妈告诉医生,每天拉拉放学回家,拉拉的妈妈就在厨房里忙开了,为了能随时帮助到拉拉,拉拉的妈妈就让拉拉在厨房旁边的桌子上写作业。拉拉的妈妈一边忙着厨房里的工作,一边照顾拉拉的作业,忙得不可开交。而拉拉的妈妈一走开,拉拉就开始这边瞅瞅,那边看看。千方百计要引起妈妈的注意。

心理医生一听这情形就明白了,拉拉之所以不能专注地写作业,跟拉拉的妈妈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不信任孩子,担心孩子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拉拉妈妈要在自己做饭的时候监督孩子的作业。做饭时锅碗瓢盆的叮当声和妈妈的唠叨声无一不影响着拉拉的注意力,使她无法专注学习。当妈妈发现孩子做事磨蹭、拖拉时,只是不停地唠叨、催促和训斥,使孩子更加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先天性的病理因素。但更多的是后天的不良习惯和环境所造成。其中,没有养成良好的专注做事的习惯,是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最重要因素。关注孩子的注意力问题就是要训练孩子把注意力持续地集中在某个事物上达一段时间,而这个过程不会被外界环境所干扰。这里面包括两层意思:

第一,孩子的心理活动选择在某一个方向(对象)上;

第二,心理活动集中在这个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且在此期间不会被外界环境所干扰。因为,孩子的心理活动在某一事物上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力也就越集中。

为了训练孩子的专注力,美国教育家卡尔·威特经常与孩子玩一种“平静下来”的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

参加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堆木棍中移走一根,不能碰其他木棍。内容虽然很简单,但需要参加者能集中注意力,具备很好的动作协调能力和情感控制技能。参加者玩时,旁边的对手可以以任何方式取笑他,但不能碰他取出的每一根木棍。如果参加者对取笑有反应,即便取出棍子也只能得到一分,而如果对取笑毫无反应,就得两分。

卡尔·威特是这么描述游戏的过程的——

小卡尔全神贯注,要把绿棍下的红棍提取出来。因为他太专心,他的手都有些发抖。他只有在不碰到绿棍的情况下,把红棍移动四分之一英尺,才算成功。我不停地与他说话,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但小卡尔完全不为所动,慢慢做深呼吸,放松肌肉,眼睛紧紧盯着目标。他知道,要想赢得这场游戏,就必须不受我的影响,集中注意力。他暗暗告诉自己:“只看眼前的目标。”果然,他把红棍取出来了,而且没有碰到绿棍。

卡尔·威特认为和小卡尔玩的这种“平静下来”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对付别人的干扰,教会儿子情感控制技能。孩子在遭到取笑时,作为家长,光告诉孩子怎么做是不够的,还要教他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感。

专注力是耐力的基础,如果孩子的专注力好,自然容易有耐性。要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做到无视外界环境的影响,专注于眼前的目标。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是值得广大家长效仿的。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游戏有助于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呢?以下是教育专家推荐的几个训练孩子专注力的小游戏:

1.坐滑板车(此游戏适合1~2岁的幼儿)

让孩子盘腿坐在滑板车上,双手紧紧抓住车的把手,然后家长推、拉滑板车以和孩子身体方向一致或相反的两个方向拉动车子。

孩子在滑板车上要根据车子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来调节身体的平衡,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2.托物走路(此游戏适合3~5岁的幼儿)

给孩子一个塑料托盘,在上面放上几颗大枣或是几个苹果,让孩子从房间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转过身子再走回来。

由于孩子的平衡能力还不是太好,孩子在托物走的时候很难做到控制好手中的盘子。这个游戏不但训练了孩子的平衡能力,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手眼协调和身体姿势协调,为孩子有很好的手控制能力奠定了基础,同时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3.钓鱼(此游戏适合3~6岁的幼儿)

给孩子玩具渔竿,上面有磁铁。家长帮助孩子把磁铁吸在小鱼的嘴上,然后让孩子拉渔竿把小鱼从盆中钓离,最后把鱼放在一旁的篮子里,家长帮助宝宝把鱼取下来。再反复做。边钓边数数。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手眼协调性还没有发育特别好,需要家长帮助把游戏完成。孩子能很好地控制很长的渔竿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就非常不错了,游戏不但训练了孩子的手控制力,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专注力。